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秸秆咋成了抢手货?

科普小知识2021-10-07 14:16:58
...

秸秆咋成了抢手货?

在辽宁省“状元县”昌图县老城胜利村的田野里,一台秸秆捡拾打捆机正行进着,轰隆一声留下一捆捆玉米秸秆。

对于这样的草捆,昌图县杨峪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的主任李中华领导合作社成员,每天能满负荷生产5000多捆,但供不应求。十里坝村的农民试图找到答案:“有草包吗?如果是这样,请立即购买。”

“地面已经解冻超过30厘米深。我们计划在4月中旬开始耕作,在此期间,我们将迅速出售秸秆。”李中华接了一个又一个的“吸管订购”电话,并告诉记者。

每年清明节前后的整地工作是东北地区整地期间的必修课——家家户户都要清理稻草,把农家肥送到地里,只等着大地完全暖和起来,土壤被启封冻结,春耕大潮开始。

李中华所在的合作社全年种植1万多亩玉米,每亩可生产15至18包稻草,每包重约20公斤。“我们集中统一打捆,远至河北。其中大部分被当地农民购买。我们提供送货上门服务。我们每个包至少可以赚两到三美元,这有利于扩大规模。”

与集中统一处理不同的是,在一些地方,一户人处理稻草仍然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收集和出售稻草不值几美元。乡村环境变得越来越严格,所以当它被砍伐时不容易储存,也没有必要烧大米。

"为什么不把它交给像你这样的大家庭统一处理呢?"记者问道。

“打捆机一旦安装在地面上,小农户明年春天就很难开始耕作,因为他们没有大型机器。”李中华解释道。

在当地村民看来,秸秆处理需要适度的操作规模,以降低处理成本。此外,如果人们愿意致力于寻找一个好市场,稻草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资源和财富。

离老城不远的梁忠镇也需要稻草。记者跟随当地一个大的谷物种植者盛铁勇来到了杨永贵的农场。最近,盛铁勇向杨永贵出售了数千包稻草。

在这个农场里,数不清的稻草捆形成一个方形的小山,饲料搅拌机在运转,加工玉米和稻草等原料,90多头奶牛悠闲地走在一边吃着饲料。

“看我养的这些牛,吃什么都不会,就吃你的老笙稻草来增重。不要把你的草包卖给任何人,把它们给我。”杨永贵对盛铁勇说。

盛铁勇笑着说,“我也很担心。每天能玩的人有限。每天有多少人为此努力?但你哥哥说了,我会给你优先权。”

昌图县农业和农村事务局副局长李告诉记者,在当地,养牛业最近相当受欢迎,利润可观。许多养牛农民扩大了牲畜存栏量,增加了对饲料秸秆的需求,这为当地发展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循环经济提供了更多空间。

记者从辽宁省农业和农村事务部了解到,在过去的五年里,辽宁省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达到86%以上。今后将继续培育和壮大主要用户,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秸秆综合利用机制,调动市场对秸秆利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