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改革之路通向何方?专家这样说
一名考生和他的父母正在仔细阅读招生手册。
几天前,2017年天津高校全国招生咨询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几位候选人当场讨论了报名情况。刘东岳照片/亮片
2003年9月,刘晨(化名)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专业招生”实验班,获湖南省文科二等奖。
“当时,我很困惑。我不知道我想做什么和我能做什么,所以我换了很多专业。我先去学物理,但却迷上了数学。后来,我去学金融,但我也不喜欢。然后我跳到了*。此时,我已经是大四了,所以我不得不推迟毕业,因为我经常换专业。拍摄《毕业照》时,每个人都跳起来,扔掉了头上的帽子。我没有戴帽子就推迟了毕业,在一群快乐的人中间很孤独。”刘尘说道。
刘晨的连续求学之旅虽然有点不同寻常,但却是大规模招生的典型案例。从21世纪初的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开始,各大类型的招生逐渐浮出水面。改革实施后,个人选择的*与困惑、制度创新的空间与边界、社会效果的权衡与取舍,通过实验和随后的争论逐渐显露出来。支持者表示,大规模招生凸显了通识教育,更有利于人才和个性的*发展。反对者说,大规模招生强调“大”,但失去了“特殊”,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十多年来大规模招生的得失是什么?2017年高考结束后不久,记者在考生自愿报名的前夕采访了相关专家。
高校招生的必然选择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高等教育考试办公室主任胡向东认为,大类招生是高校的必然选择。
“我记得2014年有一项关于大学生对所选专业态度的调查。数据显示,近50%的学生不喜欢他们的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招生是让学生和大学共同成长的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胡向东说。
主要类型的招生也承担着学生成长的缓冲和过渡功能。“许多高中生对他们的专业了解不多。在学院和大学接受了两年的普通教育后,更容易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否则,他们的主要选择几乎可以说是‘盲目选择’。”中国人民大学的程教授说。
大规模招生也是高校日益激烈招生的客观要求。“主要的招生类型对高校的影响更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应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课程质量,开设更多的通识课程和综合课程。这对学生也非常有益。”胡向东说。
除了减少盲目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主任马进习认为,主要类型的招生办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经过一年的专业培训,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一所专业院校继续学习。在第二年结束时,我们将只选择我们喜欢的专业。此外,如果专业兴趣在接下来几年的学习中发生变化,学生仍然可以改变他们的专业。这种灵活的选择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思考他们的职业。"
给学生犯错误的机会
尽管它具有灵活性、高效性和通识教育等诸多优势,但在中国教育研究院研究员褚赵辉看来,大规模招生是一种“无奈之举”。
“这是由现行的中小学培训制度和单一的高考评价制度所迫使的。单一的知识考试挤压了学生找到自己特殊技能的机会。”楚赵辉说,“有人曾经问我应该申请什么热门专业。当他问到学生的优点和爱好时,对方感到困惑。我们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孩子不知道他们喜欢什么。”
此时,大类招生的方法无疑给了学生一个缓冲,一个发现自我的机会,也给了他们尝试犯错的机会和可能性。
越来越多大学的共识
回到故事的开头,刘晨“发现了自己”,后来通过了剑桥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现在被授予香港大学的副教授。大规模招生的实验在他身上可以说是成功的。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尽管现实的无奈和困难,当它成为越来越多的高校的共同选择时,必然有从星星之火开始燎原的必要性和必要性。
大类招生如何变得更加完美?
胡向东认为,高校应该加强自身建设,迎接大规模招生的考验。“外国大学有更灵活的课程组合。我们还需要提高课程质量,给学生更多选择。”
楚赵辉说,培训方法应该向前推进,“更多的大学预科课程和职业规划课程应该在高中开始,这样学生可以尽快找到他们的人才。”
程说:“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招收专业类学生是不合适的。许多大学把常识和专业划分得太清楚了。要么是“常识”,进入专业需要很长时间,要么是“专业”,普通教育需要的时间更少。在我看来,我们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小常识”的实验,更好地考虑常识和专业,使专业类型的招生更加完善。
(记者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