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骨髓瘤关爱月到了!专家呼吁提高认知 早诊早治

科普小知识2021-09-23 20:40:44
...

(郑翔,中国科普网)3月是“国际骨髓瘤护理月”。目前,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已超过急性白血病,在恶性血液病中居第二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检测能力的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将继续上升,发病年龄也将越来越小。专家呼吁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认知水平,提倡早期诊断和治疗。

发病率正在上升。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骨髓中浆细胞的异常增殖导致异常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和造血及其他系统的侵袭。其典型症状主要是骨痛、肾功能不全、高钙血症、贫血和反复感染。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研究所的金鹿教授告诉记者,中国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年龄中位数是59岁。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这种疾病在未来肯定会增加。

多发性骨髓瘤在血液肿瘤中的发病率位居第二。螃蟹经常被用来表达这种疾病,C代表高钙血症。患者表现出便秘、喜睡和高钙血症。r为肾功能不全,初诊时约为20%,突然发病时约为50%,可能都在肾内科。贫血,通常在血液科诊断。b是一种骨病,可导致骨折、骨头上的大包和不明原因的骨头痛。

因为公众对这种疾病知之甚少,所以看医生的时间相对较晚,而且骨髓瘤通常是在骨折损伤达到第三阶段后才被发现。

鲁教授呼吁中老年人注意身体状况。当出现不明原因的骨痛、肾功能不全、高钙血症、贫血、长期反复、无法控制的感染等症状时,应尽快到血液学科就诊,通过血尿检查、骨髓穿刺活检等相关检查判断是否患病。

注意随访和长期治疗。

金鹿说,多发性骨髓瘤不同于实体瘤,如乳腺癌和结肠癌,它们可能都是短期治疗。经过治疗,这些病人可以完全脱离医生,甚至完全治愈。目前,多发性骨髓瘤主要是为了控制病情。因此,多发性骨髓瘤的随访和长期治疗非常重要。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疗指南》和《全国综合癌症网络指南》都指出,缓解的深度是影响患者生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疾病缓解深度越深,患者存活时间越长。因此,为了实现早期、及时、充分和全程治疗,患者应配合医生每2-3个疗程进行一次疗效评价。医生将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是否有病灶残留,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最终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优化生活质量的目的。

重视“疗效评价”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多发性骨髓瘤主要是自体移植。建议65岁以下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进行自体移植。在骨髓瘤的整体治疗中,靶向药物和新药具有绝对优势,三种药物的联合优势明显高于两种药物。

目前,中国仅批准了三种新药: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和依沙佐米。十多种药物已经在国外获得批准,中国正在加快批准程序。总的来说,中国的癌症患者缺乏标准化的诊断和治疗,这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需要援助项目的支持。

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鲁教授告诉记者:“自2005年多发性骨髓瘤药物进入我国以来,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水平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抗癌药物纳入健康保险政策,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和其他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于2017年被纳入国家健康保险目录。CD38单克隆抗体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评价中心列入优先评价名单。新药将为患者提供更具创新性的治疗选择,大大改善药物的可获得性,减轻患者及其家人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并让更多患者接受充分的全程治疗。”

骨髓瘤关爱月到了!专家呼吁提高认知 早诊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