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帽子”不等于“科研贡献”
近日,教育部官方网站“提案办理”栏目发布了《关于回复十三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提案1681(科技108)的函》,对《关于科技评估过程中如何落实“四个一”现象改革的议案》(以下简称《议案》)中有关教育部业务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回复。《建议》提出了取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避免各单位之间恶性竞争引入国家前缀“帽子”的建议。教育部认为,各单位之间恶性竞争引进国号“帽子”,而忽视引进急需人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才的无序流动。这个答复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学术帽”是科研人员获取人才的特殊计划的别称。国家部委发行的帽子称为国家前缀帽,省级机关发行的帽子称为省级前缀帽。制帽单位的行政级别越高,地方*给予的奖励越多,帽子的含金量就越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人才引进计划近年来很受欢迎,主要是因为许多高校科研机构把获得资格作为评定职称、确定职级和分配资源的重要依据。一些地方*甚至投入巨资引进“帽子资源”,以提高当地的区域创新能力。
不可否认,“学术帽”承载着许多学者的学术梦想,是“科学研究的漫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着广大科研人员孜孜不倦、孜孜不倦地工作。国家依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聚集和引进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为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科技支撑。然而,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短期逐利思想的影响,“以帽取人”和“只以帽取人”的人才评价理念已经传播到各地。许多高校并没有对人才的实际科研能力进行深入调查,只是根据职位的多少来“讨论英雄”。一些企业在应对上级检查时,利用“帽子专家”作为形象代言人来增强企业的所谓“核心竞争力”,极大地损害了国家人才计划的学术公信力,扭曲了人才计划的初衷。
到底是什么让人们如此热衷于“帽子项目”?由此可见,这是由于人才计划的错位定位和过度激励造成的,这实际上反映了我国科研评价体系仍然过于简单化,科研人才领域仍然存在低水平竞争和无序流动。国家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初衷是鼓励研究人员从事科研工作,为高层次科研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人才工程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区别对待“学术帽子”和“科研贡献”,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使人才帽子回归学术标准,学术头衔回归创新源头。
首先,要加强人才规划的过程管理。加快人才静态评价向动态评价转变,建立高层次人才“科技鉴定卡”制度,完善人才发展“过程-结果”循环反馈机制,及时跟踪人才发展趋势,对不符合评价条件的取消资格;其次,建议构建多元化的学术评价机制。淡化行政力量对人才项目评价结果的影响,建立市场化的人才评价机制,结合用人单位反馈、成果产业化价值、同行学术能力评价等综合评价人才科研水平。最后,要引导高层次人才有序流动。树立国家人才发展全局观,促进国内人才有序流动,建立以科研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管理方法,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破坏当地科研生态的科研人员进行严惩。
新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一些“帽子”选拔和评价机制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选择人才计划的基本标准应该是创新能力和潜力。一个人不能简单地根据他或她的“帽子”来判断一个人,或者只能根据他或她的论文、职称和学历来谈论英雄,以便从源头上引导科研人才不去抢“帽子”。
——原标题:不要让学术评价因“帽子”而成为英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