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开放道路测试 无人驾驶离我们还远吗?

科普小知识2022-07-11 13:34:38
...

新华社上海3月2日电(记者龚文、周瑞)1日下午,由SAIC和威来汽车开发的智能联网汽车在警笛的陪伴下,驶往著名的“汽车城”上海嘉定区袁波路。这标志着第一批智能电网车辆试验车辆正式进入公开道路试验,也是首次定义智能电网车辆试验路段。

消息一出来,就引起了网民的关注和热烈讨论。这是否意味着改变人们生活和旅行的安全和合法的无人驾驶将逐渐接近我们?

上海率先测试开放道路

1日上午,第一批智能互联网车辆测试板在上海发布。上海市经济信托委员会副主任黄欧表示,根据上海市的实际交通状况和第三方对相关道路的评估,嘉定区已将一条5.6公里的高安全性、低风险等级道路指定为上海智能互联网车辆开放试验路的一期工程。

此外,根据第三方组织的测试和专家组的审查,上海智能网联汽车路测推广工作组通过了审批,上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威来汽车有限公司获得了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路测牌照和智能网联汽车路测资格。

记者在现场看到,两家公司开发的智能网链车从嘉定国家智能网链车(上海)试点示范区科普体验区起步,并在袁波路开始首次路试。

“坐在驾驶座上的不仅仅是普通司机。他们有良好的驾驶技能和稳定的心态。他们可以被称为“老司机”,并接受过专业培训。万一有危险,我们可以立即干预,以确保行车安全。”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荣说。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安全,在申请路试前,测试车辆必须在第三方机构指定的封闭测试区域内按照相应测试项目的测试评估程序进行测试。每个测试项目的有效测试次数不少于30次,测试结果的符合率不低于90%。

此外,上海市*局交通警察总队政委曹光义表示,如果在考试期间发生交通违章行为,发生违章行为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按照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对驾驶员进行处理。测试驾驶员或者测试主体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更多的企业和更多的路段将进入测试

自驾车是提高道路交通智能化水平、促进交通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然而,道路检测是告别实验室、实现大规模商业生产和销售的关键环节。这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SAIC前瞻性技术研究部总经理张成告诉记者,与封闭的试验区不同,开放道路是一个更加自然的交通环境,将面临更多挑战,如不确定的交通流量、交通流量以及高层建筑下传感器的信号接收。大量的数据收集将有助于更好地开发智能互联网车辆。

他认为,只有从封闭的试验区到开放的路段,智能网链车才能准确掌握其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减少甚至避免道路开通后对社会的危害。

威来汽车副总裁黄也表示,威来此前已获准在美国进行路试,但基于国内外不同的交通规则、交通流量和交通流量,他也积极申请参加上海的路试。接下来,只要中国有城市发行测试版,威来就会积极申请。因为只有通过真实交通环境中记录的更多数据,才能发现问题并改进技术。

据了解,除SAIC和威来外,第二批企业正在积极准备近期申请路试。

荣表示,下一步,示范区将逐步将道路检测范围扩大到嘉定区安亭镇全镇,并根据工业技术进步的需要和道路风险评估等综合考虑,有序开放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的检测路段。

上海嘉定区负责人张西表示,嘉定已经聚集了300多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3万多名专业人士和100多家研发机构,具备了支持智能互联网车辆开放式道路测试的基本条件。之后,道路试验环境将不断改善,为研发机构和汽车企业提供成熟的试验研究环境和便捷高效的*服务。

无人驾驶在中国有多远?

目前,全球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创新、转型和发展的新阶段,正在向低碳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无人驾驶汽车作为未来生活的“第三空间”,无疑已经成为科技界的“宠儿”。

不仅传统汽车品牌跟上了技术革命,一些信息技术巨头也抢占了热点。例如,在2018年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英特尔展台上的5G自动驾驶汽车已经于去年12月在东京街头进行了测试。此外,韩国SK电讯的无人驾驶汽车实际上在今年2月5日进行了测试,并计划在2022年左右投放市场。

道路试验是工业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智能网链车辆从研发试验向示范应用和商业化推广转变的重要推动力。

为了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的驾驶,最终实现无人驾驶,智能联网汽车离不开多种支持。除了技术储备之外,还特别需要一些行业标准和法律保障,如无人驾驶车辆如何识别交警的指挥手势、电动车闯红灯造成的碰撞、如何识别和处理责任等。

汽车咨询及开发测试企业米拉中国(Mira China)董事兼总经理解宝表示,不同国家对无人驾驶的不同法律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内外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差距。例如,英国相对宽松,无人驾驶汽车不需要驾照。

相比之下,我国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许多情况下,汽车公司“打擦边球”,甚至非法进行“黑色道路测试”。

“人们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真正摆脱无人驾驶。这至少需要多年的大规模测试和验证以及缓慢的过渡。我希望*和公众舆论能够给尝试和错误的空间,共同改进这个新领域。”黄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