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仲礼:“高端学术人才断层”是个伪命题
学术氛围和科研人才培养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中立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用大笔钱挖人”会有一些效果,但也会让一些人浮躁。对科学家来说,“感情是第一位的”。他们自愿为国家做出贡献,并愿意牺牲自己。“这是科学家的感受”。此外,他认为高端学术人才并没有崩溃,而是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和细分化。
论学术氛围:学术界大多数人的态度是正确的
《北京日报》:去年,中国医学论文被集体从国外期刊上撤下。你如何评价这个?
丁中立: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只要有人,就可能有欺诈,这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是“一次,一次”。在评估科技领域时,我们应该看到欺诈不是主流,绝大多数研究人员都在诚实工作。因此,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学术圈确实存在造假和剽窃现象,但我们也必须明确,这种情况不是主流,而是一种罕见的现象。
另一方面,具体到医学领域,作为一名医生,主要的重点应该是治病救人,要求医生写文章来评价职称,这本身就可能涉及到评价体系不合理的问题。
《北京日报》:那么在你看来,目前学术界的主流是坚定和严谨的?
丁中立:学术界大多数人都有正确的态度和学习方式。事实上,每个人写的论文都必须被别人检查。你说你有惊人的发现,得出了天才的结论,并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这不算在内,但必须由他人不断测试。所有的科学成就都需要检验。如果结果经不起检验,那么你的发现和结论可能会有问题,相应地,你的学习风格也可能会有问题。
由于这种冲击,学术传统是非常重视实验的证据和可靠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事实上,很少有人敢于冒险(假装)。因此,总的来说,学术氛围是正确的。
人才培养:对“重金引进人才”的理性思考
《北京日报》:科研机构如何参与国家人才培养体系?
丁中立:对我们中国科学院来说,主要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生。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一直很高,毕业后我们主要在科学和教育机构工作。另一个例子是,一些部委,如农业部、气象局、海洋局、地震局和国土资源部,都有研究机构,都在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这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北京日报》:您如何看待一些地方科研机构面临人才流失和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
丁中立:这可能有两个原因:
首先,这些组织本身的竞争力可能不足,包括工资、资金水平等。,这些都是构成竞争力的因素。
第二,如果一个地方的研究机构能够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全民重视科技创新的背景下获得发展应该不成问题。相反,如果这些科学研究机构不能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就会出现无所事事、得不到足够财政支持的情况。自然,会有人才流失,这也是正常现象。对这么多科研机构的财政支持总是有高有低。因此,看到一些人才流失甚至被淘汰是正常的。
《北京日报》:一些科研机构将选择“大量引进人才”。科研经费和人才有什么关系?
丁中立:两者之间是有关系的。对于任何没有足够资金吸引优秀人才的国家和单位来说都是如此。因此,一方面,不要把“用大笔钱挖人”想得太可怕,也不要轻易把它贴上可怕的标签。有些人可能想知道一些科研机构的所谓“重金”会有多重。事实上,它并不太重。
另一方面,如果每个人都采用“挖大款”的方法,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为什么?因为这可能会使人才浮躁,而且还会有一些“人才”在等待价格。当然,人性的弱点!
论科学情怀:愿为国捐躯
《北京日报》:中国科学院的人员流动情况如何?
丁中立:总的来说,我们现在人才流入少,流出多。由于中国科学院没有大量资金来吸引人才,我们一直强调要吸引环境好的人,留住职业稳定的人。因此,我们目前的工资相对低于一些“财大气粗”的大学,所以有更多的人被挖走。这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
当然,我们希望挖掘更少的人,依靠我们自己训练的人才来解决困难。中国科学院每年都会招收大量的研究生,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培训,并为一些优秀的毕业生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我相信他们将来会长大的。事实上,中国科学院的许多骨干都是自己培养的。所谓的“挖掘”并不一定更好。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来自许多学校,但来自著名大学的院士比例不高。因此,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能力和智商。天才是非常罕见的。不幸的是,我很无知,从未见过它。然而,在做科学研究时,我认为态度是第一位的,感情是第一位的。
《北京日报》:你认为科学家的感受是什么?
丁中立:愿为国捐躯。
《北京日报》:在过去的一年里,包括南仁东在内的几位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大师相继去世。外界有声音说存在“高端学术人才缺口”。你怎么想呢?
丁中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怎么会有错呢?此外,现在的时代本身不是主人的时代,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绝大多数“每个人”都是在某个细分领域做得很好的专家,而南人东是射电天文望远镜领域的“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