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322所高校更名 评价体系不公或是根源
几天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一名成员在2013年广州市政协两次会议上透露,广州医学院将正式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同样,不久前,扬州大学成功更名为12个本科专业。一时间,中国大学的更名再次成为一个热门新闻话题。
自2000年以来,中国二线和三线城市的许多学院和大学都改名了。据统计,从2004年至今,已有300多所高校更名。有些人甚至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三级跳远: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合并——高等职业教育向大学的转变——大学变成了大学。其中,许多高校“浑水摸鱼”、“新瓶装旧酒”除了更名之外,在师资、硬件设施和校园环境等方面都没有改善。
这不禁再次引起人们的深思:大学应该换成什么样的名称?从“大学”到“大学”,真的是从“麻雀”到“凤凰”吗?重命名热的持续会带来什么影响?
惊人的罢工
在过去的8年里,300多所大学更名。
记者对2004年至今教育部网站上刊登的高校更名通知进行了粗略统计。在过去的八年里,322所学院和大学更名,其中103所从“学院”更名为“大学”。
在更名为大学的大学中,按年份计算,2006年、2004年和2010年更名大学的数量排名第三,依次为22所、21所和18所。如果按省份划分,辽宁、天津、北京和浙江的大学更愿意改名。
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加,这一规律逐渐显现。《高等学校渐进式更名的社会反思》一文指出,通过对高等学校更名类型和个案的分析比较,我国高等学校更名具有渐进性的特点,即层次更高、地域范围更广、学科更广、类型更强。
目前,在中国,学院和大学总是从下一级到下一级,从学院和大学到学院,然后从学院到大学。如果是商学院,将改为商学院(商学院);如果是外语学院,我想把它改成外语大学。
这个地区有两个极端。有些人把城市变成了省份,把省份变成了国家。例如,北京广播学院已经改为中国传媒大学。然而,一些人选择了“倒退”,将他们的省份改为省会甚至直辖市。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首府,它们已经成为北京大学“最热门”的名字。上海、天津和南京等其他大城市也很受欢迎。
其他学院和大学在学科和学院类型方面也做出了巨大努力。一些学校选择“添加”。例如,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有些人拼命“做减法”和“脱衣服”。例如,一些高校为了达到“泛学科”的目的,“剥离”了原校名中表示学科的文字。另一个普遍的趋势是“摆脱冷遇”,包括“摆脱教师”和“摆脱农民”。例如,塔里木农垦大学更名为塔里木大学。那些用冰冷的专业词汇如“采矿和冶金”、“地质学”、“农林学”和“煤炭”的大学毫不犹豫地改变了它们的名称。
原因分析
评价体系的不公平或根源
高校“更名热”的背后是多党诉求。
学生的期望是大学更名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新浪微博用户表示:“安和安中医都被提拔到了大学,未来招生将更加困难。一个农业词汇杀人!”“大学生”陆淼认为,大学更名之争源于公众对“大学”和“学院”分类的认识我希望当我大学毕业时,我不会再被误解为一名大专学生!”他表达了千千“大学生”的衷心祝愿。在中国,大多数本科院校被称为“大学”,而更多的院校被称为“学院”。因此,许多大学生被误认为大学生仅仅是因为他们学习的大学的名字中包含了“学院”这个词。
然而,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评论说,导致许多学校“冲动”改名并纷纷尝试的“恶魔”是*在教育资源投资、学校硬件建设、学科设置和招生宣传方面的一系列“糖果”。
“重命名与学校的级别、级别和待遇有关,这是一种非常现实的兴趣驱动。在我国,高校层次越高,在招生机制和*行政配置方面获得的资源就越多,这迫使一些高校在更名上花费更多的精力。
熊丙奇还指出,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过度行政化的大学管理*和缺乏公平合理的大学评价体系。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家长和孩子首先要看学校是“985”还是“211”,以及他们是否将学生编入一两本书,而不是根据学科和学校的特点来选择学校。前者混合了许多行政因素,而后者是专业指标。结果,学校不得不改名。一些学校改名了,招生情况立即得到改善。”熊丙奇说。
该省一所重点大学的研究和教育领域的专家表示不同意这一观点。他说:“‘大学’听起来比‘学院’好。这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心理,而改名正是为了迎合这种心理。不仅如此,事实上,在教育系统中还有这样一种认同感。”这位专家说,除了外部驱动力,从学校本身来看,吸引更多的学生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是更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此外,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还指出,学院和大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发展水平,并想用自己的名字为自己的发展“添砖加瓦”,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中国高校“更名热”现象的一些特征是错误的。例如,许多特殊的农业、能源和地质学院和大学的专家都争先恐后地将“农业”、“煤炭”、“铁路”和“地质”等词从它们的名称中删除,代之以通用名称。例如,当Xi交通大学更名为长安大学时,一些网民嘲笑它,“让人以为它是一所私立大学”。“这是我们大学评估标准的一个问题,这些标准过分强调和遵循全面性。结果,大学失去了办学特色。”专家分析。
政策解释
大学更名应保持学科特色
2011年底,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十二五”期间设立高等学校的意见》。意见指出,建立高等学校的基本原则是严格控制每年建立的高等学校的数量,全国“十二五”期间新建高等学校的数量明显低于“十一五”期间。
这些意见充分体现了要求高校在更名时保留学科特色的精神。不仅严格控制“学院”更名为“大学”的数量,农林师范院校也不会更名为“农林师范院校”。与此同时,高校将不会被贴上“中国”、“中国”和“国家”的标签,也不会以个人的名字命名或使用学校所在省(区、市)以外的域名。
此外,在“十二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升级为高等职业学校,也不与高等职业学校合并。原则上,高等职业学校不升级为本科学校,不与本科学校合并,也不更名为高等专业学校。与此同时,将不再有医学院。此外,“从初级学院升级到初级学院”的标准也很明确:公立普通学院的毕业生人数必须超过10届,而私立普通学院的毕业生必须超过7届,才有资格申请建立本科学校。(原标题:哪种名称经常被大学更名?)
阅读更多
昆明医学院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
陕西四所高校更名改制
襄樊学院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
孝感学院更名为湖北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