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宇:科学家的创新思想及技术经验成就“墨子号”
图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墨子项目执行副设计师、卫星总指挥王建宇。
新华社上海8月20日电(记者刘亚)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墨子项目执行副设计师、卫星总指挥王建宇19日在出席“夏季院士专家系列论坛”时表示,墨子的成功离不开国家多年来对量子研究的支持。同时,科学家的前瞻性思维和各科研机构的强有力合作也是成功的关键。此外,中国在量子通信研究和空间技术方面积累的经验推动中国在量子通信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2016年8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名为墨子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引起了世界科技界的关注。目前,“墨子”已经完成了三大科学任务,预计提前两年完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墨子完成了什么科学任务?任务完成后它会做什么?在讲座中,王建宇逐一解释了公众对墨子的兴趣。
量子通信是其他通信技术的补充,具有极高的安全性。
王建宇说,量子通信技术不是要取代传统的光通信、微波通信和无线电通信技术,而是要在这些技术中加入量子安全技术,使通信更加安全可靠。量子密码利用量子不可分性和量子不可克隆性这两个物理特性,保证量子密码在分发过程中不会被破解。一般来说,量子是一个一个给出的。当它们被传输到目标方时,第三方不可能通过截取一部分量子或克隆来获得密码。
《墨子》瞄准先进的量子通信理论开展科学实验
王建宇说,“墨子”是世界上第一颗量子卫星。它不是商业卫星。由于许多理论量子实验从未在太空中进行过,因此“墨子”的主要任务是验证通过卫星进行量子保密通信的可行性和演示,并对量子力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太空验证。第一个实验是通过卫星分发量子密钥,目的是通过这个实验告诉每个人这项技术在世界上是否可行。第二项任务是验证量子纠缠现象是否能在数千公里的距离内持续存在。第三个任务是通过隐形传态的方法将量子态从地面传输到量子卫星,以验证量子隐形传态的物理性质。在这些实验完成后,科学家离开发一颗真正实用的量子卫星又近了一步。
未来,“墨子”将完成更多的科学任务
目前,墨子最初的三个科学目标已经完成。王建宇说,量子卫星完成这些实验并不意味着它是无用的。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墨子完成了中国科学家设计的实验。现在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都对量子感兴趣,所以中国科学家可以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一起做更多的实验。此外,成功发射量子卫星并不容易,在量子领域仍有许多科学任务需要验证,因此中国科学家仍在设计新的量子科学实验供墨子完成。
墨子进行的科学实验在量子力学方面非常先进,与当前大众的生活并不十分接近。王建宇表示,未来中国科学家可能会发射更多的量子卫星,用于国家安全、金融等领域的保密通信。
“暑期院士专家系列科普论坛”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论坛和新华网“科技前沿大师讲座”承办。论坛将于8月17日至21日举行。论坛期间,近20名院士专家将作为主旨发言人或对话嘉宾参加活动。他们将解释和讨论转基因、量子通信技术、海洋资源开发和公众关注的热点等前沿课题。公众将与专家面对面交流。
阅读更多
墨子:抓住量子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卫星“继续归档”
冲破天空:《墨子》实现了量子通信的“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