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大学的本土情怀
一所大学的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它的“国际化水平”。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我说过一句著名的“大话”:“就教学和科研水平而言,北京大学不是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世界一流”。然而,北京大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可能是许多世界级大学无法比拟的。因为,在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家崛起的关键时刻,一所大学应该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几千年来,这样的机会实际上很难找到。”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中国大学的意义不仅仅是教学和研究,还包括一般氛围的培养、道德教育、文化创造等。
十年前,在讨论北京大学人事制度改革时,我写了几篇文章。其中之一,《国际视野与地方情怀》发表在2003年7月14日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第248期上。它说:“大学不仅需要SCI或诺贝尔奖,还需要信仰、精神和历史承诺。”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不像工厂或超市,不能标准化。只有利用土壤和水的一面,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今天读到的那篇文章中有一段话,虽然有点耸人听闻,但总的来说是有道理的:“北京大学在过去一个世纪的魅力在于它不是在中国‘办学’,而是在中国‘成长’——它伴随着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正遭受着许多灾难和磨难,它也有骄傲的时刻。你可以批评她有限的学术成就,但她对历史进程的深入参与不应被嘲笑。如果有一天,我们把北京大学变成一个在西方学术界广受欢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但它与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进程毫无关系,那绝对不值得庆祝。”
相对而言,香港各大学的教师和学生普遍缺乏北大人的宽容和感情。高薪的教授来自四面八方,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他们的视野不仅限于香港。他们的演出舞台很可能设在遥远的北美或欧洲。难怪在过去的生活中,校园里没有多少人关心他们面前的“香港”。除了回归前和回归后的十年,香港大学教授几乎没有意愿和能力干预社会和影响变化。老师认真教学,学生努力学习,一切都按计划进行。他们似乎一眼就能看到30年后的未来。这种对专业精神的过早追求与北京大学学生的“雄心和才能”形成鲜明对比。
在过去10年,随着大量内地学生来港就读,许多内地背景的教授加入,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本身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趋势的演变,今天香港青年学生的视野、抱负和兴趣明显不同于以往。我记得六年前,我第一次在侃侃CUHK为中文系研究生举办的“讲座会”上讲话。一旦我摆脱了技术问题,观众就会无动于衷。现在,反过来,学生们会尽最大努力与你交流、交谈,甚至就他们关心的一些“重大话题”与你争论,但普通话水平却较低。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学生们不仅关心香港问题,也关心整个大中华区的命运。不仅要听你说什么,还要告诉你。在这个过程中,香港的大学开始“停课”。
“国际视野”对香港的大学来说的确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如果我们加上“地方感情”,我们无疑会走得更远。这里的“大陆”一词超越了香港,涵盖了整个大中华区。另一方面,内地大学现在正在死记硬背“国际化”的课程。我只希望中国人民不要像熊一样折断棍子,一个接一个地扔掉——对大学来说,“乡土情怀”永远是不可或缺的。(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