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洞庭湖“拆围” 仍需悠着点儿
5月7日,洞庭湖最大的低围堤——夏塞湖低围堤控制闸被爆破拆除。3万多亩湖面将回归洞庭湖。这种“消除障碍”的做法,有望在高洪水水位时增强河流的防洪功能,赢得了人们的赞扬和掌声。
洞庭湖是“天然”的,是世界上第一批重要的湿地。这里是稀有水生动物的栖息地,如稀有的候鸟、洄游鱼类和江豚。洞庭湖是一个“江湖”,是最典型的兼具蓄水和排水功能的通江湖泊。洞庭湖也“靠近人民”,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它在湖南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洞庭湖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并不十分“干净”。水体富营养化趋势加剧,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此外,洞庭湖江豚等珍稀物种的生存令人担忧。洄游或半洄游鱼类资源急剧减少……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因素是“围湖”的混乱,如堤岸围栏和海滩的开垦。
因此,洞庭湖的“拆围”是人民的意志。然而,一些专家指出,拆除“短围栏”不应“简单粗暴”,而应区别对待。
去年8月,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洞庭湖湿地站站长谢永红在得知湖南省计划拆除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浅湖大堤后,就“保护围栏”问题给岳阳市人民*写了一封诚挚的信。这一次,当他听说围城将被拆除时,他很担心。
谢永红告诉《科学日报》,保护区核心区的生态状况是不可替代的。自200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和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共同建立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研究站,共同促进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矮墙是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候鸟而建造的。它本质上不同于其他短围栏,不应包括在“移除围栏”的范围内。
“拆除这里的矮围对洞庭湖的生态保护没有积极的影响。它还将导致栖息地的丧失,例如越冬水鸟赖以生存的湿地和浅水湖泊,并最终导致越冬水鸟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灭绝。”谢永红说道。
在广阔的洞庭湖地区随处可见侏儒。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短外壳。首先,渔民为在湖里捕捉天然鱼而建造的短围栏对湿地和水资源具有破坏性。第二个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建造的用于血吸虫病控制和蜗牛控制的低矮围栏。第三,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为保护候鸟和栖息地而在自然保护区建造的短围栏。面积不大,但对湿地保护有很大影响。谢永红认为,第一种类型必须拆除,第二种类型也可以拆除,但其功能消失,但第三种类型的短围栏应予以保护。
艾薇迁走后,原来的“八百里洞庭湖”还能再现吗?亚欧水资源研究与利用中心主任谢永红和张等专家表示,“哈哈”。专家称,历史上800英里长的洞庭湖相当于6000多平方公里的湖面。目前,许多土地已经成为肥沃的土地或发达的农业区,既没有围栏,也没有被移走。“拆除低围主要是为了恢复湖区的自然属性,改善其生态服务功能。”张对说道。
专家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是三峡工程运行后形成的洞庭湖新“江湖关系”。谢永红介绍说,新的“江湖关系”的变化体现在洞庭湖提前退水和水位下降导致海滩提前出现。区域植被带整体下移,功能性植被苔藓草原面积严重萎缩。沉积物含量大大减少,使得海滩很难再发展。水下植被严重退化,一些地区消失了。
原因是三峡大坝的蓄水与洞庭湖地区干旱少雨的气候期相吻合。这是导致“后三峡”时期洞庭湖提前进入枯水期、枯水期延长、水位持续偏低的主要因素。此外,湘、资、沅、澧四条河流的上游在湖区蓄水,可能造成严重的南北攻击和封闭局面。洞庭湖面临着低水位危机和水文生态时空格局紊乱的隐忧。张对此回应说,要处理好新的“江湖关系”,当务之急是优化流域总体规划和水资源的科学配置,特别是三峡水库的运行规划,要以尊重自然、生态优先为原则。
(长沙,《科技日报》,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