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节日同行这十年:民族生活的时间表
■我们的记者张文静
截至今年12月,中国目前的假期计划已经过了整整十年。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国庆节和阵亡将士纪念日假期〉的决定》,宣布从2008年开始,全国公民的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加到11天,五一假期由3天减少到1天,增加3天假期,即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这表明中国已经从一个现代的政治节日体系走向与传统的中国节日体系共存。
在过去的十年里,新的假期计划有什么变化?传统节日的展示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节日改革的背后是观念的改变
节日制度变化的背后是人们文化思想的变化。
一个重要事件发生在2007年修订“国家元旦和纪念日假期方法”的五年前。2002年,中国*召开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战略。这对于李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是一位文人,曾任中国*与民生协会节日委员会主任。
"这涉及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和文化自信的问题."李解释说:“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没有信心。他们甚至认为传统文化是旧习俗、旧文化,应该受到批判。在民国时期,已经有取消传统节日的措施。*成立之初,我们为元旦制定了一个节日方法。那时,只有一个传统节日,春节。一棵树很难长成一片森林。传统的休假制度在制度层面被废除了。”
李觉得是时候恢复传统的节日制度了。
2003年3月,新一届*领导集体与七位资深专家座谈时,李说,传统节日不仅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应该引起重视。在2004年和2005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李·在全国政协的历次提案中,都提出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除夕等节日,但*职能部门并未采纳。
但是从2005年开始,风向开始改变。*五部委发布了《关于利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意见》同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不要冷落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文章,对传统节日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006年,李的提议开始得到积极的回应。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元旦和纪念日假期办法》修正案。四个传统节日,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将关闭。李也被媒体称为“传统节日的司机”。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肖芳表示,传统节日的调整也是由外力推动的。
2003年,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中国加入了该公约。同年,韩国准备宣布江陵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引起了社会对传统节日传承的重视。
2006年,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确认,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正逐渐摆脱负面形象,被视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来传承。”萧方说,“当然,还有一个很大的隐藏背景,那就是,当时中国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从物质匮乏到安逸,由此产生了对休闲消费的需求。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遗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国民生活时间表
中国人总是喜欢用“喜欢假期”来形容那些美好的日子。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向往的生活条件,具有特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的年节制度萌芽于先秦时期,发展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于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它经历了重大的发展,受到了近百年的影响。然而,当地民间社会一直存在,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李对说道。
在李看来,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很好地体现在传统节日制度中。传统节日遵循正确的时间,重视人际关系,这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和家庭与国家的感情
中国传统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这在传统节日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春节是冬季休闲,人们准备迎接新年;清明节迎接春天,提醒农民在春天犁地。当一切都充满活力时,人们感谢大自然和祖先给了我们生命。人们在端午节迎接夏天。中秋节是收获的季节,瓜果丰收,稻子芳香,满月。
除了观察国家生活的时间之外,传统节日的特点还在于强调人际关系。“在清明节期间,我们不仅向我们的祖先献祭,而且纪念我们的祖先和我们的祖先。在端午节期间,我们深深珍惜屈原的爱国精神。中秋节不仅是家庭团聚,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团聚。全世界的中国人都在庆祝这个节日。可见,传统节日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李对说道。
萧方认为,作为一种特殊的时间制度,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契机。“我们生活在一个现代社会,但是当你进入传统的节日仪式,你就回到了传统。我们利用传统节日来传承、教育、展示、欣赏和欣赏历史景观和民族文化。”小方说:“这似乎是对家庭和历史的回归,但实际上是针对社会和未来的。”
此外,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包括励志功能、社会聚集功能、生产消费功能、社会精神调节功能等。例如,当人们想在春节回家时,家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当你在春节回家时,你必须向你的祖先致敬,与你的亲戚团聚,在你的社区走动,与你的亲戚交往。这是一个很好的加强基层社会关系的过程,并将成为人们来年的精神动力。”小芳说。
在李看来,人的精神必须有一个系统。只有当有一个系统时,精神才能有它的避难所和坐标。只有当人们明白他们在这个坐标的中间位置时,他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目的地。“节日系统是国民生活的重要时间表。只有当*管理时间和公民安排他们的生活,中国的节日制度才能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的一个组成部分。”李对说道。
十年变化
今天,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已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十年了。
在小芳看来,传统节日的复兴在过去的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事实上,复兴传统文化最有效的方法是传统节日."肖芳说:“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是*文明办提出的“我们的节日”口号,*和社会都非常重视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复兴的平台和起点。媒体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让公众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的形象和内涵。”
根据李的观察,在过去的十年里,各地的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也越来越繁荣。同时,传统节日活动也被赋予了更大的意义。李参加了分别在上海、台北、奉化、南昌举行的四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传统节日已经成为海峡两岸的民族和文化纽带。此外,现在端午节,龙舟比赛不仅在中国广泛举行,而且还传播到国外。中国人邀请外国朋友一起做粽子。小粽子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载体。”
肖芳还感叹,在过去的十年里,传统节日的活动越来越丰富,节日消费品的生产也越来越多样化,形成了大家对传统节日的期待。
“人们觉得传统节日有假期,可以休息,可以回家探亲,也可以去参加社交活动。传统节日已经成为社会调整的时间点,成为人们期待的节点,并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肖芳说:“最根本的变化是传统节日的恢复,这给了我们对传统文化更积极的评价,增加了继承传统文化的机会。”
令李高兴的是,在过去的十年里,他亲自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传统节日体系大框架的建立。“我国认可的重要传统节日从最初的四个增加到七个,增加了重阳、七夕和元宵。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重新建立了中国传统节日体系的大框架,恢复了依赖天气、地球和大气、呼应生活节奏、以人际关系精神为灵魂的体系特征。”
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在过去的十年里,节日的调整让更多的传统节日进入人们的生活。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传统节日的生命力仍未得到充分展现。像吃粽子和赏月这样的传统节日越来越被旅游和购物所冲淡。对于城市中的年轻人和儿童来说,西方节日如圣诞节和万圣节可能比传统节日更有吸引力。
在萧方看来,这是长期以来人们生活中缺乏传统文化和长期压制传统节日习俗的结果。这也与人们保持传统文化的意识仍然不强有关。例如,在美国的万圣节,许多中国幼儿园和小学组织家长为节日购买道具。现在,一方面,我们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我们缺乏这种意识。”
“所以现在我们有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需要找回最初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将这种文化记忆与当代人的生活和精神结合起来。”李对说道。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社会最显著的变化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增加了新的途径。
一些媒体试图开展主题活动,如“互联网中国节”。在“互联网中国节——端午节”活动中,利用互联网介绍了端午节的起源、习俗、文化、诗歌和漫画,并推出了视频节目“书言端午节”。中秋节期间,推出了“网络秋夜”,集古琴、弹唱、文学叙事和中国服装艺术于一体,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兴趣。
“网络游戏、网络讲座、假日消费品的网上购物等。整合传统节日文化都是将传统节日融入现代生活的好方法。”小芳说:“传统节日不应该总是只有一张脸。它们的严肃性和娱乐性应该相辅相成,这样人们,尤其是儿童,就能对传统节日有美好的回忆。”
最近上映的动画电影《梦之旅》的灵感来自墨西哥的死亡节。从墨西哥有趣的民间剪纸到热情的墨西哥音乐,从雄伟的塔格特斯桥到墨西哥独特的无毛狗,这部精彩的电影让不了解墨西哥的观众与这个国家的文化产生共鸣。这可以为我们复兴传统文化提供参考。
“如何为传统节日的传承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如何让传统节日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有自己的位置,让每个人都离不开它,如何让传统节日更加有趣,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小芳说。
《中国科学新闻》(第一版集锦,2017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