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生所王晓东:科技追梦人 十载耕耘路
“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次出色而成功的尝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研究所能在国际科学研究领域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研究所的成功发展是对研究所初期财政拨款的超额回报……”
这是由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六名美国科学院院士、两名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和一名法国科学院院士组成的国际科学指导委员会对三年前于2008年12月成立的北京生命研究所(NIBS,以下简称“北京生命研究所”)的评估结论。
北盛研究所位于北京昌平生命科学园,是科技部、*编办等七个部门与北京市*共同设立的科技改革试验场。它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不仅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所,还要探索先进的现代研究所的管理机制。
北盛研究所所长是49岁的王晓东博士。1985年他去美国学习,2001年在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担任生物化学教授,次年成为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2004年4月,41岁的他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改革开放后留在美国的20多万*人中第一个获得这一荣誉的人。
“作为一名中国科学家,不管你去哪里,不管你有多成功,你的祖国还是你的祖国。”2003年4月,他和耶鲁大学教授邓兴旺博士被聘为北盛研究所副所长。2010年10月,他辞去了在美国的职务,回到北京,全职担任北盛研究所所长,全心全意经营这个实验场。
作为科技*改革的先驱,人们可以想象所遇到的困难。对此,王晓东笑道:“与北盛的成就相比,这些困难算不了什么。”
的确,北盛自成立以来的报告单足以取悦他:目前,该研究所拥有27个实验室和11个研究支持中心;邵峰、张虹、朱冰、王晓晨、高绍荣...这些医生和博士后在回国时都是默默无闻的,现在已经成为各自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平均年龄不到40岁。截至今年8月,他们仅在“自然”、“科学”和“细胞”三大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了近30篇论文,远远领先于中国的同类研究机构。今年2月,28位全球获奖者中有4位获得了“第一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青年科学家奖”,他们来自北盛研究所。
让王晓东更加自豪的是北盛“无为而治”的运行机制和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这里没有行政级别的“官员”,实验室有固定的资金和充分的学术*。在这里,每五年进行一次国际同行评议,如果你失败了,你将自动离开。在这里,每个人都重视原创性的成就。无论是谁在权威杂志上发了一篇高水平的文章,每个人都口头向他祝贺,第二天没有人提及。在这里,每个人都梦想着为人类文明的宝库和全国人民的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没人想评论院士和各种奖项...去过北盛学院的人都会感慨:这里真的很安静,很干净!
“所以作为导演我很放松。除了在海外招聘和每周举行学术讨论之外,我没有其他杂务可担心。”王晓东笑着说道。
事实上,他并不那么无忧无虑:像其他研究人员一样,他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努力工作……实验科学需要非常高的脑力和体力。他三天没做这件事,他自己也知道;如果你三月份不做,老师会知道的。如果你三年不做,只有上帝会知道。”为此,他为自己制定了一条规则,即每年在国外召开的会议不得超过两次,每周工作不得少于6天。回国后的几年里,他的实验室在细胞坏死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当然,看起来乐观的王晓东也面临着压力。“北盛研究所体现了许多领导和部门的希望。多年来,它得到了每个人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不敢放松努力。”他告诉记者,北盛研究所正沿着两条路线前进:一是优化和细化科研目标,争取在原创性研究中有更大的发现;二是转化推广成果,争取新药开发和重大疾病防治的突破。"当然,后者更困难,耗时更长."
"我想先给你一些好消息。"王晓东兴奋地说:“我们李文辉的研究人员在乙肝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结果很快就会公布。这一原创性发现将为肝炎和肝癌的防治带来新的突破,也将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你知道,李先生在过去的五年里只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但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他的作品。”他说:“这叫做追求卓越,十年磨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