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王红阳院士:研究中国人慢病得用外国人数据

科普小知识2021-08-04 09:25:27
...

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讨论预算报告时,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教授王红阳的讲话,引发了医疗卫生界的广泛讨论。

王红阳指出,慢性病现在消耗大量卫生资源,但我们仍然没有任何国家一级慢性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同事们去国外开会,用外国人的数据做报告和查阅文献。原因是国家预算中从来没有稳定的投资。一些学者自行开展相关研究并申请科研经费,但他们必须在3至5年内完成研究,而流行病学调查通常持续20年。

慢性病通常被称为“慢性病”。"专项资金应该在国家一级分配."她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解释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是慢性病。我国有大量的研究经费,但在这些疾病的流行病学方面缺乏固定的投资。“这是一项缓慢的工作,哪个部门不付钱。我们需要在财政预算中留出一部分,对中国的慢性病进行专项调查,哪些疾病在逐年增加,哪些疾病在逐年减少。我们需要向公众发布一份全国性的数据。”

王红阳表示,中国许多研究机构正在进行相关调查,但要么样本不足,要么调查范围有限,导致公布的调查结果非常混乱。"公众看到的是分散的数据,不能代表中国."

听完王红阳的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院长胡盛寿立即表示,他将“事后诸葛亮”。

他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有一项心血管计划。他领导了一个在中国开展第五次高血压调查的项目。“中国的心血管疾病是第一大严重疾病,每个人都知道,但没有确切的数据,有些来自小样本或地区。”不过,他表示,启动资金用完后,调查无法进行。他们去了科技部,科技部说财政资金中没有相应的支持项目,卫生部也没有。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提醒说,上届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原卫生部部长张在会上作了发言,专门谈到慢性病防治经费问题,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对此,包括胡盛寿在内的许多成员认为,今年特别有必要再次提出这一议题,因为与几年前相比,我国慢性病的发展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每年发布一份心血管疾病报告,使用一些估计数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近发布了几种常见慢性病的流行数据。有些人质疑是否真的有这么多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因为没有权威的发布,没有国家层面的、点对点的结合,严格的科学流行病学调查,造成混乱。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杨爱明专员表示,10多年前,这种研究不太可能获得资助。随着中国发展到今天,它应该考虑对几种主要疾病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池辉指出,没有科学依据,很难为国家发展做出合理规划。国家一级的流行病学调查关系到国家人口安全。我们目前的许多数据和药物使用计划都是基于外国的。他认为**应该增加对国民健康管理的投资和支持。

前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表示,问题的根源不是财政部,而是卫生部。年度预算蛋糕最终确定后,卫生部将做具体工作。他建议应形成一个统一的提案,以引起卫生规划委员会的注意。(原标题:如何利用国外资料研究中国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