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为“心”护航
左图:传统的ICD电极通过静脉植入心脏右部:新一代的ICD系统植入心脏刘文勤/供体图之外
4月24日,在中山大学中山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心血管内科主任的带领下,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陈阳新、副教授麦敬婷为李完成了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的植入。当天上午,和麦敬婷还为患者姚完成了微创手术。
“这两项新世界技术在同一天完成,开启了我院心脏设备植入的新时代。我院心血管科心脏电生理和起搏团队在心脏装置植入领域的工作继续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王景峰说,早在2016年,中山大学中山纪念医院就为患者成功植入了S-ICD,是中国第一批S-ICD植入中心。2019年底,该医院还完成了中国第一批和华南第一批Micra植入物。
手术前参数筛选后,在胸骨上窝和剑突等解剖标志的指导下植入S-ICD。在手术过程中,只需在胸骨的上下皮肤表面开一个小切口,通过皮下隧道插入皮下除颤电极,然后将嵌入的皮下电极通过皮下隧道与腋窝下的皮下囊袋相连。”陈阳新介绍,植入手术全过程不需要x光透视,避免了x光对患者和医疗的损害,具有很大的优势。
李某,32岁,因反复晕厥和原发性室颤(室颤)被植入S-ICD。在手术过程中,ICD准确地识别并成功地将心室颤动一次转换成正常的心跳,从而证实了手术的成功。由此可见,一旦李某在院外患上了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S-ICD能够及时处理,让他化危为安。陈阳新为李某使用美容缝合技术。看不到缝线,也不需要拆线。李某术后感觉良好,术后5天出院。
姚某,28岁,因反复晕厥入院。动态心电图显示他的心跳停止长达5秒钟。他被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停搏、心源性晕厥”,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考虑到姚相对年轻,起搏率低,同时也有审美和心理上的感官需求,推荐他植入Micra。经过考虑,姚和他的家人同意采用这种手术方案,因为他们觉得不用导线的起搏器有明显的优势。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手术后一天,姚出院了。
王景峰说,在这两个病例植入后,患者无需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裸奔,每天都有可能晕厥和心脏性猝死,手术后患者可以很快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上一篇:口罩复用技术助力全球抗疫
下一篇:熔喷料生产新技术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