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合肥工业大学“三位一体”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科普小知识2021-10-20 15:21:12
...

“矿井下的环境很复杂,安全风险通常很高。我们的项目不仅要提高井下作业的效率,还要最大限度地防止不稳定的生产环境对井下人员造成伤害。”在第15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建立井下移动流媒体网络,实现了对矿井机车的远程可靠控制,为矿山企业在井下环境下驾驶矿井机车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最终获得一等奖。

科技创新离不开第一阶级的坚实基础,离不开第二阶级的全面理解,离不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刘,是一名汽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大二时进入该团队,主要负责逆变器通信的软硬件设计。在他看来,短短几年的学习经历不仅产生了荣誉证书和专业创新能力,也产生了将个人成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的崇高理想。

这个队百分之四十的学生是大学生。他们的成长经历反映了合肥工业大学的改革和探索。从2015年开始,合肥工业大学将实施“修身育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

纠正两个错位

“为了完成修身养性的根本任务,我们必须把教师和学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然而,作为两个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他们的角色被削弱了,甚至错位了。”在合肥工业大学校长亮亮看来,这场名为“德育、能力导向、创新、创业立体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正是如何纠正这两种错位。

在教学实践中,高校德育工作往往只关注学生,而忽视了大多数教师的德育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资源合肥工业大学的院长陈一清说。同时,学生在职业教育和能力素质培养中的“角色”被弱化。日常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组织和实施的。教师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相对从属的地位,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或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正因为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被弱化甚至“错位”,直接导致知识教学与道德修养脱节,创新思维与教学过程脱节,创新创业与培养目标脱节,能力培养与实践活动脱节,教学质量与持续改进脱节亮亮说。

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合肥工业大学的生命线。据统计,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由大学培养的院士和校友数量在全国排名第23位。合肥工业大学在担任中国上市公司首席执行官的校友数量上排名第七。《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排名世界500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母校,合肥工业大学排名世界第75位,全国第5位。这些指标都超过了学校的综合排名。然而,学校“工程基础深厚、工作作风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使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和社会好评。近年来,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均超过95%。特别是近两年来,60%的大学毕业生在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500强企业工作,60%的毕业生在国有企业的研发中心、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工作。

如何在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同时,保持和发扬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是合肥工业大学在设计一体化教学体系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合肥工业大学每年招收大约8000名本科生。如何保证他们的全面成长和成功,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科学严谨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一个高效稳定的教学质量“生产体系”,以保证通过这样一个体系生产的“产品”具有可靠的高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亮亮用三句话作为系统的标题:“回到教育的开端,纠正角色定位,重塑教学系统”。在这一体系中,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通过加强“学生”和“教师”的建设和整合,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实际,既要因材施教,又要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实现“三位一体”

合肥工业大学有一支由58名本科生和13名研究生组成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北斗导航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自主导航、滑坡灾害监测和高空气象参数检测方面取得了独特的创新成果。2016年,被评为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该团队的“总教练”夏娜教授不仅在科技创新实践中言传身教,而且在道德教育中以身作则。2015年10月,他获得校友捐赠的“同泽优秀花园奖”一等奖,奖金120万元。夏娜立即拿出60万元人民币,并先后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和激励师生。剩下的奖金,夏娜决定继续支持教学。

“在这个团队中,我们不仅为科研实践中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思想水平、政治意识、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每个学生都为能够将自己的个人价值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而深感自豪。”队员柴说。

所谓“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就是通过专业培养目标和标准,整合三个曾经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即道德培养、能力导向和创新创业。同时,每个系统还承担相应的教育功能。”亮亮说。在“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合肥工业大学确立了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强调认知体验和感知实践在思想教育和价值导向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在自我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师德培训、制度引导、政策激励、典型示范、评价反馈等手段,将道德修养的内涵融入专业课的教学目标中,使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课教师、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建立了一套以能力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指导方针。该校80多个专业首先制定了符合专业方向的标准,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课程体系。在第二课堂开展的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也必须与第一课堂的教学体系形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陈一清说道。各学院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制定各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划课程地图,建立课程关系图,修订、制定和完善课程大纲,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制定课程目标。学校还建立了“创新和创业实践能力标准”,以改进实验、实践培训和实习等各种教学大纲。它将国际领先的学术发展、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到实践教学内容中,将学生的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与党员团体和科技部门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高校教育中党员团体科技部门的教学研究活动和活动“脱节”的问题。

此外,学校还出台了一系列让教师感到“震惊”的新政策——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简单地指导研究生的工作不再计入工作量,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纳入工作量评估,并指导创新创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纳入教学工作范围...“我们希望通过教学运行体系的建设,带动学校教学体系的改革;通过教学体系的改革,教学运行体系的效果将得到提高。”亮亮说。

形成一个闭环

在管理学院何建民教授的电子商务课上,学生们被要求每学期交两到三次测验。这些小作业,何建民形象地称之为“一页书”,都是开放的问题,不仔细考虑是无法靠抄课本来完成的。这意味着考试前的突击不能在他的班上取得好成绩,他必须集中精力于整个过程。

从一些典型案例来看,何建民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合肥工业大学所有专业课程的标准范式。针对学生通常没有作业、学期末紧张的教学现状,同时教师“用一套PPT来主宰世界”,学校出台了新规定——学生的专业课成绩不再“一考定”,期末考试的笔试成绩只占40%左右。各高校都以教学过程改革为出发点,实施基于“精讲结合”模式的教学过程和基于“过程评价”的全过程强化学术评价体系。重点是在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形式和阶段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使学生更加关注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工程图学是工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画法几何是其投影的理论基础,因其学习难度大,被学生称为“头痛几何”。在传统的“一生一张试卷”的考核方式下,学生在学习之初遇到的困难往往被掩盖在教学过程中,而且在期末考试中往往会出现大面积的低分。

在“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中,本课程被细分为三类,分别针对机械、近机械和非机械专业。虽然类别不同,但每学期有6到8个小作业,并且需要3到6幅画。这些都是课程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索多元化的评估方法,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知识,在实验训练中体验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应用知识,并以立体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亮亮说。不仅如此,在课程结束后,不仅教师必须为每个教学班级填写关于课程目标实现情况的评估表,而且课程团队需要写一份全面的分析报告,学生也必须为自己打分。

"因为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最终的立足点应该在学生身上."亮亮说,在每堂课开始之前,老师应该告诉学生该课在哪些方面可以提高他们。当学生完成这门课程时,他们将通过自我评估来判断老师之前的承诺是否已经“实现”。“通过这样做,学生的判断相对更准确,教师可以获得更多关于教学改革的有用反馈。"

正是这种“一体化”的教育教学一体化和互动反馈机制,将“培养目标-教学过程-持续改进”三个重要部分整合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学校通过多种方式测试学生是否达到预设标准,在教师、课程组和专业三个层面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从而不断完善原有体系,始终保证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都能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导向,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过程可控、持续改进、质量可预测。

学生们赢得的奖杯是综合教学体系的缩影。据统计,近年来,学校近50%的学生参加了各种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每年,2000多名本科生主持各种创新项目,85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自2013年以来,学生在省部级以上竞赛中赢得了2,300多个奖项(包括超过30%的国际和国家奖项)。该校还在中国首届“互联网加”创新创业大赛的全国决赛中获得了集体奖。

(通讯员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