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两会人物:姚檀栋院士与冰川的不解之缘

科普小知识2022-04-04 21:35:23
...

两会人物:姚檀栋院士与冰川的不解之缘

图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姚坦东在CPPCC小组讨论会场接受《中国气象报》记者采访。

在2015年的NPC和CPPCC会议上,一首名为《沁园春岚》的歌曲让很多人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姚潭东,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他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从事青藏高原冰川研究30多年。

有人评论说姚檀栋“非常冷”。这可能和他的专业有关。青藏高原的冰川学——因为它的高海拔和寒冷的冰川,也因为它是一门基础学科。坐了十年的冷板凳。

然而,最近,这位“高度感冒”的科学家在媒体上变得愤怒,成了“科学网红人”。他获得了世界上最高的地理奖——被称为“诺贝尔地理奖”的织女星奖。这也是亚洲学者第一次获得这一荣誉。

姚丹东是什么样的人?他对科学研究的看法和态度是什么?带着强烈的好奇和崇敬,3月4日,记者来到他的CPPCC小组讨论现场采访他。

他情绪很高。乍一看,姚坦东似乎只有40出头。事实上,他已经五十多岁了。

1974年,作为当年的优秀学生,姚丹东被兰州大学冰川冻土专业录取。“中国冰川之父”史亚峰和著名地理学家李吉均是姚坦东的导师。

1987年,他在世界冰芯研究机构和泰勒环境成就奖获得者劳里的指导下去法国研究冰芯。

回到中国多年后,姚丹东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去了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钻探冰芯。暴风雨期间,他通过反复钻探获得了科学研究的样本。那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恶劣,没有人知道哪一天他们会死在青藏高原冰川的致命裂缝中。即使面对恶劣的天气和冰裂缝,他们仍然必须继续工作,直到钻一个几百米长的冰核。

阴霾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姚坦东告诉记者,起初雾霾与全球变暖无关,但全球变暖的过程会增加雾霾的发生,而且有增加的趋势。

有科学研究可以证明这一点。20世纪50年代,在青藏高原的冰芯中发现了霾的信息。在此之前,关于霾的信息很少。

青藏高原是中国的生态屏障。"在这里打喷嚏会让你在其他地方感冒。"姚坦东形象地解释说,“青藏高原冰川和积雪的大小将直接影响亚洲季风的强度,决定中国东部的旱涝。”

姚坦东研究青藏高原冰芯已经30年了,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冰川研究本身是基础研究的一部分。姚坦东透露,今年他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基础研究的。他认为,中国的科技界需要培养一种以扎实的基础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广阔的科学视野。欧洲和美国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们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强大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