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大学校长眼中的孔子学院:写在10年之际

科普小知识2022-04-04 15:00:13
...

中国大学校长眼中的孔子学院:写在10年之际

012年,“中国桥”世界大学生汉语竞赛。信息图片

中国大学校长眼中的孔子学院:写在10年之际

博茨瓦纳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正在学习汉语和练习发音。信息图片

中国大学校长眼中的孔子学院:写在10年之际

爱尔兰国际经济会议,2011年7月115日。信息图片

中国大学校长眼中的孔子学院:写在10年之际

南非开普敦大学孔子学院,2011年南非大学生“中国桥”世界汉语大赛资格赛获奖者。信息图片

编者按:冬夏十年,春秋。从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到现在覆盖五大洲123个国家和地区的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在头十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成为加速汉语走向世界、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和响亮品牌。

孔子学院的成功发展绝非偶然。这不仅是因为它从语言入手,融合文化的教学方法,也是因为它开创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在过去的十年里,孔子学院得到了中外机构、*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大力支持。其中,200多所大学和数百所中小学直接参与了孔子学院(教室)的建设。他们如何评价孔子学院在过去10年的发展,从中获得了什么?

在孔子学院成立10周年之际,18位大学校长和当地教育部门领导致信本报,谈了他们参与孔子学院建设的感受。

深化中外教育交流促进大学国际化

韩震(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除了教学和科学研究,大学还应该承担振兴民族文化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任务。高校在履行为社会和文化遗产服务的使命的同时,也在督促自身的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面向社会现实,做到“扎根”和“从实践中学习”。

孔子学院的建设是中国高校实现自身使命、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契机。这也是高校的历史任务和必然选择。中国高校以孔子学院为平台,解读民族文化,研究跨文化对话方法,促进民族文化在文化碰撞中的反思与复兴。孔子学院的建设拓宽了中国大学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国际化的边界和视野。中国高校站在国际舞台上,深刻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借鉴现代教育理念的经验,寻找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机会。

朱崇实(厦门大学校长)

孔子学院与国外大学的合作建设,使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更加坚实、广泛和丰富。

据统计,自2006年以来,除了孔子学院自己的项目外,我校与国外联合设立的机构共开展了38个合作项目,交流了80次讲座和717名学生。这些深入的合作项目包括:三所外国合作学院成为我们的国际教师培训基地,法国西巴黎大学副校长和孔子学院外国院长与我们的教授共同申请玛丽·居里项目,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孔子学院董事会成员与我们的教师共同申请欧盟项目。此外,孔子学院还作为桥梁和纽带,在双方校园内组织大学日、国庆节(周)等活动,使双方能够更广泛地相互了解。

冯(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

孔子学院建设应坚持中外共建、共管、共管、共享的原则,不断加强中外合作学院与孔子学院在文化交流和科学研究领域的深入合作。

2013年,我校参与建设的匹兹堡大学孔子学院与美国其他五所孔子学院成立了“六所孔子学院联合咨询小组”,建立了跨大学教学和科研合作项目,为中美学者的科研合作与交流搭建了新的平台。目前,该项目已经促成了6所大学的4项合作。同时,各大学的文化和学术课程的开发成果也可以与联盟成员的其他大学共享,为中外合作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项目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与孔子学院相联系的校际合作项目已得到孔子学院总部和美国许多大学的高度认可,并逐渐成为世界跨国和跨文化教育合作的重要品牌。

马敏(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孔子学院为中外学校的合作拓展了一个高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平台。在学校层面,我们与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两所学校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也开辟了新的渠道。2013年4月,我校17名教授组成的代表团前往加拿大,与卡尔顿大学等8所加拿大大学的教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研究生联合培训、本科生交流等合作项目。通过孔子学院的引进,卡尔顿大学经济系和政治系的许多教授也来我校讲学和交流意见。

介绍当代中国,增进国际了解

梁超(*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国际理解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新功能,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价值。“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质是在教育中渗透多元价值观,培养理解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人才,提高他们对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理解能力。

孔子学院的发展和建设是国际理解和实践的结果。在孔子学院的平台上,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价值观频繁地交流和碰撞,它们之间的异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孔子学院顺应潮流,以高层次的理性和谐思维观、多元文化价值观和国际交流理解,完成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

张民选(上海师范大学前校长)

我们参加的博茨瓦纳大学孔子学院除了提供普通汉语外,还提供了一些特别课程,例如与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馆合作,为博茨瓦纳劳动局和移民局官员提供汉语培训。计划为博茨瓦纳电力公司的工程师提供中文培训,以促进技术转让。博茨瓦纳税务局、工商部门、警察部门和其他*部门也与孔子学院合作,派遣员工学习中文,他们的培训目的是“更好地与中国投资者沟通”。

这些培训课程不仅教授汉语,还介绍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语言教学,中国文化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让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孙宇华(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

孔子学院分布在世界各地。通过他们的教室,老师和志愿者的日常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互动,外国人将重新理解中国,重新认识中国人。他们会发现中国人热情、勤奋、善良、友好。

孔子学院十年的发展清楚地表明,孔子学院不仅是海外汉语教学网络的中心基地,是深化中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也是促进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孔子学院所在的地方社会不仅把它视为学习汉语的地方,也是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是与中国在教育、文化、经济、贸易等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最前沿、最便捷的平台。

李岩松(北京大学副校长)

不同文明之间的确存在差异,但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不一定会导致文明之间的冲突。文明的生命力在于宽容和沟通。我们应该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相互交流、理解和学习。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实现创新和升华。

今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世界变得越来越平,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只有通过和平共处、平等对话、坦诚交流、相互信任和尊重,才能建立更加和谐的国际新秩序。这是中国*和人民的主张,孔子学院的发展就是这一主张的生动例证。

历史上曾有过许多次,语言被输出到其他国家,语言的疆域被扩大和改变,但它们往往伴随着战争、征服和殖民化。孔子学院代表了一种新的、和平的、平等的语言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思想和方法也将是新的国际秩序的基石之一。

促进校际交流,促进区域合作

王静(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在实施国际教育和推广汉语的十年中,天津积累了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开创了“跨地区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模式。以每个孔子课堂为中心,辐射许多地方学校和地方行政区域,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天津市教委也充分发挥了区域组织协调作用。*支持学校参与的一体化,以促进孔子学院的发展,并加强参与汉语的国际推广。

天津以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桥梁,不断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以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平台,展示城市形象,吸引高端人才,拓展教育合作渠道;以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窗口,向世界介绍天津,促进本地区高级官员的互访。

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将汉语国际推广作为首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北京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2008年,北京国际汉语推广中心成立。截至2013年底,北京35所大学和16所中小学在48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119所孔子学院和97个孔子课堂。

在实施汉语国际推广中,北京密切关注首都的功能定位和友好城市的战略布局。基于优先支持国家项目、优先支持友好城市合作、优先支持知名大学合作的“三个优先”原则,北京着力发挥友好城市国际通道的作用。目前,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已经在特拉维夫和墨西哥城等19个友好城市建立。教育委员会鼓励北京高校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突出优势和特色,创新发展。例如,它支持首都体育学院为中国武术的国际推广建立一个训练和研究基地。

裴钢(同济大学校长)

在与国外承包商共同推进孔子学院发展的过程中,同济大学一方面致力于整合与孔子学院发展相关的资源和力量,另一方面广泛联系企业、社会和其他高校,形成多主体参与孔子学院建设的模式。

在海外,德国大众总部、韩国三星集团、日本日立集团和东芝集团与同济大学当地孔子学院建立了联系和合作。多元化不仅保证了资源和实力的可持续性,也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孔子学院的了解。2011年,德国汉诺威孔子学院在虹口区外事办公室和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大力支持下,赢得了德国多个社会组织的合作,并在德国多个城市联合举办了“犹太难民与上海”展览,吸引了大量游客。这个展览也是一个考察孔子学院在促进国际理解和教育中的作用的好机会。

秀刚(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

大学与外国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不仅是汉语教学培训和文化推广的过程,也是以语言和文化为沟通纽带,促进两所大学所在城市友好合作的重要平台。

这是一个双赢的发展模式,即从语言认知到对地域和城市文化的认同,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随着相互理解和信任的不断提高,它可能转化为潜在的合作热情。

以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哥伦比亚豪尔赫·塔德奥·洛扎诺大学孔子学院的合作为例,塔德奥大学加勒比校区所在的城市卡塔赫纳毗邻加勒比海,与同样是港口城市的天津在文化和经贸合作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孔子学院的建立为两市友好关系的建立和双方经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张荣(山东大学校长)

目前,进入国外大学的主流教育体系是孔子学院的重要目标之一,专业和学术支持是进入主流教育体系的基础。

山东大学历来有着深厚的“文史并重”的学术传统。致力于充分发挥“孔孟之乡齐鲁大地”的地理优势,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在孔子学院总部的指导下,建设一个集文化体验与教学、人才培养与培训、理论探索与研究于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体验基地。我们将充分利用孔子学院在课程、师资建设和项目研究方面的学科优势和资源,为中国文化和研究的传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如根据海外孔子学院的年度计划,选择专家到国外讲学。

创新模式与合作共赢

吴凤民(浙江师范大学前校长)

孔子学院为中国大学与国外合作办学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空间,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机遇。

1996年,浙江师范大学在喀麦隆雅温得第二大学建立了汉语培训中心。学校从这个起点开始探索独特的国际化进程。先后在喀麦隆、乌克兰、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建立了四个孔子学院,并建立了“一个论坛、两个馆、两个博物馆和两个基地”(中非智库论坛、非洲研究所、中非国际商学院、非洲博物馆和非洲翻译博物馆)。教育部教育援助基地和商务部基础教育援助研究基地是开放平台,重点建设以非洲为重点的“中国国际教育、教育援助与培训、区域国别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体系,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薛晋文(南开大学党委书记)

与其他历史悠久的外语推广机构如法国联邦、歌德学院和英国文化委员会相比,孔子学院成立较晚,只有十年时间。然而,自那以后,它发展迅速。孔子学院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在功能定位、运行模式、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独特的管理方法,堪称中外文化教育合作的典范和典范。尤其是共建、共有权、共管、共享的机制是世界高等教育的一大创新。

李玉明(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

目前,汉语传播的主要动机是经济。如果这个判断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经济因素来促进汉语的传播。例如,在设立海外教育机构时,应充分考虑受中国经济影响较大的地区,并应更多听取中国经济部门的意见。在中国的办学中,与中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应更多地介入,并在课程、师资等方面提供宏观规划和具体帮助。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语言课程之外,还应该向学生全面介绍现代中国,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工作的能力,甚至他们在中国工作的能力。所有相关的中国企业和机构都应该尽最大努力为海外汉语学习者提供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学好汉语后找到工作,从而为汉语学习提供更大的动力。同时,在鼓励中国教育走向海外的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在中国学习,中国仍然是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的理想之地。

高玉宝(天津师范大学校长)

孔子学院率先创建了符合世界需求的合作机制,并通过中外合作模式为文化共享、融合甚至对抗创造了新的平台。在孔子学院,人们一直在探索和思考如何让世界理解和接受语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如何在融合的过程中学会更有效地交流,如何在世界文化的森林中升华优秀的中国文化,如何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增添积极的能量。

中国文化的“走出去”不能闭门造车或纸上谈兵。这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探索。“走出去”是“做得好”的基础,“融合”是“有效”的前提,“碰撞”实现成熟的合作。在“走出去”和宣传的过程中,中国文化的内在接受和融合将变得更具吸引力。

李媛媛(吉林大学校长)

通过多年创办孔子学院的实践,我们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中外教育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校际交流与合作,也增进了中外各界人士的友谊和感情。这一切都归功于孔子学院作为一种媒介播下了友谊的种子。孔子学院几乎每天都有类似的事情发生。难怪“中国正在利用中国文化创造一个更加温暖和积极的中国形象”。

阎世敬(四川大学副校长)

孔子学院使中国的对外交流更加有效。孔子学院与中国的社会文化和当地的社会文化有着最恰当、最自然的联系。它不仅可以与具有独特教育资源的当地社区互动,而且是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的有机结合。

孔子学院帮助中国扭转文化贸易逆差。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想学习汉语,形成了“汉语热”。然而,汉语教学并没有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世界市场和重要的文化贸易项目。因此,充分利用孔子学院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充分发挥其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将有助于扭转中国文化贸易在世界上的劣势,促进中国文化贸易的大发展。(原标题:十年书写——中国大学校长眼中的孔子学院)

阅读更多

《人民日报》驳斥了美国关于孔子学院干涉学术*的指控。

厦门大学培养全球孔子学院院长

厦门大学批准设立孔子学院院长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和德班理工学院共同建设孔子学院

美国宣布孔子学院法律教师无需提前回国

美国承诺不强迫孔子学院教师离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