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科院院士周忠和:我做科普的“功利心”

科普小知识2022-04-08 08:04:29
...

中科院院士周忠和:我做科普的“功利心”

周忠和

■我们的记者王嘉文

"我对流行科学还有一些更实用的想法."谈到科学普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向《中国科学日报》记者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我做科普也希望促进这门学科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学科,并促进这门学科有更大的影响力。”周中和说,这是他的科普“小计划”,也是他在开发这样的“小课题”时必须考虑的大问题。

在采访中,周忠和一直强调科学家的工作方向,他的内心完全赞同“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的描述。不言而喻,科学研究和教学,而为社会服务,科普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周忠和看来。

“国家给了我们科研经费。我们有责任告诉每个人我们做了什么。”周中和补充说,社会对院士的期望相对较高。享有这一荣誉的院士也应该承担额外的责任。

事实上,周忠和坦言,科普也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它能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毕竟人们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沉重的科学研究压力使许多研究者无法自拔。对于这种现实,周忠和表达了自己的理解。他告诉记者,科学家的科学普及取决于他们的个人兴趣,也与研究领域密切相关。

“我的研究领域是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的交叉领域。每个人都对地球历史和生命历史感兴趣,并且喜欢我们来自哪里和去哪里的话题。自然,科普的效果更好。”周忠和认为,天文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等学科应该做更多的工作来普及科学知识。

虽然我希望有更多的同事加入到科普工作中来,但周忠和也不同意将科普作为一个硬性的数字纳入科研人员的考核体系。在他看来,这并没有真正吸引科学家去做科普工作。

在推进科学普及的过程中,周忠和也非常关注阅读量少、科学素养低的问题。"在科普工作中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非常重要."周中和强调,科学知识的转移不是普及科学和提高人民科学素养的难点。难点在于让人们理解科学是如何进行的。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质疑的精神。

科学家的科普努力固然重要,但社会文化建设也与科普发展密切相关。“我们需要创造一个真正倡导科学精神的社会环境。好奇心需要一种包容的社会文化。”周忠和说道。普及科学和塑造良好社会文化的意义在于把有兴趣工作的“少数”变成“多数”。

《中国科学报》(第二版科技盛会,2016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