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水危机侵袭“长江之肾”洞庭湖

科普小知识2021-08-26 13:48:39
...

在被称为“鱼米之乡”和“长江之肾”的洞庭湖,一场前所未有的“水危机”正在来临。

近日,湖南省委、省*召开了“洞庭湖水环境”座谈会。由于对洞庭湖水环境问题的长期跟踪报道,《经济参考》的记者被特别邀请参加。湖南省水利、发展和改革、环境保护、财政和农业部门的官员,以及岳阳、常德和益阳围绕洞庭湖的党政领导,就如何应对日益严重的洞庭湖“水危机”这一主题,逐一发言。

长期以来,洞庭湖的水生态环境不仅影响着沿岸数千万人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对维护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尽管国家和湖南省高度重视洞庭湖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并采取了许多特殊措施来遏制湖区水环境的恶化,但湖区长期“固化”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在治理与污染的较量中,洞庭湖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房子前后到处都是水,但不能喝。

位于洞庭湖腹地的南县,因其海拔低而被称为洞庭湖的“锅底”。意想不到的是,曾经遭受“十年九洪”的南县,现在却遭遇频繁的缺水危机。在南县的花格镇,一口井被挖到地下150米以抽取地下水。

类似的饮酒问题在洞庭湖地区只是冰山一角。根据湖南省水利厅提供的数据,832.1万人此前被列入洞庭湖全国不安全饮用水计划。近年来,随着水环境的恶化,湖区规划增加了255.68万人,以解决安全饮用水问题。

《经济参考》记者从湖南省水利厅了解到,近十年来,为解决湖区饮用水问题,各级财政投入36.48亿元,建成各类农村供水工程3093个,初步解决了722.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尽管“人类饮水工程”已经解决了湖区大多数居民的饮水问题,但该行业仍对湖区未来的安全饮用水感到担忧。他们认为湖区的安全饮用水仍处于危机之中。

根据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多年监测数据,自2013年以来,洞庭湖出口断面再次出现五种水质类型。长期趋势分析也表明洞庭湖整体水质正在恶化。从1990年到2002年,洞庭湖区各时段的水体和出流断面水质中,二类和三类水质的比例分别为37%、四类和五类水质的比例分别为53%和10%,五类水质没有恶化。然而,在2003年至2013年的十年间,5类劣质水的比例达到了5%,4类和5类劣质水的比例分别为49%和46%,2类和3类劣质水的比例已经消失。

与外湖水体相比,湖堤内湖和沟渠水体的污染更加严重。《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南县的南茂运河、吴起运河和安乡的三宝湖看到许多沟渠淤塞严重,杂草丛生。沟港的哑河水又黑又臭,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绿藻。

地表水不可饮用,地下水受到严重影响。记者了解到,在南县的巴龙湖、花格等乡镇,以前广泛使用的“瑶山子井”早已无法取水,深层地下水位也逐年下降。此外,湖区地下水中铁、锰元素超标严重,处理成本高。近年来,水产养殖的无序扩张对地下水源造成了污染。在一些地方,氨氮已经超过标准100倍以上。

记者来到南县巴龙湖镇自来水厂。技术人员在现场示范测试后告诉记者,地下水中铁超标20多倍,锰超标4-5倍,钙严重超标。南县水利局的一位负责人说:“这是洞庭湖腹地比较普遍的现象。巴郎湖相对不错。在许多乡镇,比如隔壁的三仙湖,地下水中铁含量超过84倍,锰含量超过20倍。”

“鱼米之乡”的灌溉也成了一个问题。巴龙湖镇新口村的乡党委书记罗安尤其感动。当地村民过去常常担心农田被水淹没。现在他们经常遇到缺水,基本灌溉很难保证。去年春耕期间,一些村民不得不整夜“蓄水”,以确保他们的田地能够得到灌溉。由于水资源的减少,洞庭湖地区很少发生供水纠纷。

由于来水锐减,洞庭湖可能成为湖南新的“干旱中心”

河湖关系的变化导致了水量的急剧下降,对洞庭湖的环境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洞庭湖有成为湖南省新的“干旱中心”的趋势。以连接河流和湖泊的大内水系为例。在三峡工程竣工之前,大内河每年被切断约180天。工程完工后,每年平均有250多天被切断,其中大内河的支流每年被切断301天。

事实上,湖区干旱缺水与当地河湖关系的巨大变化、上游来水锐减、地表水短缺和地下水位下降密切相关。

岳阳市水务局高级工程师刘家华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800英里洞庭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汤,是因为从南面注入了两条水流,即湖南的四大水系,即湘、子、元、李,以及北面的长江,即太平、松滋、大内。近年来,流入湖泊的这两股水流急剧下降,尤其是长江。

根据湖南省水利厅提供的数据,20世纪50年代,长江每年流入湖泊的水量为1331.6亿立方米。三峡工程建成后,这一数字减少到502亿立方米,洞庭湖面积缩小了335平方公里。尤其明显的是,每年9月至10月三峡水库蓄水时,洞庭湖城陵矶的水位比自然情况低2米左右。受此影响,洞庭湖提前近2个月进入枯水期,即11月中旬至9月下旬。

受河湖关系变化的影响,近年来洞庭湖区腹地的南县、华容、安乡发生了多次严重干旱,造成大面积农作物损失,人畜饮水困难。华容县被誉为“踏洞庭湖,枕长江水”。2011年干旱期间,该县没有水可用。它只能用一艘采砂船从长江中抽水,每天花费16万元,而且整个县城在不同时间都有水供应。当农村缺水时,农民挖几百米深的地下取水。

水量减少导致湿地萎缩和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在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不断缩小的水体和不断缩小的湖床已经将这里的鸟类聚居地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面积达数万亩的天然鱼产卵场——汝马湖也逐渐变成了一个浅滩。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野生

更糟糕的是,由于古浪口的水利工程破败不堪,沟渠淤塞严重,越来越多的内湖“鱼塘”,洞庭湖堤防的水系联系渠道目前已被切断,无法应对外湖水位下降的新形势。在湖区长大的常德市西洞庭湖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冀湘说,过去,洞庭湖的外湖和堤防的沟渠都是相连的。整个水系统是一个“活的”循环,但现在它面临着“死水一潭”的风险。

“鱼米之乡”不堪重负

密集的人口和有限的资源迫使湖区的居民多年来依赖水。从当年的大规模“退湖造田”到改革开放后湖区农民大规模施用农药化肥,再到养猪业和养殖业的无序扩张,一系列无计划、无控制的开发严重破坏了洞庭湖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今天的环境困境。

地方经济要发展,湖区人民要增加收入,生态环境要保护。在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下,洞庭湖区面临着困境。自2007年以来,湖南省对洞庭湖区的造纸行业进行了大力整治,关停了大量“散、小、差”企业。然而,企业的剩余产能大幅增加,废水排放总量仍然不小。

湖南省人大环境保护委员会环境监督司司长刘帅表示,到目前为止,湖区许多地方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势头仍难以遏制。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长株潭地区的污染转移频繁发生,一些地区新兴的工业园区也成为污染的“灾区”。例如,岳阳市云溪区就有数百家化工企业。该区的松阳湖已成为湖区污染极其严重的“毒瘤”,周围的人对此意见很大。

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李认为,洞庭湖水污染正逐步由量变向质变转变。近年来,工业污染对洞庭湖水质的影响有所减轻,但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的影响却在不断增加。几年前,造纸企业只污染了当地的水,对整个洞庭湖的影响很小。然而,农业特别是水产养殖业的无序扩张,以及大量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造成了更大范围的污染、更大的处理难度和深远的影响。

《经济参考报》记者多次深入湖区,目睹了水产养殖业带来的严重污染。在洞庭湖区临澧县白质乡的一个大型养猪场外,记者看到厂区内褐色和黑色的污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厂区外的一个池塘。大量黑色污染物沉积在池塘里。在阳光下,污泥散发出刺鼻的恶臭,在一英里外闻起来令人作呕。经过仔细检查,记者发现池塘周围有几条沟渠与外部水系相连,污水流出,最后流入澧水进入洞庭湖。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自养猪场建成以来,村民赖以生存的水库水受到严重污染,地下水无法饮用。用水库水灌溉的大米颜色是黑色的,而且被压碎了。

类似的大型养猪场在洞庭湖区比比皆是。记者从岳阳、益阳、常德畜牧渔业部门了解到,洞庭湖地区人口密集,有20多个大型养猪县。在湖边的三个城市中,大约有1500个规模以上的养猪场(每年500个),规模以下的数量惊人。

据湖区许多地方的环保部门称,近年来,公众投诉中有40%至50%来自水产养殖污染。在岳阳市的一个养猪大镇,居民们挖了几口井,闻到了几十米远的猪尿和猪粪的味道。益阳市南县部分大型水产养殖乡镇地下水中氨氮超标100多倍。

岳阳县畜牧水产局副局长王七林为记者计算了生猪调出情况。例如,一个600头的养猪场每天要排放70至150吨污水,所以一个10000头的养猪场,排放的污水量相当于25000人。根据这一计算,湖区水产养殖排放的污水总量远远超过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总和。

除了养猪,湖区的水产养殖污染也很严重。在湖区,大大小小的养殖水面随处可见,仅常德市就有150万亩养殖水面。为了追求产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区的农民采用了向水体投喂肥料的养殖模式。近年来,每亩水面投喂化肥的比例在高峰期达到了每年近500公斤,大量超标氨氮的废水最终流入洞庭湖。

此外,许多渔民相信“治未病”,水产养殖中滥用药物在湖区很普遍,其危害远远大于一般污染。由于现有的污水处理厂无法处理抗生素和其他药物,它们进入饮用水源后很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如何通过保护“一湖清水”控制污染?

在采访中,许多湖区居民感叹洞庭湖最大的优势是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水。从长远来看,为了保持“一湖清水”,必须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污染与控制之间的矛盾。

目前,湖区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逐年下降,部分老水厂水源锐减甚至枯竭,无法正常运行,农村瑶山子水井大量废弃。为了防止地下水枯竭,我们必须通过增加供水和改善地表水质量来应对水危机。

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潘碧玲建议,在科学论证的前提下,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改善洞庭湖的水生态。例如,湖北省石首县和*县长江段引水工程和环洞庭湖河湖疏浚工程将改善洞庭湖水质,恢复和提高其吸收污染的能力。

多位水利专家表示,2011年*一号文件提出的“建设一批河湖水系互联互通工程”政策,对有效改善湖区人民生活、缓解饮水紧缺具有重要意义。有关市县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实施计划,应密切关注实施这些计划的配套政策和资金。

此外,湖区必须克服对国内生产总值和短期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以可持续的方式实现“赶超”。严格按照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新建和工业项目应适当关闭。各地区规划和上报的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应重新排序,对湖区生态有较大负面影响的项目应予以淘汰。

《经济参考》记者注意到,湖区的生态优势长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湖区发展潜力巨大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现代物流、环保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新兴产业发展受到传统发展理念的制约。

一些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也需要改革和升级。例如,湖区水产养殖业要走出高污染、低效率的困境,关键是要突破发展模式,走绿色发展之路,重塑“洞庭鱼米香”的生态品牌。

事实上,湖区的一些企业已经在探索生态养殖模式。湖南大湖公司三宝湖分公司总经理赵德华表示,近年来公司采用了生态养殖方式,不仅减少了施肥量,还提高了鱼的质量。

2014年,国务院批准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湖区对此普遍感到振奋。“值得注意的是,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不能是一个篮子。一切都在其中。”刘帅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以生态的方式发展经济。如果勘探方向错了,机会就会错过。”

“该规划从保护生态安全、水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出发,为洞庭湖区提供了全新的定位,明确了洞庭湖区的治水模式已经从以防洪安全为重点转变为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综合治理。”湖南省政协委员、洞庭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学会首席专家李跃龙说,在水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洞庭湖区只有尽快实现从被动控制到主动保护的转变,才能赢得控制与污染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