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深化机制*改革 稳定经费并适度竞争
粮油加工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王强研究员(左三)正在指导实验。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工研究所提供
让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从一个话题跑到另一个话题。
进入位于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大院,过去的繁忙景象一去不复返了:停在主楼前的一排排汽车不见了,来往穿梭的人也少了。在年底和年初,这应该是科学研究人员最忙的时候。过去,来自北京内外30多个研究机构的项目主持人必须来视察、申报和捍卫各种项目。为什么今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院子是干净的?
记者来到位于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作物遗传资源与遗传改良大楼。他们看到穿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手里拿着试管匆匆进出不同的实验室。在实验室里,离心机全速运转,仪器上各种颜色的显示灯不断闪烁,电脑屏幕上各种曲线不断变化。
“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最大的变化是,我们的研究人员不再像以前那样四处奔走,而是留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因为大多数研究团体都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谁不愿意争分夺秒地进行研究并产生结果呢?更别说一线研究人员了,研究管理和研究支持等研究助理的热情也被调动了。”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淑敏说,过去,许多人不愿意做研究援助工作,因为研究人员可以发送文章和生产品种,但研究援助人员没有渠道显示价值。现在,通过组建创新团队,科研助理也进入了创新项目。一旦他们被认可,他们将有足够的动力和更高的能量,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
作为首批进入创新项目试点的团队首席科学家,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李逵用“四心”表达了对创新项目的深切感受:一是科研工作更加“用心”;第二,从事长期农业科研更“安心”: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持缓解了农业科研长期周期性与科技项目短期资助之间的矛盾。使科学研究人员能够安心地开展工作,并解决资金问题,如项目雇用人员的工资以及饲养和管理实验动物的费用不足。三是更加“全心全意”地投入科技创新。创新项目使研究人员能够专注于该领域,减少在项目申请、中期检查、总结和各种会议上花费的时间,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如何取得原创性和重大的成就。第四,科研项目管理更“无忧”创新项目经费预算可以根据自身科研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申报,使经费支出更加符合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
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嘉阳院士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于去年正式启动,这是继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之后,财政部支持的又一项重大改革实践,是国家“三大创新工程”之一。希望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改革和探索新的科研*和管理机制,满足行业对农业科研的主要需求,支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方向明确,支撑稳定,为取得巨大成就创造良好环境。
“大科研,小作坊”曾经是中国科技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农业科技也不例外。中国农业科学院有32个直属研究机构,似乎学科门类齐全,但经过整理发现,研究方向重复,学科分布不均。以2012年为例,农作物、畜牧业、兽医学、资源与环境四大方向占全院科研经费的70%。就资金来源而言,每个研究所平均有21个研究资金渠道。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陈梦山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科技*机制不健全,缺乏顶层设计”,这直接导致了缺乏集体战争和各种研究团体的个别政策。
李嘉阳说,“经过10年的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越来越难。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任务更加艰巨。中国农业科学院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农业科研团队的使命,从“百折不挠”和“脚踏实地”两个层面把握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增强农业科技支撑和引领能力
为此,农业科学院进行了一系列机构改革:
首先,面向国家农业产业的重大需求和国际发展前沿,在顶层设计了以“学科集群-学科领域-研究方向”为基本框架的三级学科体系。全院建立了八大学科群,130多个学科领域,300多个研究方向,解决了研究所发展目标模糊、研究方向混乱、研究力量分散等突出问题。它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长期以来将科技项目、研究方向和科技活动与竞争性和短期性项目混为一谈的被动局面。
第二,在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分两批选择22个研究所的193个研究团队开展创新项目试点,按照“总体设计、统筹安排、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多支持好发展、早支持快发展”的原则,重组研究团队,形成全新的研究力量。
三是探索建立公开竞争的新型就业机制。建立“开放、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定岗、定薪、绩效激励”的分配机制和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目标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改革总是困难的。”创新工程工作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唐华军表示,例如,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已将其原来的52个研究小组整合为13个科研小组,资源研究所已将其原来的45个研究小组整合为12个小组,但“躺在当场就是要再次站起来”
“稳定的支持是为了创造一种环境,让研究人员能够感到轻松,并致力于科学研究。竞争主题加上创新项目的绩效激励和底层的淘汰机制可以防止团队内部形成新的“大锅饭”唐华军告诉记者,按60%的资金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其余40%通过竞争性项目获得,可以解决过去科研浮躁、短期行为突出、难以取得重大成果和突破的问题。
实施新的学科体系,使科学研究蓬勃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一年来,“顶天立地”的目标已经初步显现。
全院全年共获得各类科技成果218项,其中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一等奖。自2000年以来首次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的全覆盖。在《自然》和《科学》等*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20多篇论文,这是近年来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一年。
就“地点”而言,已获得75个经批准的作物品种和5个新植物品种权。新兽药、农药和化肥的783项专利和10项注册证书。全年共推广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190个,新技术228项,新产品93项,种植面积5.28亿亩,畜禽1.8亿只。
新的学科体系最初让基层研究机构尝到了“甜头”。农产品加工学院的生存和发展一直是学院“头痛”的问题。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表示,创新工程实施后,研究所成立了粮油加工、肉类加工、加工害虫防治等8个创新团队,探索建立了“服务产业、科研创新、成果培育、人才培养”的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范式。“肉类加工团队”告别了“小木匠”式的“量入为出”的工作模式,一年内申请了80多项专利,这是过去10年的总和。
棉花抗逆基因改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李表示,科技创新项目广阔的科研视野开辟了新的科研天地,带来了新的灵感,使我们能够在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之间找到平衡。
陈梦山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努力通过5-10年的努力,强化一批优势学科,培育一批传统特色学科,培育一批新兴学科,实现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学科最全面、世界一流”、“百折不挠、跨越式发展”的发展目标。(原名为“科学研究人员可以专注于科学研究”)
松散地束缚科学研究人员
苗文馨
■探索和形成稳定支撑与适度竞争相结合的支撑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科研和学术研究浮躁、短期行为突出、难以产生重大成果和突破的问题,还能有效防止稳定支撑可能带来的“大锅饭”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实施了一个创新项目。作者跟踪和采访了这个项目一年多,发现最大的变化是,越来越少的人在各地开展研究项目,越来越多的人在实验室里专注于科学研究。
农业研究人员过去有三个担忧,其中之一是他们不能逃避科学研究项目。如果你不能管理这个项目,研究团队就没有工作可做,研究生也没有话题写毕业论文。第二,科学研究项目的经费使用有许多严格的规定,不能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充分使用,从而影响了科学研究的效率。三次悲伤不会产生伟大的结果。2至3年的评估周期和农业科学研究的长周期之间的尖锐矛盾迫使研究人员将准备好的主要成果分成小的成果,并出版它们以应对许多定量评估。
悲伤是有原因的。根据调查数据,农业科学院所有学科中近70%的研究基金具有竞争力。应该说,科研经费的竞争性应用是多年科技*改革和探索的经验。它有效地打破了过去的“大锅饭”,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并产生了非常明显的社会效应。然而,科研项目的应用和管理违反了农业研究的基本规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农作物育种为例,农作物一年只能种植一两次。为了加快育种研究的进度,许多农业研究人员只能在冬天去三亚,因为那里的气候允许再次进行实验。即便如此,如果没有8到10年的时间,开发一个新品种是不可能的。也有许多研究人员在他们的一生中甚至不能培育出一个品种。我们如何谈论申请短期研究资助项目?
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农业科研成果需要更长期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这也是农业科研的铁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和李振声院士经过30多年的潜心研究,都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财政部、农业部支持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是探索农业科研规律的重大改革实践。稳定的资金支持、长期的考核和相对灵活的资金使用和管理,有效地解决了科研人员的“三忧”,极大地释放了科研生产力,受到了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的欢迎。
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项目按60%的资金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其余40%通过竞争性项目获得。探索和形成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相结合的支持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科研和学术研究浮躁、短期行为突出、难以产生重大成果和突破的问题,也能有效防止稳定支持可能带来的“大锅饭”问题,有利于学科竞争,使人才在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通过科技*和机制的创新,为科研人员“松绑”,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做实验,*探索,甚至“发呆”的时间。这也要求科研人员肩负起责任,冷静下来,集中精力瞄准世界科学前沿,瞄准国家需要,努力挖掘国家需要的重大科技成果。
下一篇:代表委员谈科技*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