辨析”鸭子征战飞蝗” 学点批判性思维
最近,除了关于新皇冠肺炎的热门新闻外,还有一系列关于蝗虫的新闻被广泛传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三条消息是:4000亿只蝗虫将很快抵达中国,10万只鸭子将被部署到中国*边境地区应对这一局面,10万只鸭子将去巴基斯坦消灭蝗虫。
这三条新闻都被推上了新浪微博的热门搜索栏,成千上万的人参与了讨论。然而,随着后续新闻的跟进,并要求进一步的细节,这是不真实的。蝗灾确实严重,但“4000亿蝗虫”的数字缺乏可靠的来源。野鸭军团也是一个“纸上谈兵”。有眼睛和鼻子的“10万只鸭子对4000亿只蝗虫”就像网络时代的“关公对秦琼”。
一系列关于“鸭子与飞蝗搏斗”的“新闻”是新奇的,甚至是离奇的,这使许多人暂时相信它。事实上,这是一个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好案例。白纸黑字并不意味着它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你必须在心里打上更多的问号。
首先,学会区分观点和事实。例如,看到“100,000只鸭子对4000亿只蝗虫”的标题是“激动人心的”,人们必须问自己:这是真的吗?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中的事实能证明他的观点吗?新闻的五个要素完整吗?一份定期报告应该至少包括五个新闻要素,即五个W,分别是何时、何地、何事、为什么和谁。如果我们用这五个因素来识别,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到“鸭军在边境集结准备抗击昆虫”的视频不是真的新闻。因为没有解释是谁拍的视频,也没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这只是三个视频的马赛克:一只飞蝗,一只鸭子过马路,还有一只鸭子过桥。这只是通过图片进行交流。这些视频不能证明中国的鸭子将与非洲蝗虫作战。
第二,我们是否应该问,广泛传播的信息是否有可信的基础?证据可信到足以具有权威性吗?
例如,蝗灾可以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的官方网站上详细描述。2020年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世界发布了沙漠蝗灾预警。2020年2月26日,国家林业局和草原管理局还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020年有效防治沙漠蝗虫的紧急通知。根据粮农组织的判断,沙漠蝗灾可能会持续到2020年6月,原因是最初控制不力,届时蝗群规模可能会增加到目前水平的500倍。
然而,无论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官方网站还是国家林业和草原管理局都没有说“4000亿只蝗虫即将到来”。国家林业局和草原管理局援引专家的话说,虽然沙漠蝗虫入侵中国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也应该提前做好防御准备。防御措施包括“加强监测,做好防蝗药物、设备、资金和人员的储备和准备,做好防蝗飞机的前期准备”-没有鸭子什么的。对于“鸭子协助巴基斯坦消灭蝗虫”,巴基斯坦专家组回应称,“目前在巴基斯坦不适合使用鸭子消灭技术,喷洒化学和生物农药更有利于巴基斯坦大规模蝗虫灾害的应急管理。”
用鸭子来对付蝗虫在科学上可行吗?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对蝗虫(如鸡和鸭)进行生物控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种方法,但它主要针对的是蝗虫的幼虫,而不是飞行中的蝗虫。更专业的人也可以了解到成年蝗虫和幼虫是不同的。成年蝗虫体内含有苯乙腈,这种物质有刺激性气味,能抑制鸟类的食欲。当受到天敌的攻击时,蝗虫会进一步从苯乙腈中合成氢氰酸(氢氰酸毒性很大,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将其用作毒气室中的毒气进行杀戮)。鸭子吃得越多,它们死得越快。
第三,保持公开性,从多个角度验证信息的可靠性。
这场蝗灾不能说是谣言,而是信息报道的偏差。例如,蝗灾是真实的,但“4000亿蝗虫”是基于不准确的计算,并没有得到权威渠道的证实。另一个例子是“10万只鸭子去巴基斯坦消灭蝗虫”的消息,这可能是对记者信息的误解。一所中国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巴基斯坦大学已经与他建立了合作关系。巴基斯坦想派一名医生去中国研究鸭蝗防治技术。因此,更可靠的情况可能是这两所大学之间的学术合作计划,这一计划尚未达到10万只鸭子勇敢地面对喜马拉雅山的地步。
今天是一个高度依赖互联网的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涌入。如何筛选信息实际上是一个人重要的学习能力,它离不开批判性思维。
在《批判性思维:带你走出思维中的错误》一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如何判断信息的可信度,比如质疑媒体报道。例如,这取决于这个断言的来源是与利益相关者相关还是无关。我们一致的想法、信念、希望、担忧、期望和背景信息也会影响我们的观察和判断。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让虚假信息传播得更快,也让我们更快地核实信息。只要我们对信息保持冷静和理性,放弃盲目的服从,不要视风如雨,多问为什么,多动鼠标,从不同的角度检查,甚至多等一天,让子弹飞一会儿,我们就能看到更多的信息来纠正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