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吴宜灿:做有用的科研

科普小知识2022-05-24 20:21:25
...

“要么创新,要么毁灭。”在中国科学院核安全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核安全研究所”)林峰团队的墙上,这些字特别显眼。这是核安全研究所所长吴在创建该小组时提出的口号。这种勇气和激情激励他的团队推动并实现了大量创新技术产品的产业转型。

智能核软件“凤凰云”直接触及中国核能“瓶颈”难题,“中子光”精密探测系统助力中国智能建筑和国家安全战略,“核动力宝”超小型移动先进核能系统瞄准小型反应堆,“麒麟刀”系列精密放射治疗产品将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领域...

从团队建立之初,吴就提出了“做有用的科学研究”的思想,把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现在,作为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觉得自己责任重大。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当选院士是*赋予我的至高无上的荣誉,也促使我和我的团队将核能和核安全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能源、健康和安全等重大的国民经济和民生领域,造福社会。

错误地认识核能

"进入核领域可以说是一个错误."吴回忆道:“高考时,我的化学成绩比其他学科都高,所以我决定报考化学。”然而,吴在填写志愿者表格时,却被众多专业人士的名字弄得眼花缭乱。当他看到一个名叫“核反应堆”的专业人员时,他认为“反应”这个词应该和化学相似。

直到考入交通大学,吴才知道这个“核反应堆”是物理专业的。"我成为班上仅有的两个直接申请这个专业的学生之一。"

1985年,吴获得交通大学核反应堆工程学士学位。毕业后不久,由于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影响,核能行业并不十分繁荣,班里的许多学生“转了职业”。在是否从事科学研究的问题上,吴·犹豫不决:“当我的三个弟弟还在上学的时候,我也想过在待遇更好的核电厂工作。”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吴终于选择了科学研究的道路。

20世纪90年代,外国攻击中国“窃取”他们的核软件,并实施出口*。当时,吴是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访问学者。他意识到一个国家必须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来发展核技术。

1999年,吴放弃了在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国内其他单位高薪聘请。他回到安徽合肥科学岛,组建了一个团队,致力于先进核能和核安全的研究。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2011年,当我接到培养核安全研究所所长的任务时,我感到非常不安。”吴还记得新建的核安全研究所在人才和硬件设施方面几乎是空无一人,筹备工作还面临着外界的怀疑,有些甚至是恶意的。

在研究所成立之初,吴经常做噩梦,有时一晚上醒来三四次,但第二天他还是不得不振作起来,“我不能让每个人都看到我的压力”

当时,最大的挑战是团队成员太年轻,大多数人都在攻读学位或刚刚从研究生院毕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没有什么可借鉴的."吴叹道:“青年虽然缺乏积累和经验,但也有年轻的优势,就是做事有激情,特别是能吃苦。

与此同时,吴一行还在中子实验技术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开始研制高电流氘氚中子源科学装置HINEG。HINEG是产生和利用中子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它在先进核能和核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期以来,国内中子源技术与世界最高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由于技术上的巨大困难和缺乏空间和经验,吴带领队又一次从零开始战斗,集中精力进行技术研究。他每天工作到深夜,忽略了假期。这种场景在核安全机构经常可以看到:在嘈杂的工程建筑工地,戴着面具的研究人员专注于调试设备。

在这样的“无缝切换”中,团队最终克服了技术瓶颈,hing科学设备成功地产生了中子。目前,HINEG已经是一个国际先进的强源中子实验平台,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目前,吴团队的研究成果已在6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大型核工程项目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并被诺贝尔物理学奖等国际知名专家评为“克服复杂核系统设计和安全分析中的重大挑战”和“中子学领军团队”。

学生眼中的优秀导师

吴曾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当记者问及哪个奖项给他印象最深时,他的回答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导师奖。“这是对我自己最特殊的奖励。”

“我非常高兴看到大量年轻人在核安全研究所迅速成长。”经过多年的培养,吴的研究生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核电集团等单位的骨干和骨干。"他们的成长是我最大的成就和收获."

“吴先生是一个实干家,有理想的头脑和脚踏实地的态度。”2012年,在吴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7年留在该研究所。“吴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做科研就是创新’,我们团队过去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只要是他认可的事情,不管他经历了多少困难,他都会坚持下去,最终会被每个人和社会认可。”

老师应该“不知疲倦地教别人”。吴对学生的指导被评价为“深刻而发人深省”,每个人都喜欢听他的“批评和教诲”。

"吴老师总是创造各种机会,不断鼓励我们跳出舒适区."对记者说:“我过去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但现在通过吴老师的刻意训练,我变得越来越自信了。这种变化将影响我的一生,而且比我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更重要。”

"他是创新前沿的领导者。"金明,核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员,2006年在吴的指导下被该所录取。2012年毕业后,他留在了研究院,吴也是他的科研之路的向导。

“当我们第一次开始制造小型核电供应时,我们中的一些人觉得这在国际上还没有实现。我们能做到吗?”金明记得吴当时和大家讨论过,指导他探索新的实现原理和新的技术方法,逐步提高元器件的性能,最终完成测试样机的研制。"老师带领我们做了世界上没有人敢做的事情。"

吴经常教导学生调查和了解别人的研究方法,但不随波逐流,不盲从所谓的权威,也不与现有的一般做法妥协。相反,他们应该看到现有方法的缺点是什么,哪些可以改进,并尽量做到最好。

在学生眼中,创新已经成为吴的一种习惯。

———————————————————————

简介:吴,1964年生于安徽宿松,毕业于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在核能与核安全领域取得了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