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让农户钱包鼓起来
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园积极研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在北京郊区怀柔平原造林地建立了林下经济和产业技术示范园区,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的典型案例。
科技园负责人徐军表示,多年来,科技园在怀柔、延庆等首都生态保护开发区实施林下经济等产业化项目,高度整合产业发展、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探索产学结合的新模式,服务于国家扶贫攻坚的重要战略。
2015年底,科技园与怀柔区园林绿化局和子乔镇*共同启动了北京百万亩平原造林地林下经济和产业技术研究示范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占地约750亩。科技园组织专家学者借鉴国内外农林生态系统管理、自然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互联网+”的成功经验,优化“森林+花卉”、“森林+医药”、“森林+蔬菜”、“森林+细菌”、“森林+教育”等多种森林经济管理模式,打造北京平原特色森林经济示范区。
林下示范公园位于一个低收入村庄。留守村民老龄化严重,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王顺说:“要么摘花生,要么摘花,要么压纹,要么修树,修剪等等。,最后还有工作要做。”
在林下经济示范园区建设中,科技园创造了“*引导、大学支持、企业实施、村民参与”的运行模式。通过临时就业、长期就业、孵化合作社等形式,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的产业发展,拉动了农村经济增长,解决了留守村民的就业问题,加快了低收入农民的增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据统计,自示范区建设以来,每天为当地提供120个工作岗位,雇用当地劳动力9000多人,直接支付劳动力成本100多万元。3年内,示范区将帮助建立3个以上的专业合作社,培育10多个特色企业,人均年收入约3万元。
该项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当地农民,了解森林植被的总体状况,研究森林的种类、面积、数量、立地条件等。科学开展中耕除草、加固加固、整形修剪、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管护工作,建立公园森林管护日志和管护影像数据库。
据悉,该项目整合了北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和优良品种,利用地下绿化部分,积极开展林地良种繁育和种植技术示范工作。它包括六个项目区,包括白草花园,园艺花园,农业花园,百合花园,菊花花园和玫瑰园。
到目前为止,该项目的实施已经获得了北林大学开发的花卉新品种,涵盖菊科、百合科、蔷薇科、鸢尾科等77种。森林药用资源包括黄芩、射干、红花、康乃馨等26个品种。森林蔬菜品种包括百合、紫苏、紫薯、黑花生等8个。其中,两个菊花品种已入选美国植物新品种库。
业内人士表示,该项目体现了高新技术的应用、珍稀物种的开发和展示,以及乔、灌、草多层结构优化的复合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郑铁)
《中国科学日报》(第7版,2017年8月23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