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海外经历 职称评审“硬杠杠”?

科普小知识2022-02-01 06:50:38
...

海外经历 职称评审“硬杠杠”?

资料来源:中国展望

评估职称的关键是看学术能力和水平。回到这一点,教师自然会加强国际交流,因为只有通过国际交流,他们才能走在学科的前列。

这位是记者文彩飞

年底,所有高校都迎来了紧张忙碌的职称评审。几天前,《中国科学日报》重点报道了将教师职称评定委托给大学的相关话题。其中,“大学要有海外留学经历才能进行职称评定”的要求在科学在线上引起了网民的热议。

在相关报道的评论中,一些网民表示:“学校威胁要对专业职称进行评估,以迫使所有人参观学校。这相当于没有出国考察一票否决!除了设置人为的障碍,浪费教师宝贵的精力和时间,浪费大量的国家资金,没有任何好处。一些网友还报道说,“单位(职称评定)直接取消了学术要求,还美其名曰‘创新’。”

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些大学教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表示,应该取消海外留学经历的要求。那么,是时候废除这条规则了吗?

“妻子与离子分离”年

多年来,国内某大学的张斌副教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一所学校要求“一年的海外学习来评估职称”让他进退两难。一方面,职称评定卡是基于访问和学习的经验。另一方面,因为老人和年轻人,这个家庭不能没有他。

"人们私下里把这一年的海外访问描述为‘妻儿分离’。"张斌说道。已婚带子女出国留学对张斌来说是不现实的。该校已经提供了“紧缩”资金,并不得不为自己“撑住”。此外,这个孩子还很年轻,他的妻子是一名高中教师。他不太可能进行“演讲和辞职”之旅。

上海一所“985工程”大学的副教授王燕也不同意该校在专业职称评定方面的海外经验。她的理由很真实。她不仅在中国有一个课题要做,还偶尔带一些培训。她的收入相当可观。然而,一旦出国留学,学校只提供基本工资,“收入大大减少”。

事实上,高校职称评审只关注教师是否有出国留学经历,不关心教师个人能力是否提高,也不要求考察结果。因此,有两种类型的访问学者:一种是已婚并带着孩子出国旅行,另一种是他致力于科学研究,认为出国一年是不够的。

前者在一些学院和大学中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已婚带孩子的教师涌向教育水平高、生活水平相对可以接受的国家,如美国和澳大利亚,而愿意去欧洲高消费国家的教师则是少数。

张斌在中国科学院的同学属于后者。出国两年半后,他回国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私下与张斌交流道:“出国至少两年后才能有实质性的合作或成果。”这个“学生恶霸”能呆两年半的原因是他没有结婚。

然而,“一刀切”的政策使得没有论文的理工科教师陷入了出国留学的各种困境。

如何成为“硬条”

令人困惑的是,在今天的国际化教育中,教师出国留学是很常见的。为什么高校要在职称评定中强调自己的海外经验,而实际上把它作为评定职称的“硬门槛”?

"许多地方院校“强迫”教师出国发展学科。"张斌参与了课题评估材料和课题要点的应用。表格明确要求他是否曾出国。如果比例不够,申报就不会成功。

对于张斌反映的情况,西南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国际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严月琴表示,“确实存在”。

事实上,在她的国际评估中有一个相同的观察点——教师必须有一年的海外学习经验。虽然高校不会因为他们的评估而派教师出国,但是“学科点是学校和教师的基础”。为了保留学位点和完成学科评估,管理部门不会轻易放弃职称评估驱使教师出国的逻辑,这也是目前高校的无奈之举”。

这种“身高不足”的方法,即使被许多人质怀疑,也是为了解决一个“过时”的问题。

诚然,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国高校招聘的大学教师不具备出国留学和交流的背景。目前,他们大多数都在40岁左右,俗称“吐蕃”教师。他们的外语读写能力是可以接受的,但他们缺乏与国际人士交流的能力。到目前为止,他们没有海外学习访问的经验。

同济大学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上海大学智库管理与研究中心研究员范秀迪指出,这个问题今天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随着教师门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倾向于招收“海归”,教师的出国留学背景已经成为入学的主要条件。科学技术也正在改变传统的学术研究方式。先进的通讯技术使得每分钟都能从国外获得最新的研究信息。没有出国的教师不是一个封闭的群体。

“参观学习以评定职称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方法。随着1977年和1978年高级教师的退休,教师队伍中的“海归”逐渐占据了主体。这项政策的生命力最多还会持续四五年,所以没有必要。未来,大学将逐步向世界一流大学靠拢,不仅要招收海外归国人员进入教学单位,还要招收世界各地的教授。他们将不再出国评估一年的专业职称,而只是为了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需要。”阎月琴说道。

基于成就呼唤职称

「经过审慎考虑后,我们没有理由对40岁及以上的教师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对他们来说,只有学术水平才可达到专业领域的相应水平。如果专业人士不需要太多的海外交流,为什么海外经历会阻碍他的发展?”范秀迪质疑道。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游晓丽认为,至少中国历史、中国哲学和汉语等高度本土化学科的教师不一定有这样的要求。

“职称代表教师的学术水平,与教师是否有海外经验没有正相关。”在采访中,许多受访者表达了这一观点。然而,在海外考察之后,大多数人没有产生结果,大学的投入和产出明显不成比例。

“评估职称的关键是看学术能力和水平。回到这一点,教师自然会加强国际交流,因为只有通过国际交流,他们才能走在学科的前列。”范秀迪的观点也代表了许多老师的心声。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取消海外经验的职称评审不能简单地驳回。

尤晓丽认为,在职称评定中,所有的经验都应该淡化,包括获得了多少国家课题,获得了什么级别的奖项,以及获得了哪些海外经验。他对复旦大学实行的代表作品制度表示赞同,“最有说服力的是,有五部代表作品提交同行评议,并根据成果的学术价值来确定题目”

他指出,高校中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现象,如以题取人、依赖关系等,引发了一些争议,导致优秀学者退出高校和科研机构。这无疑是人才外流。一些学者成了“研究老板”,允许博士生和硕士生为自己工作,将研究视为“管理”,从而导致自己的研究水平得不到保障。

“根本的解决办法是简化专业职称的评估标准。经过简化后,它不仅更容易操作,而且不太可能变得可疑。由于同行评审是匿名进行的,评审结果将向评审者公开,至少是在一个小范围内,并且不会有来自彼此的投诉。”你小丽说。

广泛的管理有待改变

如前所述,一些专家建议海外考察访问应以结果为基础。老师们也反映说,结果已经有两三年没有出来了。现在,职称评定要求的出国留学经历是一年,对教师来说是“离家很长时间”。那么,这一系列的矛盾意味着什么呢?如何解决它?

“这表明现行政策并不理解大学的教育理念。大学的改革不在乎内容。如果做了一件事,它将被视为一项改革。不管结果如何,它都会被下面的人“消化”你小丽说。

在这种心态下,“我们已经看到了国际化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管理部门采取的措施过于广泛。”严月琴指出,出国一年的教师刚刚融入团队,开始了联合研究。他们还没有深入研究。他们必须应政策的要求回来。然而,回国后高校的后续政策跟不上,这很容易打断教师的研究。

她进一步指出,高校后来的政策是“一刀切”。通常的方式是教师出国前有计划,带着目标和任务去学校参观,回国后有相应的评估机制来检查教师的计划是否完成。然而,当一些教师在海外考察中占优势时,国家和学校都应该有后续政策。经过评估,找到支持点,使他们能够继续出国留学或以其他方式帮助他们的研究“发展成果”,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效益。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防止一些有旅游心态的老师把计划定得太低。严月琴建议高校要建立科学的机制,总结每年的经验,使管理更加科学细致。“学院和教学研究部门了解将要出国学习的教师的研究水平,教授委员会可以据此提出适当的工作量。对不同学历的人提出不同的要求可以更好地挑战更高的学术目标,如果不能挑战,就必须满足基本要求。”

此外,严月琴还呼吁以海外考察访问的形式多样化。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教师可以出国进行真正的科学研究。通过孔子学院,让教师轮流授课。有了促进国际交流的真正科学研究和教学机会,教师可以继续在国外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收入有保障,对生活的影响较小。

范秀迪补充说,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未来的国际合作经验应该是平等对话和交流。我们不仅应该走出去,还应该引进外国“大牛”,向实验室、学科和学校辐射国际化视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扩大国际交流带来的好处。

《中国科学日报》(第五版《大学周刊》,2017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