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夏培肃院士:她留下一个永恒的传奇

科普小知识2022-07-10 23:39:28
...

■倪思杰,本报见习记者

夏将与华的相遇视为人生的转折点。对她的学生来说,遇见她也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

夏培肃院士:她留下一个永恒的传奇

老夏苏佩

夏培肃院士:她留下一个永恒的传奇

少侠苏佩

9月2日上午,北京被雨后的阴霾所笼罩。夏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2014年8月27日11时10分,中国著名计算机专家、教育家、计算机研究的先驱、计算机产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先生因医疗救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同一天,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的网站变成灰色,以纪念这位被称为“中国计算机之母”的女科学家。第二天,在研究所三楼的灵堂里,四个装满白菊花的花圈围住了夏风的画像。人们络绎不绝地前来表达敬意。照片中,夏对的笑容一如既往。

献身于拯救国家

1923年7月28日,夏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

她的祖父夏风·卡若是前清朝的一名学者,从事教育已有40年。他的父亲夏洪如是晚清举人。他曾经在江津县经营学校和工业。我的母亲黄小勇,毕业于师范学校,曾担任江津女子小学校长和江津女子中学教师。这样的成长环境为少侠苏佩在古文和数学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37年夏天,14岁的夏被考上了一所私立高中——南峪中学。她的数学成绩仍然是班上第一名。1939年,夏来到江津县第九中学读书。他们大多数是流亡学生,生活非常艰难。艰苦的生活和她在抗日战争中的暴行使她决心学习工程学,以工业救国。

高中毕业后,夏考入重庆*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在*大学学习期间,吴教授关于交流电路暂态分析的讲座使夏非常感兴趣,这也帮助她将来发展计算机。

1945年10月,夏被推荐进入交通大学重庆分院电信学院攻读研究生。

两年后,夏通过海外留学考试,成为英国爱丁堡大学电气工程系的博士生。他研究电路理论、自动控制和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他于1950年7月获得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51年,28岁的夏成为爱丁堡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这一经历为她后来从事计算机电路研究和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热爱电脑

“一个人的一生中,往往会有一些重要的转折点来改变他的命运。对我来说,这个重要的转折点发生在1952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华教授这是夏想起自己一生的感受。

回国后,夏被分配到清华大学电力部电信网络研究室担任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1952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华提出在中国发展电子计算机。他在清华大学电机系找到了三名电信和电子技术人员。年仅29岁、刚刚回国的夏入选。

正是这个转折点让她走上了发展中国计算机技术的道路,并与中国计算机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中国开始研究电子计算机的时候,这方面的信息在中国还很缺乏,也没有一本书系统而完整地介绍了电子计算机的原理。夏和他的同事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在图书馆的英文期刊上寻找关于计算机的文章,同时也请外国学生帮助寻找相关资料。掌握了计算机原理后,他们开始在计算机所需的基本逻辑电路上进行实验,并初步拟定了中国发展电子计算机的技术路线和纲要。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电子计算机,夏于1955年开始写一篇关于计算机原理的讲座。那时,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术语和名词都是英语。当她写关于计算机原理的课堂讲稿时,她反复推敲并把英语专业术语翻译成汉语,这种语言至今在全国各地都有使用。

此外,1956年3月,夏创办了计算机原理研习班,讲授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这次研讨会被认为是中国计算机行业的第一次计算机原理研讨会。

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计算机、中国计算机杂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杂志、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夏是在每一个人的出生。

2011年,中国计算机联合会授予夏第一个终身成就奖,肯定了她对中国计算机产业的贡献。为了纪念她计算机生涯50周年,第一个龙芯处理器芯片被命名为“夏50”。

人生的导师

“夏老师在这里的时候什么也感觉不到。夏老师一走,她就缺了些东西。她的身心都不完整。她不习惯。适应它可能需要很长时间。”8月28日,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夏的学生胡得知老师逝世的消息,悲痛欲绝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夏将与华的相遇视为人生的转折点。对她的学生来说,遇见她也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

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研究员、夏的学生唐志民这样评价他的导师:“一位慷慨的长者和人生导师”。1985年,唐智民意外而幸运地成了夏的学生。30年来,唐志敏和夏成了好老师和乐于助人的朋友。唐智民的第一篇论文和他的第一次出国旅行都是受夏的指导和启发。

在唐志敏的眼里,夏的大度是她对学生的理解。唐智民回忆说,夏在研究生入学后并没有立即安排他参加自己的项目。相反,他问学生他们的想法,并试图满足学生的要求,为他们创造创新的条件。

对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来说,1979年与夏的相遇改变了他的一生。这一年,他以的名义成为了夏的硕士研究生。直到今天,他仍然感觉到他的导师创造的机会。

1981年,夏在北京讲学时,向美国普渡大学教授了解到普渡大学有奖学金,并计划推荐到北京攻读博士学位。

“当时我不想出国,所以我问夏老师出国需要多少年。我想那时我还不算太年轻。如果是两年左右,我会去,如果是四年,我不会去。”李国杰回忆道。

听了夏的想法,笑着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你还有条件吗?”

在夏的劝说下,去了美国。李国杰至今后悔出国留学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美国学习期间,李国杰发表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被世界广泛引用。回国后,他与夏合作,承担了国家“863”课题,完成了一系列“曙光”计算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杂志》(第11版,2014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