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国际化从基础与细节做起

科普小知识2022-07-09 14:16:23
...

国际化从基础与细节做起

■我们的记者韩坤

目前,高校管理*粗放,效率低下,服务不到位,不细致。即使一个人进入了最国际化的大学行列和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他仍然“富有但不昂贵”,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现在是高考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学校的时候了,在他们得到成绩后考虑志愿服务。近年来,考生和家长对香港学校进入内地变得越来越平静,而许多中外合作大学和由大学设立的中外合作项目受到青睐。这种现象反映了考生和家长对大学和课程国际化的关注。

最近,西南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该大学国际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严月琴访问了香港的几所大学。相比内地大学与香港大学的差异,严月琴坦言,内地大学应该认真考虑下一步的发展。

内地和香港的国际化不适合进行比较。

《中国科学报》:根据你的观察,香港大学国际化的特点是什么?

严月琴:香港的大学都非常重视国际化的发展,但是学生的国际化更注重为学生创造一个国际化的多元文化成长环境,促进文化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关注学生的交流而不是有学历的海外学生的数量。

香港规定,所有大学录取的非本地学生人数不得超过学生总数的20%。由于香港容许在港就读的学生来港工作,特区*制定这些规例,是为了保障本地学生的入学权利,不影响就业市场,以及珍惜纳税人的金钱。学生来源的多样化只能在这个框架内进行。

香港各大学拥有学历的海外学生很少。根据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网站的统计,香港大学的规模在过去五年一直在扩大,从2010/11学年的近75,000所扩大到2014/15学年的逾96,000所。非本地学生的人数也一直在增加,从10,000人增加到15,000多人。然而,他们大多数是大陆学生。以2014/15学年为例,大陆学生人数已达到11,610人,而只有2,831名学生(包括*和澳门学生)来自亚洲其他地区。只有710名来自亚洲以外其他地区的学生被分配到八所主要的公立大学。

香港大学的学生有很大比例的国际交流,交流学校非常广泛。统计显示,2014/15学年,香港学生在国际交流中“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人数分别为5599人和6171人,远远高于拥有学历的海外学生人数。一个班四年累计的学生比例更大。基本上,香港所有的大学都在努力为学生建立一个国际交流平台,这样学生就有机会在四年内,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到国外著名的大学进行交流和学习。一些学校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参加了超过一个学期的交流和学习。一些学校甚至在一年级为学生提供在小语言国家交流的机会,在二年级为学生提供在欧洲和美国交流的机会,在三年级为学生提供在大中华区交流的机会。积极为海外学生来港考察和交流创造条件也是香港各大学的工作重点。例如,香港大学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学生。

《中国科学报》:在内地人的心中,香港大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国际化水平高。不过,你提到“香港大学和内地大学在学生国际化方面没有可比性”。你为什么这么说?

闫月琴:内地大学与香港大学的国际比较差,首先是因为内地大学大力培养具有学历的海外学生。*没有限制。香港对非本地学生的底线是不超过20%。政策环境不同。统计显示,*的非本地学生可分为两类:海外学生(不包括港、澳、台学生)和海外学生(包括港、澳、台学生)。虽然香港在统计上也可以分开,但非本地学生更受重视的说法更重要。

两地差异的四个特征

中国科学新闻:学生国际化只是大学国际化的一个方面。此外,香港大学的国际化与内地大学的国际化有什么不同?

严月琴:比较两所大学的国际化发展,除了上述学生的差异外,最突出的差异有四点:

首先,教师的国际化程度有很大不同。香港大学教师队伍的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完全一样。国际化已经成为常态。不再是有多少国际教师的概念。相反,只要有一个教学空缺,它就会从世界各地招聘最好的学者,不管种族、信仰和文化如何。他们来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他们把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带到香港的大学,以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优秀品质提高了香港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例如,香港科技大学的教师100%拥有海外著名大学的博士学位。2011年,香港中文大学95%的教师拥有国外著名大学的学历。八所主要学校,包括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基本上都是这样。然而,在我们大陆的大学中,国际教师的比例仍然很低,不可能从世界各地招聘教师。

其次,课程高度国际化。香港的区域大学有着良好的英语教学传统,双语教学比比皆是。英语教学课程几乎达到全覆盖。香港教育学院(刚刚更名为香港教育大学)并不是香港最好的大学,所有的英语教学课程都达到了85%。

第三,香港大学的运行机制已经完全融入国际体系,借鉴了国外大学的先进运行机制。整个行政系统高效负责,服务周到。

第四,香港的学校和大学在欧洲、美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教学研究、合作办学、教师交流等活动。国际交流频繁,已经成为常态。

内地大学管理*必须首先国际化

《中国科学报》:香港大学与国际社会的接触比内地大学更早、更全面,香港大学在实践中做了哪些值得内地大学学习和借鉴的好事?

严月琴:近年来,在教育当局和大学的努力下,我国大学的国际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无论是国际大学的办学理念、学生的国际化、教师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或学术交流与合作,内地大学都无法与香港相比。*大学的国际化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然而,大学的国际化发展不仅要仰望星空,还要接受国际氛围。也就是说,我国大学的国际化发展侧重于理念、计划和实施保障,而忽视了国际化的基础——运行机制与国际社会的融合,即第一步是实现行政系统运行的国际化。

我国现行的大学管理*粗放、低效,服务不到位、不细致。它太缺乏国际标准,这将限制我们的国际发展。例如,许多外国和海外学者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如果他们打电话给大陆一所主要学校的领导或院长,十有八九没有人会不打电话就接电话,从国外发来的电子邮件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发送给熟悉的人,就不会有回复,约会的确认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后随意改变。来自大陆大学的游客总是像“袭击者”一样蜂拥而至,很少有足够的时间预约。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向香港的大学学习,从基金会国际化,与小事情沟通,牢记细节以决定成败。

香港大学一直完全按照国际公认的规则运作。必须有人接电话(如果你要找的人不在,必须有人把电话转给你,这样你才能及时回复)。邮件必须有回复(不管你要求什么结果);预订肯定会兑现。参观必须提前预定等等。这些小事反映了一所大学的气质和修养,一所大学是否有一个良好和有效的管理,以及其行政系统的成熟和专业精神,这是不可忽视的。否则,有一天我们的大学将“富裕而不昂贵”,即使它进入最国际化的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也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中国科学报》:你认为内地大学能在国际化问题上效仿香港的模式吗?

严月琴:大学需要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国际化发展不能一刀切。香港*规定非本地学生不得超过20%。尽管有其原因,但仍有必要检验它是否有利于香港大学的国际化。有鉴于此,在内地大学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教育部门也必须认真出具统一要求的相关文件,鼓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走出自己的国际化道路。

《中国科学日报》(2016年7月14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