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中国航天重头戏:2019将有哪些重要发射?
1月1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长征3b成功发射了中兴2D通信卫星进入轨道。十天之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11号运载火箭飞上天空,完成了“一箭四星”的发射任务。中国由此拉开了2019年太空剧的序幕。
2018年,中国航天产业在世界航天发展中独树一帜,蔚为壮观。在全年全球进行的114次空间发射中,中国的空间发射达到创纪录的39次,首次赢得了世界最高的年度空间发射次数。在2019年中国太空任务日历中,哪些是重要的太空发射?将在太空中闪耀的大型宇宙飞船是什么?中国的私营航天业将经历怎样的成长和进步?......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并期待即将到来的中国空间亮点。
嫦娥四号月球表面繁忙探测
嫦娥五号去月球收集地球。
嫦娥四号任务是一部跨越2018-2019年的中国太空剧。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先锋”鹊桥中继卫星发射升空。12月8日,“嫦娥”开始了他这个月的旅行。2019年1月3日,在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陨石坑——月宫后面,嫦娥软着陆,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背面的探测器。从那以后,玉兔2号月球车的月球表面被检查并拍摄了第一个张越的光环。着陆器的生物科学实验已经成功地在月球上长出了第一片绿叶。玉兔2号经受住了第一个月夜的超低温考验,并成功被唤醒。嫦娥四号着陆点被命名为天河基地...所有的重大消息都相继闪现。此时,嫦娥四号正在第二个月夜静静地休息,等待太阳从冉冉的地平线升起。在2019年的前两个月,中国的嫦娥4号是世界太空计划的真正明星。接下来,嫦娥四号将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每一次科学实验的过程都可能是一次引人注目的空间事件,每一次实验结果都有望成为今年的一项重要空间成就。
为了补充嫦娥四号的任务,嫦娥五号,它的“妹妹”,将在2019年底飞往月球。此次任务是实现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这也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第三步的战略部署换句话说,嫦娥五号不同于“姐妹号”,它不仅要进行月球表面探测活动,还要获取月球表面样本,并在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后踏上归途时带回这些样本。关于嫦娥五号任务的实施过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彭静在今年1月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嫦娥五号发射后将绕地球轨道飞行,经过地月转移轨道后被月球引力捕获,绕月球飞行。在月球表面预定区域着陆,采集月球样品,最后通过月球表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样品转移、月球转移和再入回收等过程将月球样品安全送至地面。至于带回的样本,第五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研究院月球探测卫星总指挥兼首席设计顾问叶培建多次透露,月球表面的土壤重2公斤。
“嫦娥”号在五英里外的四部电梯里举行。
长距离五距离三发“练习20”
值得注意的是,嫦娥五号是由长征五号火箭送上月球的。根据飞行顺序命名惯例,火箭的全称将确定为“长征五号姚四火箭”。熟悉中国航天事业的朋友们将会敏锐地意识到,发射失败的长征五号将会是一次精彩的首次亮相,并将在2019年底迎来一次飞行机会。
长征五号,又名“大火箭”和“肥五”,直径5米,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运载火箭,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4吨,在低地球轨道运载能力为25吨。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完成首次飞行。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工程的第二枚试验箭“长武窑2号”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发动机推力立即急剧下降,导致发射任务失败。技术小组进行了彻底的调查,找出了背后的技术原因。它认真完成了技术归零、重新投入生产和组织地面实验的过程。人们一直在等待长征五号再次飞行。对嫦娥五号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展示其技术的好机会,它将把嫦娥五号抬上月球。嫦娥五号火箭和嫦娥五号火箭将是2019年最激动人心的太空戏剧。
说到这里,细心的读者可以从中得出以下联想和推论:失败的发射是“长五加二”,嫦娥五号的发射是“长五加四”。这意味着在嫦娥五号发射之前,嫦娥五号将再次发射。这是嫦娥五号发射失败后的第一次飞行,也就是“三长五短”在江湖上的战斗。这是中国2019年太空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杨透露,根据计划,“长五药三号”火箭将于今年7月中下旬发射升空。其空间任务是发射普拉西斯20号卫星,这是在东方红5号卫星的公共平台上开发的一种新的技术试验卫星。发射任务意义重大。一方面,通过任务的实施,长征五号火箭的发射能力和轨道设计将得到充分验证。另一方面,长征五号与东五号平台的协调配合将得到验证,为后续任务奠定基础。
首次亮相的海上火箭发射
重大卫星项目进展迅速
1月21日,长征11号火箭上演了一出壮观的“一箭四星”太空剧,但雄心勃勃的中国火箭科学家正在为该类型写一个新的表演剧本。第一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研究院长征11号火箭副总指挥金鑫透露,根据计划,该火箭的首次海上发射基础试验和海上飞行试验将在中国黄海海域进行。
低纬度海上发射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它不仅可以远离人口密集区和繁忙的空域,以减少对居民或民航航线的影响,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地球在赤道地区的最高转速,以增加火箭的运载能力,降低发射成本。掌握海上发射技术是中国航天科学家追求的伟大目标之一。
在中国现役火箭中,长征11号作为唯一的固体燃料火箭,是最适合完成海上发射任务的各方面性能指标。另一方面,长征11号在实践中表现出色,自“服役”以来已执行了六次任务。它们都已按时发射并准确进入轨道。它可以说是一枚名副其实的“金牌火箭”。我们可以期待中国航天发射力量在黄海的集结将为世界带来新的辉煌。
2018年被业内人士称为“北斗年”。中国自主导航系统“北斗”的建设已经达到高潮。“北斗”是在长征的第十天发出的。18颗北斗卫星已经精确发射进入轨道,完成了北斗三号基础系统的星座建设。覆盖能力和导航定位精度大大提高,实现了从区域到世界的跨越。
2019年,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据报道,今年全年将部署7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并计划再发射10颗北斗卫星,以进一步完善北斗三号系统,推进全面完成全球联网的目标。
高芬项目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的16个重大科技项目之一,旨在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和全球对地观测能力。根据计划,高芬7号卫星将于2019年发射。该卫星是中国第一颗民用亚米级高分辨率光传输式立体测绘卫星,主要用于中国1: 1万立体测绘生产和更新较大规模的基础地理信息产品。它可以服务于中国的重大工程项目、土地规划和经济民生建设,如熊安新区建设、冬奥会选址和“一带一路”重点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私人太空力量将在2019年继续磨练和成长。根据目前的公共信息统计,私人运载火箭计划全年发射约10次。其中,著名的北京零一俱乐部科技有限公司将于3月发射一枚操作系统-M运载火箭,这有望在中国民营商业航天行业取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