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高校副教授剽窃本科生毕业论文 校方:已处分

科普小知识2022-07-09 22:54:05
...

云南师范大学对赵报告的回应

6月14日,一位名叫“Xi·小轩·薛”的网民在微博上说,他2006年在云南师范大学完成的本科毕业论文《论佛教对《聊斋志异》的影响——营造一个鬼狐世界》被该校一名副教授剽窃。李副教授在对毕业论文进行删改后,更名为《蒲松龄小说《聊斋志异》中的佛教文化思想分析》,并以自己的名义在《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上发表。

"他剽窃了我的论文,这使我被误认为剽窃了他的论文."在发现论文抄袭后,该网民向云南师范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举报,并于今年3月10日收到书面回复,称“李副教授已被给予警告处分”然而,由于一些网站和数据库中的论文名称仍然是李副教授,该网友在微博上发帖,希望能给李副教授一个提醒。

愤怒的

提交的作品被退回给原作者,涉嫌剽窃。

微博用户“Xi小轩雪”是2006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的赵毛毅。2016年3月25日,她因对论文的贡献被杂志退回。她正准备完善10年前写的毕业论文。没想到,在收集资料时,她竟然发现自己的论文被云南师范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剽窃了。

“我在修改论文时检查了数据,发现论文是李副教授以自己的名义发表的,内容变化不大。”赵说,他从2005年开始写毕业论文,原文9000字,被李副教授删减到5000字,发表在《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上。她在网上搜索了本文的相关信息,作者也是不知名的李副教授。

"他剽窃了我的论文,但其他人怀疑我抄袭了他的论文。"赵觉得很冤枉。赵了解情况后,接到李副教授的电话。在电话的另一端,对方强烈否认剽窃了他的论文。

“当时我说,在这种情况下,这件事应该让师范大学的纪委知道。”赵告诉记者,在她表示要通知学校纪委后,李副教授两小时后给她回了电话。“他说他不记得论文的内容了,因为发表得太早了。经过询问,他承认为了应付高质量课程的录取,他在我的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材料。”赵说,当时李副教授告诉她,除了她的论文,她还用了另外两个学生的论文,并得到了这两个学生的同意。

李副教授说,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他可以发表一篇以我的名义写的论文赵很难接受“以文换文”的提议。“我拒绝了,这件事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声誉。如果我同意他的提议,万一他的论文再次被剽窃,我将成为一个剽窃者。”赵表示,他希望这一事件能给李副教授一个警示,使他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严重性,同时也促使学生保护自己的权益。

要求

副教授公开以书面形式道歉,并给报纸重新命名

2016年3月29日,赵向云南师范大学纪委举报李副教授剽窃行为。接到报告后,云南师范大学对此事进行了调查。2017年3月10日,赵收到了云南师范大学纪委的书面答复。

记者看到,在盖有云南师范大学纪委公章的回复中,校方称:经调查,赵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据此,学校“根据《事业单位人事处分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李xx同志警告处分”。

昨天,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了李副教授。

"她最初用于这个项目,现在已经改名了."针对这一剽窃行为,李副教授给出了这样一个说法。当记者想了解更多情况时,他说学校正在处理此事,并挂了电话。

记者多次致电云南师范大学纪委,但无人接听。

既然你已经收到了学校的回复,赵为什么要在微博上发帖呢?

“事实上,我的呼吁很简单。我希望李副教授承认剽窃,公开书面道歉,然后在万方数据库中重新命名论文。”赵表示,尽管学校已经处理了此事,一些网站也对该报进行了更名,但万方数据库和一些转载网站仍有李副教授的名字,这对她影响很大。

“我一直为自己在云南师范大学的学生身份感到自豪。毕业十年后,我从未想到会遇到如此荒谬和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我也希望用我自己的经验来警告人们。”赵对说道。

积极分子

律师声明:物品侵权索赔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在被称为“全球最大的数字图书馆”的中国知网知识网络空间上,作者署名的栏目在《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03期)发表的蒲松龄长篇小说《聊斋志异》的佛教文化思想分析中,已改为“赵”。在斗鼎网上,论文被标注为“已删除”,但在在线文献共享平台“倒科巴巴”上,作者的签名仍然是“李××”。

作为对文章侵权的回应,律师认为原作者应该收集证据来证明文章是他自己写的,而另一方是在剽窃。根据版权法,剽窃者将被起诉。

根据具体情况,剽窃者可能会被要求道歉和删除已发表的文章,并更改为原作者的名字,以减少对原作者的影响。如果影响严重,原作者可以要求经济赔偿。

城市时报(实习记者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