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柔性制造系统

科普小知识2022-01-14 09:09:17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产品开发或生产周期,增强产品升级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工业技术相对发达的国家开始以计算机为中心,形成由各种数控机床、监控设备等机器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系统、自动化仓库系统、自动化运输系统和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目前,人们把这些自动化程度高的各种系统称为柔性生产系统。每个生产环节的设计人员只需将生产任务写入相应的程序,输入计算机控制中心,让人们通过电子监控设备观察机器的运行情况。

机械制造自动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早期,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生产自动化只能引入大规模生产领域。从30年代到50年代,人们主要建立了由机械或液压自动车床、组合机床或专用机床组成的单一种类的自动生产线。这种自动化生产线有其固定的生产节奏。改变加工品种既困难又昂贵,因此被称为“刚性自动化生产线”。20世纪60年代,人们意识到大规模生产只是机械制造业的一小部分,占15% ~ 25%,而中小批量生产占75% ~ 85%。例如,在日本,多品种、中小型大规模生产企业的产量是大规模生产企业的两倍,但雇员人数是大规模生产企业的四倍。可以看出,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占绝对多数的多品种、中小规模的大规模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大规模生产企业,这迫使人们寻找新的生产方式来改变这种落后局面。

美国圣兰特公司在1967年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柔性制造系统。在接下来的10年里,数十套先进制造系统继续发展。在此期间,柔性制造系统的技术进步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其经济效益也非常显著。在此基础上,财务管理系统的数量增加了三倍,用户的兴趣和社会需求也继续飙升。从那以后,财务管理系统的平均增长率一直是每年30% ~ 40%。

近年来,中国走了引进国外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道路,在柔性制造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北京机床研究所为了掌握现代机械制造的新技术,于1985年与日本法努克公司合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柔性系统JCS-FMS-1。该系统包括5台数控机床、一台工业监控计算机和一个包括*管理的计算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