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开建在即 透视新站建设四大焦点

科普小知识2022-07-09 16:21:36
...

新华社上海11月7日报道: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即将开放

新华社《新华观点》记者、张和白

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将于11月8日启程前往南极洲。“雪龙”号极地科学研究船将向南一直驶向罗斯海西岸的安可斯堡岛,开始建造中国的第五个南极研究站,而不是以前第一个到达南极的站——中山站。

预计五年后,中国将建成“功能齐全、设备先进、低碳环保、安全可靠、国际领先、人文创新”的现代化检测站。为什么中国要在恩科斯堡岛上建立第五个南极研究站?在这项科学研究中,新站建设将做什么工作?新南极科学研究站的建成对中国乃至世界有什么意义?

焦点1:中国在南极洲已经有四个空间站。为什么我们要建造第五个呢?

“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将在恩科斯堡岛南区开始建设第5个南极考察站。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之后的第五个南极考察站。这也是中国第三个年度南极考察站。”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首席科学家、中国极地研究所所长杨惠根表示,新站建设以加强南极环境监测和保护、建设极地考察运行体系、提升国际极地管理能力为重点,是中国极地考察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雪龙探索”重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目前已有4个南极研究站的背景下,建设新的南极研究站是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南极研究站网,扩大中国南极研究活动范围,填补中国南极重点区域的空白,提升中国在国际南极事务中的作用。

据了解,新建站的功能将为该地区开展地质、气象、陨石、海洋、生物、大气、冰川、地震、地磁、遥感、空间物理等科学调查提供保障条件。它具有检查工程运行、指挥、应急救援等功能。满足冬夏管理、科研和后勤保障人员的长期生活和工作医疗需求,并具有数据传输、远程实时监控、卫星通信等功能。同时具备供电、供水、供热和运输功能,保障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运行,并配备人员紧急疏散设施。

焦点2:为什么新站选择在这里是因为恩科斯堡岛恶劣的气候和环境?

中国现有的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分别位于南极西南极的乔治王岛、南极东南极的拉斯曼山和南极冰盖。第五站所在的罗斯海地区是南极大陆边缘的最南端,包括安可斯堡岛恶劣的环境条件。

那么,为什么新站址选择了恩科斯堡岛的恶劣环境呢?

从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到第33次科学考察,我们从罗斯海的入口到罗斯海的最南端进行了大规模、长期的系统科学选址工作,最终确定罗斯海地区的恩科斯堡岛南部地区为第五个考察地点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副队长、中国考察队极地研究所所长张体军表示,国家海洋局组织了多次新站选址的初步论证,并从战略、科研和后勤保障三个方面进行了新站选址。

-就地理环境而言,恩克斯堡岛西面高,东面低。西边有一条从北向南延伸的山脊。东边是平坦的丘陵地带,有三个淡水湖泊常年积水。在车站建筑区北面的海岸上,有一个长约1公里的带状阿德莱德企鹅群。新站位于罗斯海沿岸,毗邻南极洲最大的罗斯冰架,面向太平洋。这是一个典型的自然地理单元,如南极地区的岩石圈、冰冻圈和生物圈密切相互作用的地区,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地区。

-就科学研究价值而言,这是南大洋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该区域仍保持自然演替状态,是研究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反馈的理想场所。此外,该地区的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与渔业资源的潜力密切相关。

焦点3:在这项科学研究中将建立哪些新的站?

杨惠根表示,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将主要从四个方面推进新站建设:一是站区周边水域的精密地形测量、工程地质测量和水下地形测量;二是修建临时码头,将工程机械设备运输到岛上。三是开展工作、生活、生活和发电、仓库等工程建设的临时建筑和设施建设;四是重点关注站区周边环境和动物保护,同时开展企鹅栖息地水质因子和环境污染监测、鸟类监测和企鹅分布格局及历史变迁调查。

具体而言,第34次南极考察开始了临时建造工作,并部署了建造集装箱(科研工作舱、住宿舱、生活舱、发电舱、备件舱等)。),必要的工程机械和工程辅助设施及设备运到岛上。开展站区工程地质调查;组织近岸水深调查,对船舶运输和码头建设进行初步调查;安装自动气象站。

新车站附近的沿海环境复杂而恶劣,使得船只难以停泊和卸货。因此,建议在新车站的海岸修建一个固定码头,以解决车辆和设备、建筑材料和物资的装卸。

焦点4:新的南极科学研究站的意义是什么?

专家表示,就中国现有的南极研究站而言,长城站由于其西南极活跃的区域生态系统,更适合进行亚南极生态监测和研究。在南极,中山站地区是观察和研究南极冰盖演变过程以及南极冰架与海洋相互作用的理想场所,也是开展高空物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学科工作的绝佳场所。位于南极冰盖地区的昆仑站和泰山站这两个夏季科学研究站汇集了冰核科学、大气科学和天文科学的前沿领域。

“罗斯海地区新站的建成将填补中国南极研究的空白,并将支持中国在罗斯海和南太平洋的海洋环境调查和保护工作。”杨惠根说。

杨惠根说,作为一个常年科研站,新建成的站连同中国南极现有的两个常年科研站——长城站和中山站,将覆盖南大西洋、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所有地区。这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南极科学研究,为人类认识、保护和利用南极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