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知识

罗俊代表: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科普小知识2021-08-28 08:04:54
...

罗俊,NPC大学副校长,中山大学校长。照片由记者关拍摄。

北京,3月11日(记者郑舒)“我们必须加快步伐,成为国内第一所大学和世界顶尖大学之一。”自2015年担任中山大学校长以来,罗俊平一直在推动令外界印象深刻的改革。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形容自己是“幸运的”。在他看来,科学家已经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并感到非常幸运。

从增加博士生指标的建议到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的建议,罗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一直就高等教育提出建议。在采访中,他谈到了博士生扩招、基础研究、人才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话题。侃侃,偶尔穿插一些案例故事来解释它们。

博士生扩招的质量没有保证吗?

"用最好的人来培养更好的人。"

去年,在两会期间,罗俊提议扩大博士生招生。他说,通过研究发现,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已经成为中国科学研究和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支生力军。突出了我国博士培养规模小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

“就CUHK而言,除了确保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生之外,通常还有2-3名教授竞争一名博士生。一群优秀的教授不会每年招收博士生。罗俊说。

“没有必要的联系,”当博士生扩招引起人们对培养质量下降的担忧时,罗俊果断地表示。他强调,这取决于主流,不应一概而论。

罗俊认为,博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导师,“一流的大学用最好的人才培养出更好的人”导师是否优秀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优秀。

因此,他认为要提高博士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而核心是师德建设。其次,严格的教师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要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还必须关注培养过程。博士生在4-5年的学习过程中,应接受完整、严格的科学研究和学术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原创性探索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

论基础研究

“一个好教授一生只做一件事”

*总理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创新,启动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投入也持续增长。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资从2011年的411亿英镑增加到2016年的822亿英镑,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罗俊向记者讲述了他30年来钻一个洞穴并以迄今为止最高的精度测量重力常数G值的经历。他说,评选十大科学进步是对他的团队的认可,也是对广大基础科学研究人员的极大鼓励。

十八大以来,高校承担了全国60%左右的重大科研任务,成为基础研究的重要力量。罗俊强调,大学研究人员应该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做学术,罗俊说,“我认为一个好教授是一辈子做一件事;一个好教授是一生中的一件事。”基础研究需要“十年磨一剑”,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使一个科学问题变得完美。

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认真做事,完成任务。”

去年,国家民政厅发布了《人才评价意见》,指出要建立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评价体系,推进分类评价体系,用好评价指挥棒和风向标。

人才评价体系问题也成为NPC和CPPCC代表的热门话题。罗俊认为,这从根本上讲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应该引导科技工作者着眼于“三个方面”,即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罗俊提到,CUHK的科研评价体系已经从注重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贡献和影响,并建立了不同学科的分类和分级评价体系。

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罗俊说,“在两位外科医生中,有一位的存活率很高,但发表的论文数量较少。发表的论文很多,但是手术的存活率很低。那么在选择和考核科室主任时,我们应该选择存活率高的那一位,因为他能促进高水平临床医学研究的发展,这是临床的方向。”

在此之前,国家提倡打破“四个一”(只有论文,只有职称,只有学历,只有奖项)和清理名单的行动,希望建立一个更加科学、合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罗俊说,国家需要做的是贡献,而不是“填表发表更多的文章”。这取决于它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我们应该认真做事,完成事情."罗俊说。

科技成果转化是困难还是低下?

“改变观念是根本”

“我们学校苏伟伟教授的团队通过成果转化带动了6000多名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太神奇了!”当被问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困难时,罗俊表达了这样的感叹。

他认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难度大,确实是突出问题。他分析说,过去科学研究人员也追求科学真理,不太重视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基本上是一个改变价值观的问题。

罗俊表示,CUHK通过引导研究人员将个人研究兴趣与国家战略和地方创新驱动发展相结合,在推动原始创新向生产力转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观念转变后,科研人员转化成果的需求大大增加,专利申请量每年增长30%以上

他还指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是科研评价的奖励机制和科技成果的市场化机制不完善。此外,要解决高校成果转化难的问题,需要大胆创新转化方法。

粤、港、澳、北部湾地区建设刍议

“突破瓶颈的核心问题”

《粤港澳台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方向之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将贯穿大湾区的整个建设。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罗俊准备的议案是一项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的议案。

他说,目前北京有7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有32个,广东只有11个。他建议在广东、广东、香港、澳门和北部湾地区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提前做好计划,弥补广东、香港、澳门和北部湾地区基础研究板的不足,突破“瓶颈”这一核心技术难题。

国家重点实验室依靠大学征服核心技术。他说,它不仅可以招聘人才,还可以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

与此同时,他也直言不讳地表示,他希望打破原有的评估体系,把国家的需求放在首位。

许多地方相继建立了海洋学院,其质量令人担忧?

“不多,但更少。”

自2015年罗俊出任CUHK校长以来,该校进行了一系列师资调整。其中,珠海校区是主要校区,已建成16个海洋相关系。罗俊说,中山大学建设“海洋学科群”是“天时、地利、人和”。他说,今后,我们希望充分利用多学科和区域优势,解决一些国家战略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问题,为海洋强国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他在采访中透露,CUHK正在建造一艘6000吨的海洋综合科研实习船,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海洋综合科研船,也是中国海洋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端海洋移动平台。拥有一流的设备,可以支持师生开展海洋科学研究,积累科研经验,培养高水平的海洋人才。

当谈到在许多地方建立海洋学院时,罗俊是完全乐观的。他说海洋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人们不能太过关注它,“不要太多,不要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