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教学

天上的小行星是如何命名的?

科普小知识2022-02-26 22:14:51
...

天上的小行星是如何命名的?

今年9月,天空中的小行星又增加了几个名字,包括英国女王乐队主唱佛莱迪·摩克瑞和中国广播电视技术创始人之一、上海天文学会会员何云。

不仅有小行星,在广阔的宇宙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天体。所有记录在案的天体都有自己的名字,这样天文学家就可以一个接一个地“认领”它们。在这些名字中,许多是我们熟悉的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过程中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命名最多彩的天体”

小行星的命名总是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尤其是当涉及到名人的时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前研究员、天文学家李晶认为,小行星的命名是“所有天体中最丰富多彩、最人性化、最幽默的”

李晶告诉《中国科学》杂志,宇宙中第一颗小行星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01年,但是直到1850年天文学家才开始给这颗小行星命名。当时,来自德国、意大利、英国和法国的一些天文学家用双筒望远镜进行视觉搜索,发现了聚集在围绕太阳运行的火星和木星之间的13颗小行星。

“行星和卫星有以神话中的神命名的传统,所以当时的天文学家一致认为小行星的命名也应该遵循这一传统,并且应该是女性神,同时规定命名权属于发现者。此后,发现者和发现者所属机构拥有的小行星命名原则将被后代保留和继承。”李京说。

19世纪下半叶,天文摄影方法兴起,小行星观测的效率大大提高。到19世纪到20世纪之交,发现的小行星总数已达500颗。“这使得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命名法的缺陷日益明显,也就是说,可用的仙女的数量有限,而且数量不足。此外,不是每个天文学家都熟悉西方神话的细节。”李静说,由于这个原因,来自几个从事小行星观测的欧美国家的天文学家已经协商将命名范围从天灵扩大到人和世界上的事物,但女性化的要求必须保持不变。“这可能是由于学究式的偏见,认为小行星的所有成员都应该是女性,所以所有男性称谓都必须拼写为否定的。”

这一规定也带来了一些麻烦,比如把天文学家皮克林改成“皮克林·莉迪亚”,把物理学家普朗克改成“普朗克”。"从名字中我看不出这颗小行星为什么被命名。"李京说,“我也开了个玩笑。例如,一颗小行星的名字被称为“牛顿的妮娅”,世界一直认为它是伟大科学家牛顿名字的“女性化”。直到半个世纪后,人们才知道“牛顿的尼亚”实际上是一个女士的名字,与牛顿无关。”因此,在20世纪初,小行星命名法的修订者最终废除了命名法的女性化,并建立了一个约束力最小的天体命名法。

如何成为“明星中的你”

今天,小行星的命名是由IAU小物体提名委员会进行的。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是委员会的15名成员之一。“所有小行星名称必须提交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提名委员会审议和批准,然后才能作为天体的永久名称公布,并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朱进说道。

在小行星命名之前,它经历了三个阶段:临时编号、临时编号和永久编号。由于天文学家或天文学家在观察到一颗小行星后不能立即确定它是否是新发现的小行星,他们将首先给它一个临时的数字。当这颗小行星在不同的夜晚被观测到并被报告给国际天文联合会的国际小行星中心确认为新发现的小行星时,它将被给予一个国际统一格式的“临时编号”。当一颗小行星在回归中心被观测到至少四次,并且其轨道参数被精确确定时,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给出一个永久的数字。

“小行星是发现者命名的唯一一种国际公认的天体。小行星命名反映了发现者的个人兴趣和意愿。朱进说,这一规定也可能是为了鼓励人们尽可能多地发现新的小行星,并尽可能准确地确定它们的轨道参数。

“截至2016年6月,天文学网站上公布的小行星电子名称数量已增至20,091个。”李晶说:“这些名字与中国也有很大关系,涉及的话题很广,包括科学家、机构、历史事件、作家、音乐家、舞蹈家、历史名人、神话传说、国名、城市名称、港口、河流、湖泊和海洋、园林和山脉、动植物、树木和花卉、缩写和假名。”

在这些小行星的名字中,中国古代和现代科学家的名字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部分。以中国古代科学家命名的小行星包括张衡、祖冲之、郭守敬和沈括。1990年,为了表彰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的杰出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将该站发现的编号为2752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此后,许多小行星以当代杰出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如物理学家、、周、数学家陈景润和水稻专家袁隆平。今年1月,举行了一个仪式,以五名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小行星。涂有友、谢加林、吴、郑哲民和张存浩的名字从此被写进了浩瀚的星空。

朱进说,在命名小行星时,科学家、作家和艺术家都一样,没有特别的规则。

中国人“住在广寒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的第一位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遥远的太空中也有一颗名为“欧阳自远星”的小行星。有趣的是,欧阳自远研究的月亮地理实体的命名也是一个故事。

“早在400或500年前的伽利略时代,月球上的许多实体就被命名了,如静海、冷海、澄海、丰福海等22个海洋,以及亚平宁山和高加索山。当时,没有命名的规则。直到1922年左右,国际天文联合会才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来命名一个月球实体欧阳紫媛说道。

可以在月球上命名的实体包括海洋。“当然,这些海洋里没有一滴水。这是月球表面的一个大盆地,因为当时的观测者看到这些地方反射低暗,认为它们是海洋。”欧阳自远解释说,还有直径超过100米的撞击坑和月溪。

“命名月球实体有一些规则,包括不命名政治和军事人物。命名实体本身应具有特殊的科学研究价值,命名应有助于科学研究和地图绘制。这位被命名的科学家肯定已经去世三年多了。”欧阳自远说,“国家*和科学机构都可以要求命名。命名时,应简要介绍被命名者的主要成就和命名的科学意义等。等待批准。”

2010年,中国首次申请利用嫦娥工程图像数据命名月球地理实体,并以古代和现代科学家蔡伦、毕升和张钰哲命名三个月球撞击坑,获得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这使得月球上的中文名称和地名数量达到14个,共命名了19个月球地理实体,包括12个撞击坑、2个月溪和5个卫星坑。这些名字包括石申、蔡伦、张衡、祖冲之、李白、毕升、郭守敬、万虎、高、,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和瓷都景德镇。此外,在1976年和1985年,两个月亮前面的月亮溪流被外国人分别以两个中国女人的名字命名。由于缺乏文献,无法确定这两个中国女人是谁发音的“婉瑜”和“宋明”。

据欧阳自远介绍,今年1月,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了嫦娥三号着陆区四个月球地理实体的命名,即广寒宫、魏紫、石天和*。这些名字可以用在官方的天体地图上。“‘广寒宫’是嫦娥三号卫星着陆点周围77米的区域,包括玉兔月球车的巡逻路线及其东侧的重要地形。该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魏紫、石天和*是嫦娥三号着陆点附近的三个大型撞击坑。欧阳自远说,“中国古代天文星图的正式名称是‘三元四相二十八宿’。三个撞击坑的名字取自“三元”。在广寒宫附近,我们也申请了巴蜀的名字。我们努力在月球上增加中国科学家和特殊纪念名称,以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

科学术语的标准化至关重要。

谈到命名的陨石坑,欧阳自远强调,许多人仍然称这个陨石坑为月球陨石坑,这实际上是一个不规则的说法。“火山口山只是表明,通过望远镜观察,它是一座有凹陷的圆山,但它既不能反映它是一个坑,也不能反映它的原因,也不能赋予它生命。环形山也是环形山,很容易导致混乱。因此,我们现在需要把它标准化,称之为撞击坑,这表明它是在小天体撞击地球或月球表面,里面的岩石飞溅出来并堆积在周围时形成的。撞击坑体现了它的科学内涵。”

在欧阳自远看来,在科技领域,名词的统一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至关重要。“现在名词的使用仍然令人困惑。例如,我们非常熟悉一些描述地球的名词,如地核、地幔和地壳。如果这些名词被完全复制到火星上,将会引起混乱。例如,火核、火幕和火壳,如果你不确定它们是什么意思,你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对火的研究。而地质学,不是水星、火星,将会变成水质、火质。因此,知道如何使用地球科学、月球和行星科学之间的通用术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我们现在已经对一些计划做了初步研究。例如,一些地质科学术语可以直接应用到月球和行星上,但是前面应该标记为火星、水星或金星,这叫做火星地质、金星地形等。每个人一眼就能理解。还有一些词语需要删除,以便更加简洁明了,例如金星的核心、金星的地幔和金星的外壳。”欧阳自远说:“月球和行星科学中这么多术语的标准化确实是一个大项目,但必须完成。科学术语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和概念,它们的使用不会引起歧义,也不需要详细解释,这也有助于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