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新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呈解耦合态势

科普小知识2021-07-18 07:51:15
...

8月7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吕永龙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发表了《科学进步》论文。基于对过去40年社会经济和环境大数据的分析,该研究认为中国的环境和发展在2015年后已经脱钩。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生态环境提供物质能量,而物质能量又受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粗放的发展模式和不合理的产业发展结构将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而生态环境将通过承载反应、环境效应和政策干预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在研究者看来,分析环境与经济耦合发展的演变过程,探索其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措施,进而实现中国乃至世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本文通过构建解耦指数和耦合模型,讨论了国内生产总值与主要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数据分析表明,从单一的环境指标来看,1978年至2011年工业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耦合关系。近年来,工业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稳定甚至略有下降,废水和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也呈现出从耦合到解耦的明显变化。然而,二氧化碳和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耦合状态。

污染排放与经济发展耦合程度的综合耦合指数从1978年到2002年呈上升趋势,从2002年到2014年保持稳定,从2015年呈下降趋势。这表明,自2015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环境影响呈现脱钩趋势。

在资源消耗方面,近年来,在一些发达地区(东部沿海地区、长江流域),人均水资源消耗、人均能源消耗和人均碳排放呈现脱钩趋势。

研究认为,在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通过制定强有力的国家政策,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脱钩。它的发展经验值得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借鉴。中国的改革是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过程。基于自身的国情,中国的改革开放采取了“小步跑”而不是“休克疗法”的方法,首先通过小规模的示范应用,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降低了试错成本。

“这项研究回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环境与发展是处于高度耦合关系还是处于过渡期的担忧。”经过一年多的三轮国际专家评审,评审专家指出。

此外,数据还显示,中国在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不平等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研究人员选择了三个主要的生计问题,即收入、教育和医疗保健,来衡量城市和农村发展是否平衡。分析表明,这三大问题在城乡改革开放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中国的经济改革改变了城乡人口的分布。城市人口从20%增加到60%。城乡居民在医疗方面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但在收入和教育方面仍有很大差距。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adv.aau9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