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科普

专家详解雾霾天气成因及对策

科普小知识2022-07-10 09:45:18
...
12日,整个北京城笼罩在黑暗之中。35个监测站的空气质量指数在17个监测站超过500微克/立方米,在28个监测站超过300微克/立方米,达到6级,污染严重。新年伊始,中国中部和东部出现大范围的长期霾天气。受霾天气的影响,中国各地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引发了热烈讨论。烟雾的原因是什么?谁来拯救我们的空气?PM10和PM2.5是空气中最重要的污染物。记者近日从中国环境监测站了解到,自1月1日以来,我国74个城市按照新的空气质量标准进行监测,并实时发布PM2.5等数据,京津冀地区80个*网络监测站中有一半以上的空气质量持续超标。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129个全国网络监测点中,约有三分之一连续超过空气质量标准。其他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监测点也有不同程度的空气质量超标。监测站数据显示,在本周持续的烟雾过程中,颗粒物(PM2.5和PM10)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重要的主要污染物。以严重影响环境健康和能见度的PM2.5为例。上述城市某些点的小时最大值达到900微克/立方米,是空气质量日平均标准(75微克/立方米)的10倍以上,是空气质量指数日严重污染水平(500微克/立方米)的两倍以上。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也达到略高于污染水平。在这些城市中,华北、华中和华东的一些城市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这些城市在过去一周一直受到持续雾霾的困扰。由于京、津、石等城市近地面低空空气污染物的持续积累,主要城区空气质量污染和严重污染不断发生,主要污染物有PM2.5、PM10、SO2、NO2等,这些污染物在相对较高的超标浓度下徘徊。霾与气象和污染排放有关。事实上,今年持续的霾天气和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什么新现象。近年来,每年秋冬季,特别是入冬后,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都不时遇到这种情况,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宽表示,近期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大雾在气象学上被称为辐射雾,其形成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这些地区地面附近的空气相对湿度较高;二是没有明显的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相对稳定。第三,部分多云的晴空有利于夜间辐射冷却,使高湿度地面附近的空气饱和并凝结成雾。大尺度霾天气主要发生在冷空气弱、水汽条件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地面附近的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在近地面静止和稳定天气的控制下,空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流动性都很小,大气扩散条件也很差。在它的控制下,不管这个城市有多大或多小,当地交通、生活和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所排放的污染物都在低海拔地区累积。同时,由于雾霾天气的高湿度和水蒸气,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以加速活性气体污染物向液体颗粒物成分的转化。与此同时,颗粒物也很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霾的产生。这两者相互作用,并迅速形成污染。环保专家表示,如果冬季出现长时间的雾霾天气,在中等以上城市集中排放较大的主要城区,空气污染物连续三天的累积可能达到严重污染水平,这通常是由于北方地区采暖期能源消耗和排放飙升造成的,如果生产和交通排放较大,南方地区也可能达到严重污染水平。如何预防和控制空气污染?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王晋南表示,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是唯一的出路。控制PM2.5等污染物的难点在于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来实现多种污染物的协调减排。污染控制是一个紧密相连的链条。只要一个环节“脱离链条”,PM2.5的减排就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空气污染呈现区域性特征,必须建立区域性联合防御和控制机制来应对。“我们必须认识到PM2.5治理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如果这些措施到位,到“十二五”末将会减少,但要显著改善空气质量将非常困难,而且需要很长时间。”王晋南说。根据*气象台的预报,中部和东部地区的雾霾可能会持续到本月15日至16日。据估计,由于不利的大气扩散条件,未来三天,中部和东部地区一些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将保持不变。到本月17日至18日,预计新的强冷空气将向南移动,上述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将显著改善。鉴于雾霾天气,气象专家提醒居民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户外暴露时间,减少开窗,长时间在户外戴口罩。由于能见度低,司机应该控制速度。机场、高速公路和轮渡码头也应采取措施确保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