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知识

教育部牵手中关村 成果转化有了新机制

科普小知识2021-08-28 08:04:18
...

日前,教育部科技司和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发布了《北京市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将牵头在12所高校建设技术转移办公室,支持高校通过强化初审政策,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路径和机制。

一直以来,高校的教师都必须教书育人,做好科研工作。高校对这两项职责有相关规定。然而,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大多数教师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相关市场化运作的意识和能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一直缺乏经验丰富的专业转化机构。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超子回应称,该计划旨在促进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加快北京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北京高校科研优势和中关村示范区的突出承载作用。 着眼于科技成果转化全链的关键阻滞点,着眼于建立平台、对接、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努力探索部门与城市深度合作、园区高度协调、效果显著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机制。

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让专业人员做专业工作

“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已经消除,但许多高校仍然缺乏统一、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迫切需要整合高校相关部门的职能,建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为此,《实施计划》提议在高校试点建立一个技术转让办公室雷昭子说道。

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陈百强表示,目前高校成果转化存在两个“一公里”问题:一是“第一公里”问题,即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科研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积极性不高,导致大量专利被“搁置”;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不完善,使得科研成果难以走出“最后一公里”的“高墙”问题。

《实施方案》提出提前联合选择北京15所高校,在试点高校设立技术转移办公室,整合科技成果统计汇总、分析评估和转化服务功能,形成功能齐全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让专业人士做专业的事情,解放科学家,让科学家的利益得到相应的反映."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翟立新表示。

如何体现专业精神?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室主任金钦贤认为,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的核心职能是构建从技术到产品、从概念到原型的整个孵化链,深化研究人员、企业家、投资者和技术经纪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各方价值的最大化。

事实上,不仅是大学有获得它的感觉。这一次,与北京交通大学携手合作的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找到了一个与所期望的大学深入合作的机会。公司董事长邵对《每日科学》记者表示,合作创新中心将作为一个平台,向高校科研人员开放内部资源,发布需求,提供支持,成果将通过共享、授权或拆分等方式转移到地面。

大学理念验证中心:跨越“死亡之谷”的新尝试

设立北京大学概念验证中心是实施计划的另一个亮点,预计将引导企业和资本在早期参与大学的研发活动,并解决早期资金不投入的问题。

金钦贤告诉记者,早在1998年,埃勒斯就提出在企业的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之间应该有一个“死亡之谷”。美国和其他国家在如何跨越“死亡之谷”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概念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弥补大学研究与天使投资和风力测试投资资助的新项目之间的差距。”

陈百强还认为,大学、企业、投资机构和孵化器可以在概念验证中心找到自己的位置。“参与成果转化的专业孵化器、种子基金、成果推广平台和企业融入整个转化链,形成从成果产出到产品形成、企业建立、资金支持,再到网上和网下销售的整个转化链模式。

“今后,中关村管委会将与教育部科技司合作,以实施《实施计划》为起点,促进大学、子园区、企业、孵化器等之间的深入合作。为高校成果转化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各方开展对接创造更好的条件,进一步推动高校在科研中发挥重要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企业、孵化器等。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翟立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