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古法制盐那些事,还有几个人晓得?

科普小知识2022-07-11 18:13:33
...

老盐工贺言修说,宁厂古镇盐泉熬出来的盐“泡菜不得火巴,腌腊肉不稀皮”

巫溪宁厂古镇盐厂遗址,当年煮盐的大锅静静地躺在灶台上,已经锈迹斑斑。

老盐工贺言修接受媒体专访。

盐厂生产车间已成废墟。

盐厂里的大木桶。

从地下流出来的含盐卤水历经两千多年,至今还源源不断。

走进宁厂古镇,在吊脚楼之间,还能看到曾经用于熬盐的灶、锅和大木桶,这里就是曾经的巫溪盐厂灶房。

制盐,曾让巫溪的宁厂古镇盛极一时,这里生产的盐巴,曾经远销陕西、湖北。

但随着工业的发展,灶房已经破败,古法制盐日渐没落,宁厂古镇,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制盐已经工业化了,不会再用这种方法制盐。懂得古法制盐的人,大都已经老了甚至去世,晓得的就越来越少啰!”

贺言修是土生土长的宁厂人,16岁当学徒学制盐,见证了宁厂古镇的“因盐而兴,因盐而衰”。

在巫溪,会古法制盐的,如今只剩下了3个人。58岁的贺言修,就是巫溪县找到的3名古法制盐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其余两位年事已高。

据悉,巫溪宁厂古镇的古法制盐已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通过评审进入公示阶段。

春雨影响浓度

盐厂生产时间只有半年

“小时候不懂,只晓得岩缝缝流出来的泉水是苦的”,贺言修说,年龄稍大一点,才听大人们说起,古镇里的那股泉水叫盐泉。

当时贺言修家里比较贫困,他是家里的老大,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1971年,16岁的贺言修进入巫溪盐厂,学了五六个月,当上了“灶火工”,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进厂之后,贺言修才知道一年中只有半年时间制盐,剩下半年就做厂房和设备维护,为来年的生产作准备。

为啥只生产半年?盐泉每年盐总量为一万六千吨,但受季节影响,每年有浓淡之分。春季雨水充足的时候,雨水渗入泉水,浓度就会降低;冬季盐泉的浓度就高。

贺言修说,厂里专门有化验员,每天对盐泉进行抽样测量,“冬天卤水浓度可以达到六七度,春雨一来,味道就慢慢淡了”,所以一般是10月之后开始制盐,如果气候好,可以持续到来年的5月份。

灶火工不穿鞋

盐烟弥漫可以靠脚探路

贺言修当的“灶火工”,按级别算,是二级工,一天能挣到一块二角六,那时10斤米才卖一块三角八,收入已经算不错了。

但是,贺言修和其他“灶火工”一样,熬盐的时候却常常打着光脚板。

这么热的灶,不怕遭烫伤?原来,熬盐的时候,灶房盐烟弥漫,周围全是雾气,连脚边的大锅都看不清,打光脚板可以靠脚探路。

“莫看‘灶火工’只是往灶里添煤炭,其实没那么简单,这也是需要技巧的”,贺言修说,技术好的“灶火工”加炭之后,不会烧成“硬板板”,煤渣就会很蓬松,炭火也就烧得旺。

贺言修在巫溪盐厂时,共有14个灶房,每个灶房都有“灶头”,就是现在说的生产组长。

那时,平均一个灶就可以熬制五六吨盐。后来,熬盐锅从圆铁锅变成了平底方形钢锅,产盐就更多了。

30多道工序

熬盐最苦的是“炭老倌”

古法制盐需要大小30多道工序,衍生出不同的“岗位”,盐工们也有专门的喊法,除了灶火工、加水工,负责把像冰一样的盐坨坨锤成小颗粒的“锤冰工”,被喊作“冰老倌”;负责挑炭、和炭的人,被喊作“炭老倌”。

“最苦最累的要算‘炭老倌’”,贺言修说,熬盐的人是三班倒,灶房里每一班要用3吨多炭,三班就是十多吨,全靠两个“炭老倌”来挑。

“炭老倌”把炭挑来之后,要把炭、泥巴搅拌均匀,搅拌是用双脚来踩,多的时候要踩六七个小时。熬盐是在冬天,气温又低,时间一长就会双脚起泡、裂口,疼得钻心。

等到盐熬好之后,“炭老倌”还得进入灶底下,把炭渣全部清除,再挑运出灶房,一天就要挑十几吨。所以,“炭老倌”多是青壮年,否则根本做不下来。

宁厂盐远近闻名

陕西湖北的人走路来背盐

贺言修说,宁厂古镇上用盐泉熬出来的盐,曾远近闻名。“泡咸菜不得火巴,腌腊肉不稀皮”,也就是说,用这种盐做的泡菜,吃的时候总是脆生生的,腌制腊肉后皮不会破,而且更香。

那时交通不发达,也请不来马帮,陕西、湖北等周边的人,都是走路来巫溪买盐,就有了专门挑盐的挑夫。

听老一辈熬盐工说,更早的时候,这里的盐是用钱买不到的。那时巫溪粮食比较匮乏,买盐的人就背来大米等,用“以物易物”的形式换走盐。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巫溪盐厂的盐更是紧俏。家家户户是凭票限量供应的,每个人每月一斤盐。

巫溪盐厂在1996年关停。贺言修说,现在有空还会去盐厂附近走走,看着那些老物件,就会回忆起当年的情形来。

巫咸古国之谜等你来解

揭秘>

巫溪县宁厂古镇有文字记载的制盐历史,距今已经2300多年,巫溪也被称为“巫咸古国”。

巫溪为何会出现盐泉?

从宝源山麓流出的卤水清澈透明,巫盐成为当时的上上之品,也曾成为皇家贡品。“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说的就是巫溪宁厂古镇宝源山的盐泉。为什么在宁厂古镇会涌出这样的盐泉?

《舆地纪胜》里记载着“白鹿引泉”的传说。猎人袁氏追赶一只白鹿,来到宁厂古镇的一处山中,当他弯弓搭箭时,一道银光迷失了他的双眼。银光过后,白鹿不见了踪影,只剩洞中汩汩涌出的清泉。猎人又累又渴舀起便喝,却发现咸得出奇。他用竹筒带回泉水,回家熬出一捧雪白的食盐。

盐在当时无比珍贵,原来白鹿是指引人们找到盐泉的神使。于是,袁氏带领族人制盐度日。盐泉所在的大山,被人们命名为宝源山,一座城郭也随之在大宁河畔兴起。

“专家的考证有另一种说法”,巫溪县文体广新局副局长、文联主席李剑东说,三叠纪时期这里与古地中海相通,由于地壳构造变化,形成巨大的内海,经数千万年的地质运动,经地下水浸蚀,盐卤从断裂岩缝处流出,形成自然盐泉。

神秘栈道究竟有何用?

制盐以盐卤为基础,所以历代主要制盐地,就分布在宁厂古镇卤水出口附近的张家涧、王家滩一带。

而在大宁河沿岸,却出现了神秘的栈道遗迹,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相关专家也多次进行考证,初步认为,这与引盐卤有关。

李剑东介绍,古时,为了把盐卤引入宁厂古镇南岸,甚至引到巫山大昌熬制,盐工在大宁河畔修建栈道,上面搁置竹笕,进行盐卤的输送,但这些推测还要作进一步考证。

盐浓度为何逐年变淡?

宁厂古镇的制盐业,鼎盛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100多年中,盐灶增至336座、盐锅有1008口,产量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号称“万灶盐烟”。

虽然盐泉的浓度每年会因季节而变化,但到冬季浓度会恢复到峰值。奇怪的是,如今,盐泉的浓度正在逐年变淡。

李剑东说,盐泉含盐度下降现在成为一个谜,还没有人能说得清。而且,盐泉浓度变淡后,要恢复盐泉熬盐已经不可能,只能对遗址进行复建,并将工艺进行保护和传承。(记者 姜春勇 蒋艳)