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解风云变幻:中国气象踏响“现代化节拍”
风雨无阻,我知道。天气状况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市民是否满意是衡量气象服务的重要指标。开发智能天气的目标是增强公众的获取感,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天气预报的感知。”8月31日,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兼发言人陈振林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
日前,中国气象局正式发布《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关键技术挑战、推进智能气象服务发展等6大类共28项重点任务。这意味着人们将来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天气预报。
插上智慧的翅膀,准确地为经济生活服务。
在重庆涪陵种植绿色蔬菜的张剑平,早年是重庆东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由于长期习惯于被动的“以天气为食”,受天气和病虫害的影响,绿色蔬菜总是在一年内遭受损失,这让他心痛。2014年,涪陵气象局向他推荐了“农业气象精细化智能服务平台”。在这个“智能终端”的指导下,张建平可以提前科学地安排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活,从而减轻了许多麻烦。
"智能天气是未来气象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促进智能气象服务的发展。对此,陈振林解释说,智能气象是依托气象科技进步,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构建一个具有自我感知、判断、分析、选择、行动、创新和自适应能力的系统,使气象业务、服务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充满智慧。
在8月24日举行的“2018年云栖会议重庆峰会”上,阿里云和重庆市气象局联合宣布将合作建设智能气象系统。“重庆的三维气候非常明显,我希望通过对智能天气系统的分析,天气能够增强经济实力,给生活增添色彩。”重庆市气象局局长顾建峰表示,此次与阿里云建立战略合作,要逐步实现智能气象信息化,更加智能全面地掌握天气形势,并向公众传递。
《行动计划》还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智能气象为标志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服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治理体系,使中国气象部门基本具备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全球创新和全球治理能力,在气象灾害预测预警、气象服务和气象卫星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智慧的关键在于应用。陈振林表示,智能气象服务的发展应着眼于“普及、准确、互动、无处不在”。在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气象部门将推进与上下游行业和服务用户的基础信息数据共享;加强面向公众、基于位置和按需的智能气象服务;建立以影响服务为导向、以客户定制为特点的专业气象服务新模式;提高气象智能决策支持能力,实现对各种突发事件气象灾害的综合分析和判断,提供“一张图”服务。
构建立体观测网络,实现气象观测“听、看”
有了手机,你可以随时通过定位自己的地理位置,在1公里范围内知道未来0-2小时的天气趋势。你准备好了吗?
越来越多的智能天气预报离不开各种“观测伪像”,如自动气象站、天气雷达、无线电探空、气象卫星等。通过这些“人工产物”,观察到的数据被放入一个数值预测模型,然后,像解决数学问题一样,经过复杂的计算,获得准确的答案,并可以发布。
在我国的“观测文物”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风云”系列卫星。“今年,我们将风云四号卫星垂直大气探测技术获得的数据应用于台风数值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安比”等台风的预报水平明显提高。使用该观测数据后,发现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陈振林说道。
该《行动计划》明确将智能观测作为智能气象业务发展的重点。中国气象局现代化办公室高级工程师裴顺强表示,智能观测服务的发展主要是通过自动转换和天气形势识别等新技术和业务应用的研发,以及推广所有网络设备的智能协同观测和多模式社会观测,实现观测的“自动化、协同化和社会化”。
“这要求我们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中获取更多的数据,尤其是天气和气候系统的变化。观测网络应该越来越具有三维性,包括利用地面和空间(卫星)技术发展综合三维观测,数据应该合作应用。”陈振林说道。据报道,目前,中国已实现了16种主要地面气象要素的自动观测。上传观测数据的频率从1小时增加到5分钟,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能力和水平。
立体观测网络的建立离不开企业的帮助。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成立于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独立开发和提供了近60%的气象观测设备和项目,包括国家大气监测自动化项目、沙尘暴监测预警系统和卫星遥感应用服务。近年来,阿里云、百度等新兴互联网公司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长,使自己变得聪明。
瞄准核心技术,强化“内核”,用“外脑”
要抓紧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完善开放集成的科技创新机制,确保“内核”用“外脑”...打开行动计划,这些内容赫然在目。
数值预测模型可以说是气象事业的“核心”,因为它涉及卫星、雷达等多源大气探测、超级计算机等技术。它是气象事业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也是气象现代化的“牛鼻子”。
为此,《行动计划》强调,在核心技术方面,重点是开发数值预测模型,改进高分辨率数据同化和数值天气模型,提高全球大气模型分辨率和集合预测能力,使北半球可用的预测时限达到8天,水平分辨率达到10公里。开发亚季节至季节气候预测和气候系统模型,并能够发布未来11天至11年的大气、陆地表面、海洋和海冰的网格预测产品。
在应用技术方面,重点是加强观测数据的能力和数据的智能应用。推进风云气象卫星发展和遥感应用系统建设,要推进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观测升级,提高卫星遥感应用技术水平,加强数值预报模式和业务服务卫星等先进观测数据的保护。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为智能观测、智能预测和智能服务提供新动力。
对此,陈振林表示,数值天气预报模型是我们的短板。目前,中国的全球预测模型在可预测日数、有效性和预测精度方面,无法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和美国气象机构相比。然而,在防灾减灾的日常天气预报中,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只是一个参考。在预报小尺度天气时,通常会参考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如华东和华北的区域模式,而中国的区域模式仍处于领先地位。
“我们既不能轻视自己,也不能盲目自大。接下来,我们将按照行动计划,加强气象服务、气象卫星等技术的应用。,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补充短板,壮大强弱,集中力量。”陈振林说道。
下一篇:偶尔一次血精问题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