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女生自费十多万出版《中国食品安全档案》
3月9日,在清华大学,女学生陈巧玲拿走了她和她的团队一起编辑的“中国食品安全档案”。这本书酝酿了将近两年,陈巧玲自己花了10多万元。北京新闻记者尹亚飞摄
"我希望唤起公众对食物的恐惧。"
陈巧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正在读研究生。
在过去的两年里,陈巧玲和他的团队的研究工作“中国食品安全档案”最近在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收集了近年来爆发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报道和学术研究报告,并以档案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为了丰富信息,陈巧玲走访了许多农场、批发市场、超市、食品企业和车间,以核实调查结果。陈巧玲说,她非常清楚目前的工作不能立即解决问题,“但我希望这个记录能让人们知道危险在哪里,以及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发生什么。”
初衷
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践踏了人类的底线。
北京新闻:你为什么想写这样一本书?
陈巧玲:2011年,我和清华的同学开始了一个商业项目。我的工作是餐饮,我开始关注这个话题。这本书的目的是唤起人们和*部门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食品”这个词。
新京报:你对食品安全的理解在写作前后有变化吗?
陈巧玲:巨大的变化。在写这本书之前,我只是一个消费者和新闻读者。我听说过苏丹红和三聚氰胺,但我不知道它们是什么。过去,人们对食品安全的理解是分散的,但现在这种理解更加系统和全面。
北京新闻:写完之后,你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更严重吗?
陈巧玲:这比我以前的理解更严重。许多事情是不可思议的。例如,用于浸泡臭豆腐的发酵乳是通过用水过滤粪便水,加入腐烂的猪肉进行发酵,然后用剧毒农药杀死发酵过程中生长的驱虫剂而获得的。这不仅是一个食品安全问题,也践踏了人类的基本底线和尊严。
新京报:你在写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陈巧玲:一方面是经济困难,写这份食品安全文件完全是自费。当我们第一次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们讨论了我们是否应该找到一些支持。后来,我们认为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独立性。假设我们从企业收到了钱,对方让我写下我自己的好或竞争对手的坏,这是一个隐患。
北京新闻:到目前为止你花了多少钱?
陈巧玲:出版这本书可能要花不到5万元,早期研究要花很多钱。我自己大概花了10多万元。
新京报:你还是个学生,超过10万不是一个小数目。
陈巧玲:我大学毕业后工作了几年。我用这笔钱从以前的投资中省下一点钱。我来自山东农村,我的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给了我的家人钱,但是在我开始这么做之后,我就停止了。
研究
行业标准的问题不大,关键是执行不力。
北京新闻:除了经济和家庭压力,还有什么其他困难?
陈巧玲:最大的困难是我担心我不是专业人士。我在清华学的是工商管理,我的团队成员都不是食品安全专业的。因此,在写作之初,我非常焦虑,经常怀疑自己。
新京报:你后来是怎么跨过这道障碍的?
陈巧玲:等等,没有别的办法了。当时,所有的概念都不清楚,所以我*检查数据,搜索行业标准,并比较欧美国家的数据。我*成为半个专家。现在你问我一些添加剂,我可以告诉你它的成分以及它是否有害。
北京新闻:与欧美国家的标准(食品安全)相比,中国的行业或国家标准会有很大的差距吗?
陈巧玲:起初,我以为会有很大的差距。后来,我发现在标准制定方面没有什么大问题。关键是实施。国家规定添加剂的含量不能超过一定的值,但不会规定制作面包时应该放入多少。标准是有的,但每个人都没有执行,这就是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的原因。
北京新闻:你选择的一些案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你怎样才能保证案件的针对性?
陈巧玲:选择案例的标准是基于公共媒体报道和学术机构的报道。确实有你提到的问题,所以我再次搜索了写作过程中涉及的每个类别。苏丹红事件发生在10年前,但我发现同样的事情在10年中反复发生,包括2012年、13年和14年。问题并没有消失;它一直存在。
诚实做事不如掺杂和作恶以求生存?
北京新闻:除了新闻报道和学术报道,这本书还包含了许多你和你的团队伙伴的现场研究。你是怎么做这部分工作的?
陈巧玲:我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当我遇到人的时候,我几乎会问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学校会问,购物和外出就餐会问,在坐火车的路上也会问,不同的人给我不同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理解,比如有些人认为食品添加添加剂是不健康的,没有肥料是健康的,这些概念是不准确的。
新京报:你参观了多少家企业?
陈巧玲:有将近100家大大小小的企业,主要是以参观的形式。还通过电话和互联网联系了一些经销商。
《新京报》:你在与一些企业打交道时遇到过挫折吗?
陈巧玲:只是我被拒绝了。我一提到我来的目的,对方就给了我一个“不,不,不”的手势,然后不理我。但有些人也愿意交谈。以罂粟壳为例。许多老板告诉我,把它混合到火锅和麻辣火锅中并不是什么秘密。后来我发现网上有卖“罂粟膏”的产品。生产者把罂粟的“小米”变成了“栗子”来躲避世界。
《新京报》:在研究过程中,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陈巧玲:不止一个老板告诉我,在他自己的行业里,诚实做事、制造产品,结果不如那些掺杂和作恶的企业。如果别人用假的,而你不用,你的产品价格会很高,没有市场。
新京报:在这本书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总结和计划?
陈巧玲:我认为这本书的作用是“惩罚邪恶”。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推广好”。当一个人和一个企业诚实地做事和生产产品时,为什么不能获得好的回报?我自己也学过经济学。我认为只要打开渠道,这些问题就可以解决,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反应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打电话给我."
北京新闻:当你如此坚持出版这本书时,这四个关于食品安全的词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陈巧玲:这本书主要关注人们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希望我的小小努力能引起哪怕一点点的注意。在离开清华大学之前,陈吉宁校长曾经告诉学生们要敬畏和坚持自己的良心。我认为食品安全领域存在如此多问题的原因正是这一部分缺失。
当书中提到这些内容时,每章都有因食品安全问题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的案例。许多受害者是儿童。我希望所有这些令人震惊的事实能引起人们的小小恐惧。
《新京报》:你有没有担心过如果没有读者,你的努力会白费?
陈巧玲:这本书只印了200本。计划是免费给一些组织。没有盈利的想法,我也不认为它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昨天,很多人在微博上联系我买书,一些人增加了我的微信,一家公司一次订购了20本书。
北京新闻:你关心外界如何评价这本书吗?
陈巧玲:春节回家后,我把样书带给了父亲。在那之前,他和他的母亲没有支持过我。看到这本书,他说我所做的对社会有益。他的话鼓舞了我。
附近的老师和朋友也非常肯定,老师还说他会帮助向更多的组织和人们推荐它。也有很多鼓励,包括网上。这让我非常感激。
《新京报》:*部门、专家学者对这本书有什么反应和评价?
陈巧玲:这本书出版后,一些部门主动联系了我。昨天,他们还接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电话,并将在不久的将来向他们展示这本书。
当然,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关系,书中有许多遗憾和不足。我也欢迎你的批评,这能让我做得更好。
北京新闻:你认为这本书会做什么?
陈巧玲:在19世纪,食品安全在美国猖獗,这后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无耻的时期。当时,一个叫哈维·韦利的人和他的同事完成了一系列详细描述各种食品欺诈方法的报告。它在引起公众关注、促进美国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认为有人需要在中国做同样的事情。
《新京报》记者陆在京报道(原名:清华女生一行自办“中国食品安全档案”,收集案例,调查走访,引起社会各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