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疫情来袭时,古人如何搏“疫”?

科普小知识2022-07-10 09:44:36
...

[太长,无法阅读版本]

古人是如何抗击这种流行病的?

主流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四句话:烧贝壳、洗井、熏艾蒿、跳大神。

当然,最重要的事情和今天一样:隔离。

疫情来袭时,古人如何搏“疫”?

[太长,无法阅读版本]

古人是如何抗击这种流行病的?

主流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四句话:烧贝壳、洗井、熏艾蒿、跳大神。

当然,最重要的事情和今天一样:隔离。

疫情来袭时,古人如何搏“疫”?

新的冠状肺炎疫情影响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脏。自古以来,中国在地球上经历了许多“大流行病”。在古代,当医疗条件与今天大不相同时,古人为“防疫”做了什么努力?

一、海市蜃楼法

中国的祖先很早就敏锐地意识到,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动物可能会引起传染病,必须想办法尽可能多地杀死它们。

在李周·秋官·关旭,有这样一个记录:“保护好墙屋,用海市蜃楼木炭攻击它,在灰烬上撒毒药,在每个房间里保护好浣熊。”这里有一个相当晦涩的词,就是“海市蜃楼炭”。

“海市蜃楼”实际上是指生活在水中的贝类,如牡蛎和贻贝。由于这些软体动物的壳富含碳酸钙,烧制后可获得白色石灰粉,称为“海市蜃楼炭”。谈到生石灰,有些读者应该已经提前猜到古人“烧海市蜃楼”的意图。

疫情来袭时,古人如何搏“疫”?

Xi南郊唐墓出土的石灰

经过测定,它是通过燃烧蚌壳,即海市蜃楼木炭获得的。

图片:古代文物杂志

是的,他们发现“海市蜃楼炭”遇水会释放大量热量,其温度足以杀死可能导致疫情的“浣熊虫”。这是生石灰遇水释放大量热量时变成熟石灰的原理。

然而,这里的“浣熊”不能解释为“狸猫”和“昆虫”。但特指跳蚤、虱子和其他生物,这些家伙住在古老的房子里,所以把海市蜃楼的木炭和水撒得到处都是,可以达到消灭虱子和跳蚤的效果。

二、朱井法

古人必须每天喝水,烹饪也需要大量的水。自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井就成为重要的储水设备,以防引发传染病的小生物进入井内。毕竟,水污染会引发伤寒、霍乱和其他“流行病”因此,随着水井的发明,负责水井卫生的两个“配套”工具也出现了,即井场和井盖。

北宋的沈括在《忘录》中说:“在井上设置蓝花楹,往往是锁平的,以免昆虫和老鼠掉进井里。”这里的“蓝花楹”类似于井田,它建立了第一个屏障来阻挡昆虫和老鼠。

明代徐在《农政全书》中说:“权力能防磨损,也能防杂质。古人因为井而拥有力量。这里的“动力”是井盖,它设置了第二个屏障来阻挡可能污染水源的“脏东西”。

疫情来袭时,古人如何搏“疫”?

洛阳邙山陕西韩桃井场

这幅画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

然而,总有一些“漏洞”,这两个障碍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古人必须定期“洗胃”。

《管子·半藏》说:“春天,井里的水很容易毒害它的生长。”这就是说,当春天到来时,井水将变得不干净,细菌将繁殖,这就是所谓的“有毒的水”。这时,有必要从井里舀出“有毒的水”。

那口井里没有水吗?“方言”给出了答案:“朱,柚,。地球被称为织布机,水被称为柚子。”也就是说,你不能只是舀出“有毒的水”。之后,你必须挖出井土,让新的地下水渗入井内,以便更好地保持井水的清洁,防止流行病。

三、分(h) n (qi)法

《管子·半藏》有一句谚语:“春、三月,最好的房间是自己做的。”看到不寻常的词会让你发疯吗?作者还想上演一部文艺片...

谢的意思是用火把干点什么。

什么是“最好的”?两晋时,郭璞曾明确告诉你:“叶昊”清朝时,郝懿行更详细地解释说:“藜蒿有白色的叶子,与藜蒿相似,但有许多空隙,它的茎特别像藜蒿一样高,有十多英尺长。”根据两位伟大的训诂专家的描述,可以基本上确认“最好的”是一种被称为艾蒿的植物。

“啜泣”的意思是燃烧艾。

《管子·半藏》接着说:“三月,太阳高时,瘟疫容易发生,楸树发臭,以防止有毒气体。因此,它会在新建的房间里燃烧以保护你。”

也就是说,当春天来临时,瘟疫很容易发生,特别是在新建的房子里,那里的空气质量特别差,容易发生传染病。只要点燃新房子里的艾蒿,艾蒿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就能起到“预防瘟疫”的作用。

疫情来袭时,古人如何搏“疫”?

马王堆汉墓出土艾灸帛书

这张照片是从绿茵中拍摄的

然而,这只能算是古代人眼中的空气消毒方法,还有一种“升级版”,即直接将艾灸施于人体的“艾灸”。

四、傩(奴)把戏

古人抗击自然灾害或流行病的能力是有限的。当情况变得非常糟糕,他们束手无策时,实际的防疫活动往往让位于迷信活动,如"跳大神"。

占卜是满族萨满教的一种仪式,用于医疗、除灾、祈福、占卜、预测等。例如,天花在清朝入关之初非常猖獗,这种活动非常流行。

汉族很早就发明了傩戏,这是一种类似于大神舞蹈的迷信活动,以寄托他们“祛疫”的希望。《说文解字》曾解释,“诺是一种有礼貌的词。这个词的本义也是因为假傩是一个消除流行病的词,所以傩的本义被取消了。”这意味着“诺”这个词的原意是指对一个人的行为和行为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和约束,这种约束和约束后来具有了驱除流行病的意义。

疫情来袭时,古人如何搏“疫”?

沂南汉墓中的傩戏场景

有学者认为,傩的形象是周代的方。

东南文化中的人物

傩戏大概是怎么“演”的?傩戏的形式在古代已有详细记载,早在李周夏关:从年初开始,方石翔就奉命率领李白索氏抗击疫病...张萌熊皮、黄金慕斯、宣朱义尚、葛阳墩。

方是周代负责“驱疫驱鬼”的官员。在仪式上,方手里拿着熊皮,脸上戴着面具,手里拿着一件红外套和一件驱鬼驱鬼的武器。他发出“驱魔驱魔”的声音。

据估计,你一定觉得在你的头上画后傻,但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仪式为周王。每年举行三次,即春季傩、秋季傩和冬季傩,其中冬季傩是最大的,因为普通人也可以在这个时候参加。

V.孤立定律

与上述方法相比,古代隔离法是最“现代”的防疫方法。

在隔离方面,秦*非常不正常,明确规定“凡患此病者,必诛之”。这确实可以遏制这一流行病的蔓延,但这完全违反人道主义法。

自秦朝以来,人们变得更加文明了。例如,在汉代,*资助建立了“安禄”和“毕”等隔离治疗机构,这些机构不仅不允许病人因疾病而被定罪,而且还接受治疗。这可以被认为是我国最早接纳流行病患者的公立医院。

如果病人不幸死亡,汉*不会让这些人“在荒野中暴露自己的尸体”,而是采取“官员埋葬死者”和提供棺材等措施,这不仅可以缓解公众的恐慌,而且可以防止病菌在尸体上传播,从而避免疫情恶化。

尽管古人想出了上述“抗击流行病”的方法,但受医疗水平的限制,这一古老的流行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在今天先进的医疗和护理水平下,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新的皇冠肺炎~!

疫情来袭时,古人如何搏“疫”?

参考:

1.浅析中国古代的防疫措施。董伟等《内蒙古中医药》2014年10月10日

2.中国古代的烧石灰及其应用。荣志毅,《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年1月15日

3.Xi南郊唐墓出土“石灰”的分析与探讨。冯建考古与文物,2017年8月15日

4.洛阳邙山出土西汉陶器井场及相关问题。鲁青峰中国国家博物馆杂志,2015年4月15日

5.艾灸防治流行病的历史与现状。林永清等《辽宁中医杂志》2010-028

6.傩戏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李《宜宾大学学报》2012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