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吕建、熊思东: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亟待“解套”

科普小知识2022-01-18 10:49:16
...

(记者柴伟、刘))“以生物科学领域为例。有多少具有全球领先价值的重大项目是由我们的原始创新启动的?”“中国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和国际论文的引用数量都跃居世界第二位。令人欣喜的是,回顾过去,中国在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仅排在第22位。尽管每年都有进步,但这两个数字之间仍存在巨大反差。”

在NPC和CPPCC的会议上,南京大学副校长、校长陆健和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同时奔向“大学原始创新能力”的主题。

“仔细想想,国家需要什么?大学科研的特点是什么?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这些数据导致这样的结论:仅仅发表论文并不能提升高校科研的原始竞争力。我们必须认清高校科技创新的痛点。”卢健说。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突破一系列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瓶颈,初步扭转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在多个战略战场形成独特优势。然而,目前中国在关键技术总量上仍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

2017年10月,科技部发布了《2016年中国高校创新能力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到2015年,中国高校专职相当于R&D(研发)人员35.5万人年,比2006年增长46.7%,居世界首位。R&D高校内部经费支出持续增长,2015年达到998.6亿元,是2006年的3.6倍。

面对高校日益增加的科研经费和人员规模,高校原有的科技创新能力如何实现与人员和经费的同步飞跃?

熊思东将大学科研分为两类:目标导向型和*探索型。他认为,在中国目前的科研*下,理想的状态是科研院所承担目标导向的科研项目,为高校科研的*探索留有余地。“高校的科学研究更面向未来,以科学研究的独创性为未来发展提供动力,同时通过研究解决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疑虑。"

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科技创新的实现,实际上离不开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的深度参与。“进入一个新时代,我们的技术创新应该更加‘领先’、‘协同运行’,而不是‘协同运行’甚至‘跑位’。”熊思东坦言,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转化为生产力之间的差距尚未弥合。大学实际上承担了许多本应由企业来做的事情。

陆健已经在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考察了三个月,他对此深受感动。“如果企业成为国家整体科技创新体系中科技创新的主体,同时拥有像微软这样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企业,高校的科研就可以“放松”并真正回归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和人才培养成果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主题:2018年两会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