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描绘高校毕业生众生相
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90后大学毕业生田阳选择回家创业,开了一家有固定牙齿的自行车店。在业余时间,田阳还将带领一群比他小的中学生练习飞行技能。视觉中国供应地图(信息图片)
□毕业生跨省流动率将保持较高水平
□改变行业和单位的毕业生平均人数将增加。
□第三产业属于服务业,将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目的地
□学校的“级别”越高,流速越大。
□东部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速转变;二是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第三,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经济增长来看,2015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经济增速创下6.9%的新低。这一数字不仅是“十二五”期间最低的,也是自1991年以来最低的。从产业结构来看,2015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从驱动因素来看,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大量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创新驱动不再是经济发展的选择,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和挑战。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大学毕业生规模仍在上升,2016年达到765万人。再加上过去累计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似乎一年比一年难。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究竟如何,我们需要用数据来说明。自2003年以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每隔一年进行一次全国范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抽样规模约为2万人。截至2015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共调查了14万名大学毕业生。基于对这些抽样调查数据的统计描述和计量回归分析的结果,笔者认为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以下十个主要特征。
毕业目的地更分散
与以往的就业调查结果相比,2015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存在明显差异:首先,确定的单位比例与拟就业比例之间存在“双降”。2015年仅确定了33.4%的单位,是七项调查中最低的,与最低的经济增长率一致,反映了经济发展对就业的重大影响。然而,随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日益增加的就业困难,高校更加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积极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就业。因此,2015年等待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仅为12.8%,也是七项调查中最低的。其次,自雇企业家的比例在2015年达到了4.6%的新高。在国家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离校后自主创业,体现了相关创业政策的有效性。第三,2015年出国人口比例也达到了5.8%的新高。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有能力供养子女出国留学。欧美大学也欢迎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他们不仅可以招收优秀学生,还可以大大增加学费收入。此外,2015年高等教育和灵活就业的比例也是此前所有调查中最高的。总的来说,毕业的目的地更加分散。
各级教育的初始就业率差异已经变小。
高校扩招初期,毕业生离校率(指实现毕业目标的比率)表现出学历越高,实现率越高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和大学生比例的下降,各学术层次的实施率呈现出趋同现象。从2015年教育水平的比较来看,执行率差别不大,都在80%以上,范围(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异)为6.1个百分点。大专学生的执行率最高,为87.4%。二是硕士学位,占84.5%;第三是本科生,占81.5%;博士生实施率最低,为81.3%。对于不同学历的毕业生来说,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是不同的。学历水平并不决定相应的实施率。
私营企业的就业机会与收入水平不一致。
经济发展是就业机会和工作条件的决定性因素。东部地区的大学由于其地理优势,在毕业生求职方面处于有利地位。东部地区、大中城市、新兴服务业(金融和信息技术)、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些地区、城市、行业、部门和岗位的确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目的地。私营企业有不同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吸收的毕业生比例最大,但平均收入不高。
2015年,58.8%的大学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84.5%在地级以上城市就业,26.0%在新兴服务业就业,36.0%在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就业,73.4%在管理和技术工作就业。
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大幅下降。
毕业生就业类型趋于多样化,呈现出技术、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特点,但从事一线生产的毕业生仍然很少。2003年,一半以上的毕业生从事专业和技术工作(51.9%)。2015年,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大幅下降至28.8%,下降23.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从事技术援助、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和服务的人口比例也达到两位数,从事第一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也比2003年有所增加。
教育水平越高,平均收入越高。
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来看,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它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个人的货币和非货币收入。高等教育投资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人力资本的水平。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可以带来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因此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大学毕业生更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工资。大学毕业生分为四个学历层次: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从2003年到2015年,教育水平越高,毕业生的平均收入越高。
从算术平均数来看,2015年大专生的平均起薪是2640元。本科生4010元;硕士学位6363元;博士生6753元。收入的分配通常是正确的,大多数人无法达到平均值。因此,美国和欧洲国家在计算收入时,除了算术平均值外,通常还会公布中位数指数。中间值表示在中间排序的值(50%)。从2015年毕业生的起薪中位数来看,大专学生的起薪是2500元。本科是3500元;硕士学位是6000元;博士生6300元。
北京、天津和上海的就业满意度最高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毕业生主观评价的就业满意度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下降,可以说,在竞争激烈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一个都找不到”。对于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来说,工作满意度显示出显著的改善趋势。对自己找到的工作“非常满意”或“满意”的毕业生总比例从2003年的44.7%大幅上升至2015年的80.8%。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学历差异:博士生满意度最高,其次是硕士和本科生,大专学生满意度最低。其次,就业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北京、天津和上海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东部和西部地区居中,中部地区就业满意度最低。第三,工作地点之间存在差异。城市级别越高,满意度越高:满意度最高的是省会城市或直辖市,满意度最低的是农村和村庄。第四,工作单位的性质不同: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就业满意度高,对私营企业的就业满意度低。
学校、亲友和互联网已经成为求职信息的三驾马车。
学校、亲友和互联网已经成为求职信息的三驾马车。企业招聘广告、实习单位提供的信息以及人才招聘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学校发布的需求信息约占毕业生求职信息来源的一半,2015年这一比例降至30.3%。在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飞速发展的时代,网上招聘的比例大幅上升,从2005年的4.5%上升到2015年的28.5%。
职业选择的意图是“期待/期待金钱”
就业是每个毕业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2003年到2015年,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普遍重视的因素保持不变,表现出“向前看”和“看钱”的特点,即毕业生最看重的是个人发展和经济效益。在以往的所有就业调查中,“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善用人才”一直排在前两位,“良好的福利”和“高经济收入”基本上仍排在第三或第四位。此外,“符合自己的利益”也很重要。
雇主最重视直接开始的能力。
毕业生的就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各种因素有多重要?在以往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中,影响就业的因素大约有20种。总的规则是,与就业关系更密切的因素影响更大。统计结果表明,在雇主看来,与就业直接相关的因素,如工作能力、实习经验和求职技能,似乎是最重要的。与高等教育直接相关的因素,如学校声誉、热门专业和学术表现,具有普遍的重要性,处于中等水平。亲戚朋友、党员*、性别等与社会资本、政治资本、人口特征相关的因素是最不重要的。从2003年到2015年,上述特征没有变化。
流动性可以显著增加个人收入
从2003年到2015年,毕业生跨省流动的比例呈上升趋势。2015年,51.3%的大学毕业生在上学或就业期间流动,大大高于2013年的45.7%。省际流动性可以显著增加个人收入,流动性的平均回报率约为10% ~ 15%。
大学毕业生的省际流动具有以下特点:男性流动率高于女性;学校的“层次”越高,流动的比例越大;省际流动的特征符合“推拉理论”。主要流向是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决定了跨省流动的能力,教育水平越高,毕业生跨省流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上述就业的十个特征符合国内外经济、社会、技术、文化和人口变化的趋势。这些特征不会改变,但在未来甚至会进一步加强。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和预测,在劳动力市场上,有固定单位、在固定地点工作和有固定收入的传统工作的比例将越来越小。因此,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单位就业率”将进一步下降,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比例将逐步提高。
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8000美元左右,属于中高收入群体。然而,中国的经济发展仍处于经济起飞和物质生活满足的阶段。经济发展仍然是就业机会和工作条件的决定性因素。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非常显著,因此毕业生的省际流动率将保持在较高水平。省际流动、城市间流动、行业间流动、单位间流动和岗位间流动的比例也很高,甚至有上升的趋势。由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毕业生一生中所换的行业和单位的平均数量将会增加。
中国第三产业已成为产值最大的产业,其比重将继续上升。第三产业属于服务业,将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目的地。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如信息技术和金融,不仅对就业有巨大的需求,也是毕业生求职的理想行业。随着行业和行业的变化,服务和管理岗位将在毕业生的工作类型中占越来越大的比例,并有望超过专业和技术岗位。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应该培养学生更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提高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如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和对细节的关注,以适应服务业的需求特点;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以适应创新创业人才的健康成长。
(作者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
上一篇:北交大:创新能力培养的三要素
下一篇:南京大学举行116周年校庆大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