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潘建伟院士:以微观见天地

科普小知识2022-03-31 22:08:49
...

中国在量子通信技术的国际研究和发展中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这与潘剑伟及其团队的科研贡献完全“正相关”。

2016年1月8日,在2015年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接受了**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授予的奖章。他领导的科研项目“多光子纠缠和干涉测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意外的是,70岁的潘剑伟成为该奖项历史上最年轻的第一名。在过去的20年里,潘剑伟和他的团队已经成为国际量子信息领域的“梦之队”之一。

今年6月和7月,连接北京和上海的广域量子通信干线将竣工。同时,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将在中国发射。在潘剑伟的设想中,在未来5到10年内,有望形成一个“天地一体”的全球量子通信网络原型。在量子通信的支持下,互联网的信息安全将大大加强。

"与其说是颠覆,不如说是改变."潘剑伟团队在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领域所领导的“叠加态”正在将超乎想象的量子技术从云中带入人们的生活。

量子生命迷的奇妙之处

过美好的生活并不难。精彩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这是刘在科幻小说中提到的的人生哲学,但与潘剑伟并无不和谐之感。他迷上了量子力学。

"在我大二的时候,我被量子叠加弄糊涂了."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一个科学研究人员的才能去的困难,但潘剑伟无疑有它,因此,他取得了一个研究方向,使他能够集中精力于他的生活。当他在大学时,他在量子力学方面只是稍有欠缺,但他没有“选择最好的,排除最差的”,而是把它作为他本科论文的主题。

在选择外国博士生导师时,他本可以选择一位有诺贝尔奖光环的导师。然而,出于加入量子力学研究前沿的愿望,他最终选择了当时的年轻教授蔡林格:“我的导师当时活跃在前沿,做了许多创新的事情。他后来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整个量子信息学科的发展。

在成长的道路上,潘剑伟遇到了许多高尚的人,小学老师,中学老师,硕士生导师...他心怀感激。然而,这位“高个子,长着胡子,像一只可爱的熊”的泽林格教授直接把他变成了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在与他的接触中,我发现我可以完成他做过的许多事情,这对建立我的信心非常重要。”

从他出国的那一天起,潘剑伟美好的生活有了一个新的开放空间,但他再也不想呆在国外太久。“出去学习的目的是有一天回来,在家里取得一些领先的科研成果。”

潘剑伟的口音很难改变,他说是他干的。

27岁时,潘剑伟在第二作者的参与下,通过第一次实验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科研成果被美国《科学》杂志评选为“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步”。31岁时,他回到中国科技大学,建立了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实验室,最终成为中国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超越国际水平的科研和人才基地。41岁时,他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42岁时,他获得国际量子通信奖……就在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之前,2015年底,潘剑伟、陆朝扬等人完成的科研成果“多*度量子隐形传态”被评为“2015年国际物理十大突破”,被英国物理学会新闻网站“物理世界”评为第一名。

这本来是一段孤独而未知的旅程,但潘剑伟走出了这样一条稳健而循序渐进的轨道。当然,他和他的团队之间也有“精神契约”——回家。

从2001年到2008年,在实验室发展之初,由于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是一个快速变化和快速发展的跨学科领域,它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和技术,需要与世界上优秀的科研团队合作,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大学的支持下,潘建伟已经派了很多学生出国深造。他派卢朝扬去英国剑桥,学习量子点光源技术,张钧去瑞士日内瓦,学习单光子探测器,陈玉傲去德国慕尼黑,学习超冷原子控制技术,此外还有赵波、张强、鲍小辉等。

“我们不能强求,但我很高兴他们都回来了。”

天地的创新觉醒

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徘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潘剑伟没感觉到这么多。他就这样笔直地走着,做了他被告知要做的事情,然后他也跟着做了。

“今年,京沪干线已经开通,量子卫星已经发射。所有技术验证和应用演示均已完成。下一步是实际开通京沪干线,以便用户使用。在此过程中,该网络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潘建伟保守地预测,再过10-15年,一个天地一体的网络可以与国家的卫星计划结合起来。

为了构建这个“天地一体”的网络,潘剑伟团队设计了一个三步走的计划:都市圈、广域、天地一体。

2012年,潘建伟团队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量子通信网络——“合肥城域量子通信实验示范网”,标志着大容量城域量子通信网络技术的成熟。该网络由46个节点组成,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量子通信网络。

2013年,“济南量子通信测试网”建成。该网络包括56个节点和90多个用户。它面向全面承载实际应用、量子网络操作和高质量用户体验。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

目前正在建设的“京沪干线”工程将于2016年6月交付使用,连接北京、济南、合肥和上海的总长度超过2000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线路将建成,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条长距离的广域光纤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

随后,随着2016年7月以潘剑伟为首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发射,量子通信的“天地一体”即将开启。

国务院总理*说,创新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去年11月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量子通信与航空发动机、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和深海探测、关键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护等领域一起,被列为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

目前,许多技术公司已经在量子通信的蓝色海洋中摩拳擦掌。亚庇(原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从事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的企业,以潘剑伟院士团队的实用量子通信技术为基础,由中国科技大学发起。据预测,单就量子加密而言,中国现有的潜在市场规模相当大。(原标题:潘剑伟:从微观角度看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