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问诊”天路:科技支撑川藏交通廊道建设

科普小知识2021-09-23 14:36:29
...

“问诊”天路:科技支撑川藏交通廊道建设

位于*自治区东南部博米县龚毅乡,2000年发生了一连串灾难性的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洪水和泥石流。图为科研人员用3D激光扫描仪扫描该区域,获取灾害发生后的地貌形态数据,结合滑坡预测模型,分析灾害复发的可能性及其危害范围,从而为川藏铁路选线中隧道和桥梁的出入口提供相应的高程建议。

摄影/记者谢振林/记者郭朝浩

一边是波涛汹涌的河流,另一边是陡峭的悬崖。在这两种自然灾害之间行驶的车辆偶尔会遇到横在路上的巨石,甚至会从悬崖上倒塌。这条危险的“天路”是川藏交通走廊。

从四川成都到*拉萨,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频繁的山地灾害不断考验着川藏交通走廊,也考验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及其合作伙伴应对各种地质灾害、保障川藏交通安全的能力。

实验室模拟了堰塞湖的崩塌。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研究所有一个大型山地灾害模拟实验室。这里的研究人员使用泥石流生成实验系统、螺旋泵循环实验系统和其他基础设施来模拟泥石流、山洪、崩塌、滑坡和其他自然灾害。

在一个长水箱中,研究人员用沙子颗粒建造了一个“堰坝”。该装置以1:400的比例模拟了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唐家山堰塞湖”。

实验开始时,水从源头排出,水位逐渐升高。4分钟后,水溢出了坝顶,在坝体的左侧出现了一个三角形缺口。裂口从这个位置开始,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2分钟。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研究所副所长陈晓卿表示,该实验系统为汶川地震后的山地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然而,川藏交通走廊上有许多泥石流易发区,极易形成这样的堰塞湖。实验室获得的数据将有助于阐明堰塞湖溃决造成的灾害程度,并“护送”川藏铁路和其他国家的重大工程建设。

山“医生”看、听、问、切

对于研究山地灾害的科学家来说,实验室数据远不如“实地考察”可靠。尤勇智是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研究所的总工程师。他把自己比作在山区看病的“医生”。目前,他正面临着职业生涯中最困难的“案子”:为川藏铁路沿线的山难“把脉”。

川藏铁路是继青藏铁路之后又一条进入*的“天路”。它被称为“最难修建的铁路”和“最危险的天路”,因为它面临着四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即“显著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频繁的山地灾害”和“敏感的生态环境”。

根据游勇团队的调查,川藏铁路沿线可能遇到的山地灾害包括滑坡灾害、泥石流灾害、水毁灾害、雪灾、冰灾、滑沙坡灾等。,这可以说是一种集各种山地灾害“疾病”于一体的“大病”。

了解“病史”是医生签发诊断书和处方的重要依据。研究人员走访并调查了每一个可能的危险路段。第一个是“希望”,科学研究人员利用包括遥感卫星在内的手段来查明铁路沿线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然而,仅仅“看”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一起“闻、问、切”。除了查阅历史资料、现场踏勘、现场取样、实验分析、数值模拟等。,他们也了解老年人居住区大规模泥石流的时间和规模。

通过调查和访谈,结合植物年龄和遥感卫星观测数据,研究人员可以确定大规模泥石流的影响,如桥梁是否被冲走,持续时间有多长,以及当时是否有降雨。这些发现对川藏铁路的选址具有重要意义。

避免灾难,绕过“72度转弯”

沿着318国道向西,盘旋而上,爬上海拔4600多米的耶拉山口。研究人员在“怒江72号弯”前停下来。除了壮丽的景色,还有gamagou滑坡。

"这是318国道堆积层中典型的老滑坡."山区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李秀珍说。陡峭的山脉、陡峭的峡谷,平均坡度超过45度,加之断裂带的纵横分布和变质砂岩板岩的地层岩性容易发生滑坡,使该地区成为滑坡的高风险区。

环顾四周,这座被“72度大转弯”切割成块的山分布着供水向下流动的排水沟,以及像城墙一样排列的抗滑桩和挡土墙。这是山区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20世纪90年代调查研究了甘马沟滑坡后采用的综合治理方案。处理后没有进一步变形。

随着“72号弯”向西驶向怒江大桥,研究人员指出了怒江及其支流伽马沟的许多老滑坡和崩塌。考虑到该地区地质灾害严重,来自山区研究所、中国铁路第二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专家经过多次联合调查和现场讨论,提出了川藏铁路避灾选线建议。

然后向西到巴苏地区,王北村有一个体积达8000万平方米的巨大滑坡堆积体。“川藏铁路如何通过滑坡堆积,以及它将对铁路产生什么影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尤勇智说。

在小雨中,研究人员爬上了王北村陡峭的滑坡堆积。他们用电脑连接了一条长管道,然后把管道拖过斜坡——这是用地质雷达对滑坡堆积做“体检”。地质雷达可以探测到滑坡堆积体内部40-50米深处的斜坡结构。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并结合现场调查,研究人员可以了解滑坡的情况。山区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宗基的“检查报告”显示,滑坡堆积体“目前基本稳定,堆积体前缘出现两处新滑坡,在降雨和地震条件下不稳定”。

对于川藏交通走廊是采用明线还是穿越王北村滑坡堆积体前方的隧道,研究者和工程师都倾向于前者。中铁二院高级工程师、川藏铁路副总设计夏烈解释说,铁路路基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如果工程可行且安全,应尽可能采用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