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教育部:将“免费师范生”改称为“公费师范生”

科普小知识2021-07-11 16:23:34
...

教育部等五个部门发布了《振兴师范教育》

行动计划通知(2018-2022)

[老师201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编办、*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编办:

现将《振兴教师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编辑部

2018年2月11日

振兴教师教育行动计划

(2018-2022年)

教师教育是教育的母机,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动力源。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的中国特色*新时代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钟发[〔2018〕4号)的决策部署,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民教育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和做好优秀教师教育,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创新型教师队伍,制定了振兴教师教育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期中国特色*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牢固树立新的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方向,落实德才兼备的根本任务。积极适应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以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为动力,促进教师教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从源头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令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目标和任务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成功经营了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机构和教师教育专业。教师培训体系基本健全,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师德教育明显加强,教师培训内容和方法不断优化,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发展更高质量、更公平的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教师保障和人才支撑。

——落实师德教育的新要求,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学习和落实*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要求,将是师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加强师德建设,要用“四有好教师”、“四导”、“四统一”、“四服务”的标准来指导教师成长和发展,要细化和实施教师教育课程,引导教师树立自我、学习、教学和德育。

-提高培训水平,为确保国民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我们将为义务教育学校培养更多全面、专业的本科层次教师,为普通高中培养更多优秀、深厚的研究生层次教师,为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下同)大幅度增加具有精湛实践技能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资格以上、关心幼儿、擅长幼儿园教学保障的学前教育教师。教师培训的标准水平符合保障国民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改善教师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加强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学校教师培训,重点为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提供师资支持。支持中西部地区提高教师办学能力。推进本地化培训,逐步扩大对教师补充困难地区农村教师的公费定向培训规模,为农村学校培养“能上能下、能留能教、能发展”的合格教师。建立健全农村教师成长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对全体农村教师进行优质培训,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培养未来优秀教师。从教学中吸引优秀人才,师范生的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优秀人才将造就更好的人。注重合作教育,注重基础教学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注重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注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本形成新的教师教育形式。教师和在职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

——充分发挥师范院校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教师教育结构,基本形成以国家教师教育基地为龙头、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调、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三。主要措施

(一)促进师德教育的整体行动。制定和发布文件,加强教师培训中的师德教育和教师培训课程的指导标准。师德教育作为师范生培养和教师培训课程的必修模块,应贯穿于教师教育的全过程。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引导教师全面落实教育教学实践。制定教师法治培训计划,开展法治教育,提高教师法律素养和依法教学能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师范生和在职教师中广泛开展。强调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师德。通过读经、开设专题课程、组织专题培训等形式,吸收文化精髓,传承中华师德。我们将邀请第一线的教书育人的榜样和优秀教师的校长走进教室。组织教学和志愿服务公益支持,培养教师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借助新闻媒体平台,组织开展一系列师范生“师德第一课”活动。每年,教师节后的一周是开展“教师道德周”。探索师德先进典型,弘扬当代教师风采,大力提升新时期阳光明媚、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师形象。

(2)提高教师培训水平的行动。引导和支持普通本科专业办学,加强义务教育本科教师培训。根据相关程序和措施,将增加若干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引导和鼓励相关高校扩大教育硕士招生规模,对教师教育机构的研究生免试指标给予整体支持。我们将支持探索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模式,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进行总体设计、分段评估和有机整合。适当增加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引导和鼓励相关高校扩大教育博士招生规模,面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师负责人,完善教育博士选拔培养计划。我们将开办若干初级师范学院和若干初级师范学院。根据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各地都扩大了专科以上幼儿园教师的培养规模。支持师范院校扩大特殊教育专业招生,加强特殊教育硕士培养。

(3)农村教师素质提升行动。各地要以连片贫困县和全国贫困县为重点,培养和补充农村小学普通教师,培养和补充农村初中“一专多能”教师,优先满足边远贫困地区如边境贫困老幼海岛教师的补充需求。加大对弱势学科教师和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县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作用。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培训内容侧重于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培训,给予农村教师更多的选择,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促进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学习,鼓励和引导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开展教育实习。“国家培训计划”的重点是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教师校长的培训。

(4)提高师范生素质的行动。依法保障和改善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以多种方式吸引高素质的学生进入教师专业。完善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学生免费教育政策。我们将把“免费师范大学生”改为“免费师范大学生”,并将教学服务期调整为六年。推动地方*积极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积极推进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初中一级幼儿园教师培训。一些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高校将提前实施批量录取。我们将加强入学后的二级选拔,鼓励建立面试和考试环节,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潜力,招收优秀的音乐教学和教学人才到师范学校学习。鼓励高水平综合大学设立师范教育学院,设立师范专业,招收学科知识扎实、职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感突出的学生,重点培养教育硕士,适当培养教育博士。建立和完善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教师招聘方式,畅通优秀师范毕业生就业渠道。

(5)“网络附加教师教育”的创新行动。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推进自主、合作、探索的教学方法改革。启动教师教育网上开放课程建设计划,选择和确定200门*优质教师教育网上开放课程,推进网上开放课程的广泛应用和共享。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将引导和推动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研究制定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提高其信息素养和信息教学能力。依托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在职教师培训的信息管理,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学分银行”。

(6)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支持建设一批由地方*协调、教育、发展和改革、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等部门密切配合的教师教育改革试验区。大学和中小学将共同开展教师培训,实现职前和职后衔接,推动区域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深入实施“优秀教师培养计划”,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分类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以师范生为中心的实践型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国家培训计划》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强化教师培训需求诊断,优化培训内容,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实施网上和网下相结合的混合培训。实施新一轮高职院校提高教师素质计划,引领推进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中小学名师名师试点工程,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基础教育领域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社会影响力较大的领军人才。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统筹规划,实施集中培训与在职实践相结合的新教师入职教育模式。

(七)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建设。综合考虑区域布局、层次结构、师范生招生规模、学校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办学水平等因素,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充分发挥高水平、特色教师教育机构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平台建设。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要充分考虑师范院校的特点,优先规划建设。促进高校资源的有效整合,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物化的教师教育学院。制定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标准。以高素质的市县教师发展机构为龙头,推进教师培训机构、教研室、教研室(室)和电子教育机构的功能和资源整合,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建设一个集研究和培训于一体的市县教师发展机构,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依托优质中小学开展学生实习、教师在职培训和教学科研改革。

(八)教师教育教师优化行动。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了对国内外教师教育和教师参观的支持力度。指导和支持高校加强学科课程和教学理论博士生培养。高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和绩效评价的评价和管理应充分体现教师教育的特点。在岗位聘用和绩效工资分配方面,对学科课程和教学理论教师实行优惠政策。推进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教师共建共享,允许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聘请兼职教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行业导师专项工作计划。推进高校、中小学教师和企业人员的双向交流。高等院校和中小学、高等院校和企业采取双向临时和兼职的方式建立教师群体。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和专项培训,提高1万名专职和兼职教师的培训能力。建立中小学教师工作室、特级教师流动站、企业导师人才库,充分发挥教研人员、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高技能人才在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正常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九)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师教育、专业学科和研究生培养的学科和专业体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自主设置“教师教育”两个学科。国家定期公布高等学校在教育一级学科中设立“教师教育”两个学科的情况,加强教师教育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明确教育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构建全方位的教育实习内容体系,与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加强师范生“三字一句”等基本教学技能的培养。修订《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组织编写或选择一批主干课程教材和优秀课程资源。颁布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指南》。开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课程和特殊教育课程资源。鼓励大专院校向希望教书的非师范专业学生提供教师教育课程,并协助他们参与必要的教育实践。建设公益性教师教育在线学习中心,为非师范专业学生和公众提供核心课程资源。

(十)构建教师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全国教师教育基本状况数据库,建立教师培训质量监控机制,发布《中国教师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普通高等学校教师专业认证标准》颁布,启动教师专业认证。认证结果将作为教师专业录取、质量评估和教师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并向社会公布。建立高校教师教育质量自我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教育专业学位认证评估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推进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完善,以中小学教师培训为重点,逐步实现教育硕士培养和教师资格认证的衔接。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体系。高校教学与学科评估应结合师范院校的实际,将教师培训纳入评估体系,体现激励导向。

四.组织和实施

(一)明确主要责任。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振兴教师教育作为全面深化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切实抓好落实。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师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全面管理和指导,编制部门要密切配合,主动履行职责,共同为教师教育的振兴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全国教师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的成立将为教师教育的重大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加强金融安全。我们应该加大对教师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教师教育的保障水平。根据师范教育的发展和财政状况,适时提高师范生的普通学生资助标准。教师培训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将年度公共基金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通过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加大了对教师教育的支持力度。教师培训将作为相关重大教育发展项目资金使用的一个重要方向。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三)开展监督检查。建立教师教育项目实施跟踪监督机制。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对振兴教师教育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先进典型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落实不到位或敷衍塞责的,追究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提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措施,落实本规划的要求。

阅读更多

解读促进教师教育行动计划:未能实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