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应用还须迈过“市场坎”
■我们的记者李
今年5月,黑龙江省富源市的一名渔民捕获了一条2米长、1028公斤重的野生鲟鱼。据专家估计,这条鲟鱼已经有100岁了。为了保护这种极其罕见的鱼,专家决定将北斗芯片植入鱼体内,以便渔业人员通过实时跟踪和定位进一步保护它。
这只是我国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的冰山一角。“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已经使用过北斗,但我们不知道。”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俞宪成说,北斗系统正在影响我们的生活。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最近发布的《2018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服务业发展白皮书》,北斗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海事、气象、渔业、*、土地等十几个行业领域。包括使用北斗兼容芯片的智能手机在内的终端产品拥有近5亿台/台的总人口。
目前,北斗基础增强系统已经完成了基础系统的开发建设,能够为用户提供米、分米、厘米和后处理毫米的广域实时定位精度。然而,即使实现了高精度服务,北斗系统也没有完全改变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对我国的市场垄断。
"应用是北斗系统建设的生命线."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启告诉《中国科学》,“我们有信心也有信心建立一个非常有用的系统。下一个关键是做好系统的应用和推广工作。”
越来越多的“接地气体”
8月27日,北京召开会议,推进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来自交通、市政、旅游等行业的数十家企业出现了,希望找到应用北斗+的机会。
“你为什么重视北斗?”一位与会代表与记者聊到,“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国内企业或行业的创新只有在使用北斗的时候才会感受到支柱和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熙也为大家带来了灵感。他指出,北斗三号测试系统的信号性能明显优于北斗二号系统。除了北斗二号卫星提供的三项基本PNT服务外,北斗三号卫星服务还增加了全球短文、搜救服务和区域公私伙伴关系等服务。同时,精度也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测距精度优于全球定位系统。
根据发射计划,到2018年,中国将发射18颗北斗三号网络卫星,覆盖“一带一路”沿岸国家。到2020年,总共将发射35颗卫星为世界提供服务。"北斗三号有12颗卫星在轨道上运行,进展顺利."杨元熙表示,北斗系统应用产品也已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一带一路”沿线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2016年以来,北斗系统在各个行业遍地开花。据了解,我国已有40万个警务终端接入北斗系统,缩短了近20%的警务时间。超过60%的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定位和导航功能;全国有500万辆营运车辆使用北斗服务,重大事故和伤亡率都下降了50%以上。
杨元熙表示,全国已有近73万辆危险品运输车辆安装了北斗兼容接收机,并建立了危险品车辆联网控制中心。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支持电子围栏等技术,可有效解决共用自行车定位不准、乱停放的问题。
北京是北斗技术和系统研发的发源地,也是北斗系统应用的基准城市。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孔雷对《中国科学》表示,在电子商务物流领域,北京1500辆物流车和2万家物流经销商已经配备了基于北斗的电子商务智能车和手持终端,改善了客户的购物体验。在智能交通领域,北京已有3.35万辆出租车安装了北斗车载设备,占全市出租车总数的50%。同时,北京小米手机主要机型支持北斗定位功能。
工业领域充满了混乱。
就中国市场而言,如果手机能支持北斗系统,它在地图定位方面会更准确,从而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然而,冉承启坦言,“北斗系统要真正实现全面应用,成为定位系统的主力军,还存在挑战”。
由于手机定位几乎总是基于多模卫星定位,所以中国不仅有北斗系统,美国也有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有GLONASS等。“苹果的手机决心不使用北斗系统。虽然其他智能手机也有北斗系统,但有些还是会在使用时切换到全球定位系统。”冉承启无奈地说道。
对此,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孙启明表示,北斗系统仍在建设中,其终端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实用性尚待验证,无法充分发挥其在民用市场的潜力。然而,全球定位系统占据了中国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95%以上,这使得北斗系统后来处于劣势。面对强大的全球定位系统,北斗系统终端的营销更加困难。
“目前,北斗的高精度定位能力仍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预计将在2020年扩展到全球范围。此外,从成本角度来看,嵌入独立完整的北斗模块将增加一定的设计和制造成本。”萨迪智库集成电路工业研究所的张天翼说。
此外,冉承启对北斗产业在中国的“群体”发展深感担忧。在此之前,数千家企业同时启动了北斗的研发和产业化,最终导致了低价竞争和相互破坏。不仅如此,一阵“北斗风”也席卷了全国。到处都建立了工业园区,有些园区甚至变成了“空城”。
“很多地方做北斗产业,*给土地和钱。全国大约有40到50个北斗工业园区,每一个都有很大的面积,但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是否必须建立一个北斗专用工业园区,确实值得反思。”冉承启说道。这种盲目投资和为了争夺市场的内部摩擦也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投资信心。
《中国科学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北斗民用产品制造商多达100家,但真正能生产出更好产品的制造商只有十几家。终端市场混杂着好人和坏人,用户很难区分好坏。北斗行业的混乱局面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制约着北斗应用的推广。
“北斗民用市场的建设涉及许多领域的重要工程项目。北斗系统很难仅在几个部门的指挥下实现其巨大潜力。”孙启明表示,北斗民用市场发展初期,利润率不高,缺乏国家政策指导和行业标准,整个市场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开发商和运营商都难以运营。
我们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不可否认,北斗系统的确是我国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它在保障国家安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孔雷认为,随着全球组网覆盖应用领域的扩大,北斗产业正进入一个黄金机遇期。
孔雷说,为迎接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首先要积极运用政策、资金、项目、试点示范等多种创新手段,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商业环境。例如,在北斗卫星导航等领域,与社会资本共同设立了一批高科技产业基金子基金,通过并购、股权等方式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为了尽快“使用”北斗系统,孙启明还建议加大北斗系统民用终端的研发力度,推进北斗终端芯片、模块等组件的国产化进程,加快发展小型、低功耗、多功能的民用终端,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好的导航定位服务。
在技术研发方面,孔雷还建议鼓励北斗和新技术融合创新,突破北斗导航和5G、卫星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和终端的集成应用技术。推进北斗卫星导航高精度增强系统与国家高分辨率地球观测系统遥感信息的叠加应用,提升北斗时空数据的应用价值;率先推进北斗技术在无人驾驶系统和可穿戴设备中的标准应用,创新多功能综合信息终端产品。
然而,在全球卫星导航领域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下,为了给中国刚刚起步的北斗民用市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孙启明建议,一方面,中国应采取开放兼容的政策,在建设中国卫星导航民用市场的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中国还将对来自其他国家的导航卫星的市场入侵采取严格的预防政策,如控制进口、提高关税和设置市场准入壁垒。
《中国科学新闻》(2018-09-06第5版《技术与经济周刊》)
上一篇:有动物妓院的国家……
下一篇:拥抱北斗的“90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