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志明:我最中意“中科院院士”这个称号
新华社香港9月22日电(记者曾涛)何在香港出生并长大。他工作努力,赢得了无数奖项。1995年,38岁的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香港第一个获得这一荣誉的人。2007年,他成为香港第一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科学家。2013年,他获得了皇家化学学会百年纪念奖,并被选为美国科学院的外国院士……他就是香港大学的化学教授智明。
最近,智明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1957年,智明出生在约旦路的一个贫困家庭。自从他们变得懂事以来,他们的六个兄弟姐妹一直在家里帮助做体力劳动来赚钱养家。
高中时,智明几次转学到另一所学校。他就读的学校也不是一所著名的学校。放学后,他在自习室做作业。做完作业后,他跑去书店钉书。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喜欢阅读科学书籍,而智明在中三选择了科学。从中四开始,智明就变成了一名家庭教师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
尽管生活艰难,年年获得奖学金的智明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香港大学学习化学,先后获得理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近60岁的智明回忆自己的青年时代时说:“那时,家里没有钱,只有努力学习。”令他非常悲痛的是,他的母亲去世了,她为她的家庭无私地辛勤工作。
1980年,智明去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化学研究。一九八三年年中,他返回香港,加入香港大学,担任化学讲师,并进行独立的化学研究。智明于1990年晋升为教授,并于1992年成为讲座教授。他是香港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1995年,智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年仅38岁,成为香港第一个获得这一荣誉的人。
2007年2月27日对智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当天上午,他登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接受了国家*颁发的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是自1989年香港以“金属配合物中多键反应性研究”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以来第一位获得一等奖的香港科学家。
“我认为你真的喜欢做科学研究,或者你真的想解决一些科学问题,真的喜欢探索。事实上,不管有没有这些荣誉,我都会继续努力。”智明告诉记者。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后,他专心于科学研究,对自己的工作更加严格。他希望做更多有独创性和影响力的科学研究,取得更大的学术成就。
2013年,智明再次获得皇家化学学会百年奖。同年,他被选为美国科学院的外国院士。2014年,智明被香港特别行政区*授予铜紫荆星章。
鉴于智明在科研上的卓越成就,国内外高校纷纷发出邀请,但智明谢绝了。他说,香港的科研条件越来越好,他不会离开香港。
目前担任香港大学化学系系主任的智明希望为香港大学化学系筹集更多资金,使其成为世界级的化学系。除了这些行政工作,智明最重要的工作仍然是科学研究。“除了基础研究,我开始更加注重交叉领域的研究,如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生命科学等。”智明说。
当被问及他最喜欢哪一个头衔时,智明毫不犹豫地说:“我是中国人,我最喜欢‘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头衔。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香港第一个获得这一荣誉的人,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誉。”
阅读更多
中国科学院第一香港院士智明教授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