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在上海举行
由中国工程院医疗卫生司、中华医学会实验分会、中国医院学会临床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实验医师分会、国家生物芯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高技术产业化协会共同赞助。由第二军医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芯片分会和清华大学主办的“2014医学前沿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会议”将于2014年9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全球分子诊断市场发展迅速,预计2015年全球分子诊断产品销售额将超过80亿美元。近年来,全球分子诊断市场以10%的速度发展,而中国的分子诊断市场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是世界的两倍。分子诊断行业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繁荣期。
会议将共同探讨建立分子诊断技术质量控制体系,搭建分子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之间的桥梁,这对促进我国分子诊断技术在临床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对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和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全球分子诊断市场正在迅速增长。目前,分子诊断不仅在传统感染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的筛查和诊断以及移植物匹配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广泛应用于肿瘤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昂贵药物治疗监测、药物代谢基因组学研究等领域。
第一位主讲嘉宾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分子生物学家顾教授。主题报告是“癌症预防与控制和分子检测”。它讲述了4P癌症医学,包括预测医学、预防医学、个体医学和参与医学。长期以来,顾院士致力于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肝癌的激活癌基因谱,建立了基于细胞生长的高通量功能基因筛选系统,发现了372个抑制或促进细胞生长的新基因全长cDNA。
顾教授提到医学面临新的挑战:第一,人类基因组的镶嵌性、个体基因组多样性的频率以及与个体疾病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用血细胞作为个体SNP分析的代表性和正确性受到质疑。第二,多克隆癌的来源。第三,癌症是一种系统性疾病。
中国工程院院士展教授说,中国十分重视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从*层面的医疗管理到科技创新。要做好转化医学和个性化治疗,我们需要注重预防和预测。同时,医疗工作重心的下移也需要良好的手段和技术平台来支撑。分子诊断在这些环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些专家指出,中国的分子诊断产业正处于成长期。近年来,全球分子诊断市场以10%的速度发展,而中国的分子诊断市场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是世界的两倍。
国内大大小小的分子诊断企业都加入了市场竞争。深圳华大、大安基因、柯华生物、沪江、北京博鳌、厦门艾德、湖南盛翔、福州泰普、广州安碧平等多家企业抢占了分子诊断市场。
大安基因是国内较早开展分子诊断技术研发的企业。中山大学大安基因有限公司基因诊断技术研究部主任陈华云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安基因已经在乙型肝炎病毒、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结核分枝杆菌、人乳头瘤病毒等临床传染病检测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分子诊断产品在肿瘤、感染、遗传学等临床学科中的应用占70%以上。其次是体检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第三方检测机构和微生物快速检测市场。
近年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批准将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分枝杆菌菌株鉴定基因芯片和结核耐药基因检测芯片用于临床检测,这也表明分子诊断技术正在成为我国临床检验医学的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