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科学家首获国际玻璃界“奥斯卡大奖”

科普小知识2022-07-05 16:29:04
...

中国科学家首获国际玻璃界“奥斯卡大奖”

中国科学家彭寿带领他的团队新开发了世界上最薄的玻璃,厚度只有0.12毫米

陈俊贤摄

中新网10月19日电(记者于)世界上最薄的玻璃只有0.12毫米厚,相当于一张A4打印纸。这是由中国科学家彭寿领导的团队开发的最新科技成果。彭寿最近获得美国世界玻璃工业“奥斯卡奖”——美国陶瓷学会硅酸盐技术创新领袖奖,成为世界玻璃技术领域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科学家。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5日,美国材料科学与技术会议和美国陶瓷学会第120届年会在俄亥俄州举行。国际玻璃协会顾问委员会主席、新浮法玻璃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建筑材料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彭守银,在玻璃领域特别是超薄电子信息显示玻璃领域的创新研发获得国际同行一致认可,最终获得“硅酸盐技术创新领军人物奖”。

中国科学家首获国际玻璃界“奥斯卡大奖”

彭寿获得美国陶瓷学会硅酸盐技术创新领袖奖

陈俊贤摄

玻璃是一种硅酸盐非金属材料。彭寿带领团队突破中国玻璃行业“瓶颈”关键技术,自主研发0.12毫米玻璃。六个月前,世界上最薄的中国制造的玻璃问世,成为中国玻璃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代表,引领世界水平。

彭寿是中国玻璃技术的*专家和领导者。7年来,彭寿带领团队在玻璃行业技术领域连续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他掌握了许多高端玻璃技术和产品,打破了外国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完全拥有中国的独立知识产权。他开发了世界上最薄的0.12毫米柔性触摸玻璃,世界上最大的1200吨超大吨位优质浮法玻璃熔窑,世界上最大的1000吨超白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引领玻璃行业从传统产品向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应用绿色节能减排技术。

彭寿积极推动中国玻璃与国际玻璃的交流合作和技术进步,将中国玻璃的技术和设备推向世界,组织实施了美国福耀、韩国现代、印度HNG、伊朗AFGC等大型成套项目,向17个国家出口了56条优质玻璃生产线,创汇50多亿美元,树立了中国玻璃的国际品牌。2012年,彭寿正式就任第23届国际玻璃协会主席。2016年,他获得了国际玻璃协会终身成就奖。

作为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彭寿于2014年底成立了以蚌埠研究院为核心企业的凯生科技集团,努力打造“凯生”品牌。科胜科技成立三年多来,已发展成为玻璃、新能源、材料、设备、工程和*应用研究院六大板块的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其业务覆盖全球数百个国家和地区。

自成立以来,凯盛集团一直围绕玻璃布局。近年来,在传统浮法工艺的升级过程中,重点关注了技术含量更高、改变人们生活成果更多的“新玻璃”。

几年来,凯盛集团利用其在玻璃技术研究和工程服务方面的经验,结合自主创新技术和核心设备制造优势,利用浮法技术在超薄电子信息显示玻璃基板领域不断挑战自我。超薄电子显示玻璃实现了突破,彻底打开了电子信息显示玻璃产业链,对推动我国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玻璃是信息显示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玻璃及其设备可占总成本的70%,许多仍需进口。”彭寿认为,中国企业不仅要掌握半导体芯片的“中国核心”,还要掌握玻璃基的“核心”。以玻璃为基础的“中国核心”,创新驱动是唯一的途径。

在彭寿的带领下,自2014年以来,中国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的50多支团队一直在研发超薄玻璃,突破了各技术环节的1000多个技术瓶颈,使生产的玻璃厚度从0.33毫米下降到0.12毫米,最终生产出“世界上最薄的玻璃”。

“这是由创新推动的,创新让我们从过去近乎亏损的状况转变为去年超过220亿元的销售收入和超过10亿元的利润。”彭寿说:“我们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利润50亿元的战略目标。”

未来,中国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还将与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等高端大学在研发和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合作,培育更具前瞻性和领先性的创新成果,打造中国第一个和世界领先的创新平台。

同时,中国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将继续突破超薄极限,着力解决0.1毫米超薄电子触摸玻璃问题,建立“国家硅基新材料制造创新中心”。(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