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张伯礼院士:环渤海污染治理不能“各自为战”

科普小知识2022-07-09 17:11:13
...

张伯礼院士:环渤海污染治理不能“各自为战”

张伯力

■我们的记者王梓霏

“没有任何鱼类、贝类或蟹类能够大规模形成裙带关系。产卵场污染面积已达到100%,渤海的物种数在20年间减少了30多种。”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力十分关注环渤海地区的污染问题。虾、黄鱼和鲳鱼过去曾经很丰富,现在几乎没有存货或濒临灭绝。

渤海是中国唯一的内海,也是世界上11个典型的封闭海之一。其水交换能力差,自净能力有限。它的更新周期长达15年左右。它几十年的污染积累很难在短期内消除。“我在天津大港医疗队工作了近十年,对渤海有着深厚的感情。看到渤海严重的污染状况,我真的很难过。”张伯礼悲伤地说道。

根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发布的《2012年北海海洋环境公报》,渤海湾已经是渤海海域水质最差的区域之一,符合一级海水质量标准的区域比例最低,符合四级海水质量标准的区域比例最高。

目前,渤海湾的污染主要来自石油开发、沿海化工、大型港口船舶、填海工程以及生活和农业污染物。

事实上,为了控制环渤海地区的污染,*和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在张伯礼看来,“污染控制的效果并不大”

环渤海地区的治理涉及环保、海洋、海事、渔政、交通等部门,不能形成综合治理的合力张伯礼说,渤海湾由山东、天津、河北和辽宁省市共同管理,每个省市都经常打自己的仗,有不同的管理计划。

此外,缺乏资金和法律也成为污染控制的羁绊。张伯礼指出,在法律制度上,《海洋环境保护法》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和一些重要的海洋环境标准也是影响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因。

基于此,张伯力建议国务院组织开展“渤海湾海洋生态安全监测与综合治理”工作。

张伯力认为,环渤海四省市对保护海洋环境负有共同责任。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区域性污染防治机制,将环渤海地区污染防治整体机制、事故预警预报和应急联动机制提升到国家行为层面。

此外,专门的法律也是确保污染控制的有效措施。张伯力希望制定一部专门的《渤海法》,将总量控制指标问题从原则上转化为具体实施。

当然,也要严格进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工厂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环保因素。

“在审查项目时,*坚决拒绝通过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业项目。从源头上设计,不允许有毒物质以“三废”排放,并强制进入回收链。”张伯力表示,通过物质循环、废物减量化、工艺替代和产品共生,建立“资源-产品-可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链,实现污染控制和减排目标。

中国科学新闻(2015-03-11,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