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李冰只是神话人物 修都江堰另有其人?

科普小知识2022-06-10 16:06:58
...

李冰只是神话人物 修都江堰另有其人?

今人铸造李冰铜像

在今天四川都江堰市,有一座二王庙,所谓二王,指的是那位名垂后世的秦朝蜀太守李冰,还有他的儿子李二郎。为了驯服岷江的洪水,李冰父子在岷江上修建起一座福荫万代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成都平原从此成为“天府之国”。在蜀地的民间传说当中,李冰之子二郎降服了岷江中作乱的恶龙,李二郎又被称作二郎神,也就是神话故事当中,那个有着三只眼睛的威武天神。为什么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会成为李冰之子?李冰,这个倍受后世推崇的水神,会不会也是出自于百姓口口相传的神话呢?

古老的都江堰,也许是从李冰父子的时空流传至今的唯一见证。按照史学家的推测,它的建成年代还在长城之前。历经千年风雨,长城昔日的雄浑早已经消散殆尽。而古老的都江堰,至今仍在向成都平原输送着汩汩清流,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奇迹。

关于这奇妙工程的缔造者――李冰,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作了最早的记述:“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没有年代,没有形象,甚至连人物的姓氏都没有指出,那个传说中的英雄如同神灵一般不能揣测。对于一个严谨的史学家,司马迁的记载为什么如此模糊呢?

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浩瀚的大秦帝国,曾经缔造了无数让后人万世景仰的伟业,雄踞北方的万里长城,灌溉关中沃野的郑国渠,还有这造就天府之国的都江堰。但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在所有现今可以查阅的秦史的古籍中,可以多次见到郑国渠,长城,却始终不见都江堰的有关记载,李冰和他的伟大工程只是零星见于少数地方史志当中。

司马迁在《史记》明确点出郑国渠修建于秦,但是对都江堰的描述却异常模糊。这两座诞生于同一时代,同样名垂后世的水利工程,郑国渠存在于正史,而李冰和他的都江堰却蒙上了浓重的神话色彩,这其中究竟又是因为什么呢?难道李冰真的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都江堰的修建另有其人么?

李冰只是神话人物 修都江堰另有其人?

都江堰渠首鱼嘴分水堤

今天的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鱼嘴分水堤,分沙堰,宝瓶口,三者各司其职,而又相互配合,古代先贤顺应山水的自然态势,让水量进行自动调节,这看似随意的构思,却使都江堰历经千年风雨而依然不废。

鱼嘴分水堤,长约3000米,它把迎面而来的岷江水从中间分割为内江和外江。春耕用水季节,内江进水六成,外江进水四成。而在夏秋洪水季节,内外江进水比例自动颠倒过来,内江进水四成,外江进水六成,这就是都江堰治水三字经中所说的"分四六,平潦旱"。此外,鱼嘴充分利用弯道环流原理,表面清水冲往凹岸,含沙浊流从河底流向凸岸,成功地完成了水流的自动排沙。鱼嘴的精妙,即使从今天的水利技术来看都令人叹服,然而,就是这样巧夺天工的设计,在秦汉之后的数百年间,却找不到任何历史记载。直到南宋时期,学者范成大亲临都江堰,对鱼嘴的结构作了第一次描述:

采访: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王绍良教授

当时他在这里面记载了,这个鱼嘴不叫鱼嘴叫象鼻,是个很长的象象的鼻子一样的,说明在南宋的时候,(范成大)当时来到这里是,公元1117年,所以南宋的时候,那时侯虽然不叫鱼嘴,但是叫象鼻,形式是一样的长短不一样,这是我从史料里面见到,鱼嘴象鼻最早的记载,那么这个之前,都江堰是个什么样呢?从宋以前见不到,这样一个顺坝的名称。我们现在说是顺坝,鱼嘴、象鼻,说明在这个之前,象鼻之前肯定有某一个时期有所变化。坝体有所变化,如果我们顺着这个思路,李冰建造这个大堰就是顺坝。现在看不到文献上面的佐证,那么后来我就提出一个推断,李冰筑的不是现在这种顺坝。

王绍良推断,李冰筑坝的地方并不在今天鱼嘴的位置,而是在其上游一公里处的韩家坝沙洲。当年的李冰并没有象今天这样顺水筑坝分流,而是用装满石头的竹笼阻塞水流,在岷江右侧筑起横坝,与江心天然沙洲相连,这样逼水东流,进入宝瓶口。这也就是《益州记》中所说,“江至都安,堰其右,检其左,其正流遂东”。

飞沙堰,位于鱼嘴分水堤和宝瓶口的连接部位,是一座高出河床仅2米的低堰。当内江水量过大时,洪水会就会翻越飞沙堰,自动进入溢洪道,由外江排走。另外,根据弯道环流原理,江水中的泥沙被冲往凸岸,越过飞沙堰进入外江,飞沙堰的名称也正是由此而来。但是奇怪的是,在所有有关李冰的历史记载中,却没有丝毫有关飞沙堰的记载。是古人对此司空见惯,认为它不值得记入历史么?还是李冰修建都江堰时就没有建造飞沙堰?

宝瓶口是人工在玉垒山上凿出的一个引水口,被分隔出来部分叫"离堆",对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为“蜀守冰,凿离堆”。由于宝瓶口的作用,过量的洪水被拒之门外,成都平原得以免受洪水灾难。然而,晋代史学家常琚在《华阳国志》中的一段记述,却再一次把学者们引入迷途。常琚并没有沿袭从司马迁开始的“蜀守冰”凿离堆的说法,而是只是记载了“冰发卒凿平溷崖”,溷崖又是指哪里呢?同样在《华阳国志》中,常琚还作了另一段记述,古蜀国望帝年间,丞相开明受命凿开玉垒山以解决水患。而宝瓶口开凿的地方正是玉垒山。

李冰只是神话人物 修都江堰另有其人?

古蜀先人祭祀水神

古蜀国的历史中,曾出现过五个王朝,蚕从,鱼凫,柏灌,杜宇,开明。开明所处的年代应该是中原地域的春秋早期。在常琚笔下,开明又名鳖灵,受望帝杜宇之命治水,望帝最终传位于鳖灵,号为从帝。如果说,宝瓶口早在鳖灵时期就已经开凿了,那么李冰开凿的又是哪里呢?

在《史记-河渠书》中,司马迁对李冰做了最早的记述,“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但是,让后人奇怪的是,在这样一部编年体史籍中,蜀守冰的位置被排在大禹之后,西门豹与郑国之前。西门豹引漳是在春秋末期,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把发生秦朝的事情放在西门豹之前呢?对于同样修建于秦代的关中郑国渠,司马迁明白无误的多次提到“秦”字,但是对于都江堰的记载,为什么没有任何时间描述,甚至连蜀守冰的姓氏都忽略了呢?

采访:四川工商学院杨济中

四川话鳖灵连起来说,说快了就要听成冰。鳖灵,你拿反切来拼,鳖灵就要拼成冰。灵字和李字(读音)又很接近,外省人到四川来听不懂。我们四川话,四川人一听就晓得啥意思。这是语言的差别。中原语言有差别,司马迁作为陕西人,他到这里来,有些语言可能就会听走音。鳖灵两个子一拼就是冰,所以我的观点就是李冰、鳖灵是一个人。这样的话你们看《史记》就是通顺的了。

杨济中推测,秦统一天下,灭六国之书,古蜀国所有史料就此付之一炬。当年的司马迁确实曾经到过蜀地,他无缘看到古蜀国史籍,只能根据蜀地故老的口口相传,《史记》中只留下简约模糊的两句话,留给后人无限的猜测与遐想。秦王朝为了便于统治,把蜀地的先王转化为一个虚构的秦蜀守。随着朝代的更迭变化,李冰被一步步推崇为神,后代的史官更加无从了解历史的本来面目,他们最终把李冰记为秦人。而蜀地的先民,他们不满李冰是秦人的说法,他们重新造就出一个神话人物--二郎神,二郎神帮助李冰制服了水患。二郎神的原型,就是三星堆出土的那个青铜纵目人。

在四川广汉三星堆众多出土物品当中,人们惊讶的发现了一个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它双目高高凸出眼眶,额头位置还留有一个方孔。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个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来自于古蜀国的先王--蚕从。二郎神,也许正是古蜀王蚕从的化身和影子。但是,这个神话中的英雄,为什么会成为李冰的儿子呢?

&nbsp&nbsp[1]&nbsp&nbsp&nbsp&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